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环网功能的通信管理机

    公开(公告)号:CN102833112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17169.0

    申请日:2012-08-31

    Abstract: 一种具有环网功能的通信管理机,包括内嵌有协议转换模块的CPU、以太网通信模块、以太网交换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存储模块和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CPU还内嵌有以太网环网算法模块和WEB配置模块,以太网交换模块包括至少两个以太网接口。通过内嵌自主快速环网算法,增加了以太网环网连接的拓扑结构,并且自主环网算法遵循STP和RSTP标准,具有环网功能。将多个分散的通信节点的通信管理机与终端组网采用环网连接方式,显著简化了工业现场的布线长度和通信设备数量,降低了成本,还简化了组网步骤,组网更加灵活,施工更加方便。相比于现有的星形、树形等传统拓扑结构,通信可靠性也有明显提高,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变配电自动化系统。

    一种自适应电动机控制回路防晃电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20241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485866.1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电动机控制回路防晃电装置及方法,其装置包括交流电压回路模块、直流电流回路模块、模拟量采样模块、电压转换模块和主控制模块。本发明的防晃电装置正常工作时通过交流电压回路模块为交流接触器供电,并根据模拟量采集模块采集的交流电压,基于波形拟合预测法实时计算交流接触器的励磁线圈两端的交流电压有效值,准确判断是否发生晃电,在晃电发生时根据采集的交流电流控制直流电流回路模块为交流接触器输出正向直流电流或负向直流电流,从而在线自适应匹配交流接触器,而不需要测量或设置交流接触器内阻,切换选择策略可以避免在不同供电源切换时电流过冲而造成的交流接触器振动或冲击问题。

    超高次谐波测量方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25763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09000.0

    申请日:2020-0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次谐波测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当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核心模块将采样数据环形缓存区的当前写环形缓存区指针切换到下一个采样数据环形缓存区之后,通道切换模块切换到下一个需要分析的采样通道;在信号通过通道切换模块后,带通滤波器滤除待分析超高次谐波频段信号之外的信号,并将待分析超高次谐波频段信号输入单通道高速AD;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核心模块触发单通道高速AD进行采样并读取采样数据,然后将采样数据存入采样数据环形缓存区,由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核心模块对采样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得到超高次谐波的频谱和时频图。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降低超高次谐波测量成本,提升系统的性价比和稳定性。

    一种具有环网功能的通信管理机

    公开(公告)号:CN102833112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10317169.0

    申请日:2012-08-31

    Abstract: 一种具有环网功能的通信管理机,包括内嵌有协议转换模块的CPU、以太网通信模块、以太网交换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存储模块和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CPU还内嵌有以太网环网算法模块和WEB配置模块,以太网交换模块包括至少两个以太网接口。通过内嵌自主快速环网算法,增加了以太网环网连接的拓扑结构,并且自主环网算法遵循STP和RSTP标准,具有环网功能。将多个分散的通信节点的通信管理机与终端组网采用环网连接方式,显著简化了工业现场的布线长度和通信设备数量,降低了成本,还简化了组网步骤,组网更加灵活,施工更加方便。相比于现有的星形、树形等传统拓扑结构,通信可靠性也有明显提高,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变配电自动化系统。

    一种自适应电动机控制回路防晃电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2024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485866.1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电动机控制回路防晃电装置及方法,其装置包括交流电压回路模块、直流电流回路模块、模拟量采样模块、电压转换模块和主控制模块。本发明的防晃电装置正常工作时通过交流电压回路模块为交流接触器供电,并根据模拟量采集模块采集的交流电压,基于波形拟合预测法实时计算交流接触器的励磁线圈两端的交流电压有效值,准确判断是否发生晃电,在晃电发生时根据采集的交流电流控制直流电流回路模块为交流接触器输出正向直流电流或负向直流电流,从而在线自适应匹配交流接触器,而不需要测量或设置交流接触器内阻,切换选择策略可以避免在不同供电源切换时电流过冲而造成的交流接触器振动或冲击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