-
公开(公告)号:CN118105846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359157.7
申请日:2024-03-27
申请人: 淮阴师范学院
发明人: 毛恒洋 , 李子涵 , 赵丹 , 周守勇 , 闫硕 , 姜一鸣 , 邹修洋 , 李梅生 , 赵宜江 , 薛爱莲 , 章智洁 , 严玉波 , 贾明民 , 马忠 , 肖慧芳 , 范益群 , 钟璟 , 张平 , 马国超 , 张艳 , 彭文博 , 夏珊珊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水凹凸棒石陶瓷膜、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陶瓷膜包括支撑层和分离层,所述分离层是由表面接枝有硅烷偶联剂的凹凸棒石所构成,该陶瓷膜在空气中和油下的水接触角均>150°,且能够用于W/O乳液分离,并在分离通量、截留率和通量恢复率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91450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496741.8
申请日:2022-05-09
申请人: 淮阴师范学院
IPC分类号: H01M8/1051 , H01M8/1027 , H01M8/103 , H01M8/1032 , H01M8/1072 , H01M8/108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联型阴离子膜、制备方法及应用,采用含有大量亲水基团的碳量子点作为无机填充材料,以聚砜为聚合物膜基质,将交联改性与有机‑无机改性结合,制备碳量子点掺杂改性的交联型阴离子交换膜,通过改变亲水性碳量子点的含量,优化阴离子交换膜的亲水/疏水微相分离结构,从而提升膜的离子传导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00700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1624491.3
申请日:2021-12-28
申请人: 淮阴师范学院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改性凹凸棒石聚乳酸分离膜、制备方法以及用途,以凹凸棒石作为多反应位点改性载体与聚乳酸膜复合改性的理念。混合致孔剂PEG 4000和PVP K30使凹凸棒石复合聚乳酸膜的水通量是纯聚乳酸膜的2倍。通过共沉淀法,借助多巴胺的粘附性和强还原性将纳米银负载在凹凸棒石的孔道表面和内部,得到防污、抗菌一体化的生物基聚合物与天然矿物结合的分离膜。聚乳酸/凹凸棒石/银纳米复合膜的通量恢复率由40.99%上升到89.41%,复合膜的抑菌率达到98.0%。
-
公开(公告)号:CN11486503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81237.0
申请日:2022-05-05
申请人: 淮阴师范学院
IPC分类号: H01M8/1016 , H01M8/1069 , C08G83/00 , C08J5/2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量子点改性的阴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水热合成法,以柠檬酸和乙二胺为原料,制备碳量子点,以聚砜为聚合物膜基质,通过氯甲基化反应和季铵化反应引入柔性侧链,并对氯甲基化聚砜进行侧链改性,制备得到侧链型碳量子点掺杂改性的聚砜阴离子交换膜;通过调节水热合成的时间与温度,制备改性碳量子点,选择聚砜作为有机高分子主链,利用氯甲基化反应合成具有高活性基团的材料,聚砜主链通过季铵化反应接枝改性碳量子点,并进一步利用三甲胺对其进行完全季铵化,制备得到部分接枝型碳量子点掺杂改性的聚砜阴离子交换膜。
-
公开(公告)号:CN115007000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111624491.3
申请日:2021-12-28
申请人: 淮阴师范学院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改性凹凸棒石聚乳酸分离膜、制备方法以及用途,以凹凸棒石作为多反应位点改性载体与聚乳酸膜复合改性的理念。混合致孔剂PEG 4000和PVP K30使凹凸棒石复合聚乳酸膜的水通量是纯聚乳酸膜的2倍。通过共沉淀法,借助多巴胺的粘附性和强还原性将纳米银负载在凹凸棒石的孔道表面和内部,得到防污、抗菌一体化的生物基聚合物与天然矿物结合的分离膜。聚乳酸/凹凸棒石/银纳米复合膜的通量恢复率由40.99%上升到89.41%,复合膜的抑菌率达到98.0%。
-
公开(公告)号:CN11594762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267854.7
申请日:2022-10-17
申请人: 淮阴师范学院
摘要: 本发明涉及肥田效果预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菌渣有机肥种植青椒的品质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1步,使用菌渣有机肥种植青椒;第2步,获得菌渣有机肥的肥力参数;第3步,通过构建肥力参数和种植参数与青椒相关成分的关系式,并进行含量预测。针对有机肥的过量使用或施用量不平衡,导致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品质下降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菌渣有机肥种植青椒的品质预测方法,其简易可靠,预测合理准确。有效地估算了菌渣有机肥种植青椒的品质,为完善菌渣有机肥种养青椒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有效的将食用菌菌渣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217901489U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23035953.6
申请日:2021-12-06
申请人: 淮阴师范学院
IPC分类号: G01N15/0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组分气体分离测试装置,属于气体分离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气瓶和第二气瓶,分别通过第一质量流量计和第二质量流量计与膜组件的截留侧连接;膜组件用于对第一气瓶和第二气瓶中得到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吹扫气瓶,连接于膜组件的渗透侧,用于向渗透侧供入吹扫气体;还包括:气相色谱和流量计,连接于膜组件的渗透侧,用于对渗透侧得到的气体的组成和流量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渗透测试装置使用时可以配置不同比例的混合气体,并研究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温度下,快速准确测试混合组分的气体渗透性能;同时在设备中还可以在测试完成后进行除残处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