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8741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75371.0
申请日:2024-06-17
申请人: 深圳市华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动态分析的冷却塔智能控制方法、系统及介质,根据冷却塔的特性,确定不同频率、湿球温度、温差、水流量下的出水温度曲线,再结合冷却塔电机的耗电特性,确定单台冷却塔在不同出水温度下的频率和耗电量,合理分配冷却塔开机数量和运行频率,在实现设定冷却水温度情况下,动态进行冷却塔的最优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29547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29532.3
申请日:2024-03-21
申请人: 深圳市华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5D27/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化动态温湿度调节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子系统、第二控制子系统与第三控制子系统;所述第一控制子系统包括交流风机、模拟信号电动调节阀与动态调节温湿度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系统包括直流无刷风机、模拟信号电动调节阀与动态调节温湿度控制器;所述第三控制系统包括风机、变频器、模拟信号电动调节阀与动态调节温湿度控制;所述第一控制系统的交流风机、第二控制系统的直流无刷风机与第三控制系统的风机均用于接收指令运行进行温湿度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子系统、第二控制子系统与第三控制子系统模拟信号电动调节阀用于控制模拟量调节阀进行无极调节控制冷冻水流量。本发明能够更好的更加全面的进行智能化动态温湿度调节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60264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05226.2
申请日:2024-06-21
申请人: 深圳市华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F25B49/00 , G06F30/20 , G06F113/08 , G06F119/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冷却水温差调节领域,公开了基于能耗分析的制冷系统冷却水温差调节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构建能模拟目标制冷系统运行的目标制冷仿真系统,在目标制冷仿真系统内计算冷却水泵仿真模型不同的冷却参数组合,并根据冷却参数组合的不同,计算目标制冷系统最佳冷却水供回水温差。最后对优化目标制冷系统进行运行稳定性评估和运行稳定性优化。本发明能够通过对制冷系统进行仿真模型构建,并在仿真模型中进行能耗分析,得到制冷系统的最佳冷却供回水温差,实现制冷系统能耗的智能调节。降低了制冷系统工作时能耗,符合制冷时的经济效益,并减小了对制冷过程中对环境的恶劣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36188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736878.5
申请日:2024-06-07
申请人: 深圳市华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F25B49/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制冷机组负载主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获取当前不同制冷机组COP负载值,步骤二:对不同制冷机组COP负载值进去区间判定,步骤三:在A1制冷机组或B1制冷机组的蒸发侧电动调节阀开启时,记录其启动时间以及关闭时间,记录启动时间点所对应的机组的COP负载值以及关闭时间所对应的机组的COP负载值,基于关闭时间与启动时间计算电动调节阀此次运行时间,基于记录启动时间点所对应的机组的COP负载值以及关闭时间所对应的机组的COP负载值计算机组此次的COP负载调节值进行计算分析,步骤四:根据最近十次的调节效率参数生成折线图;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对制冷机组的主动加减载,使其稳定运行在设定的负载区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853640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66287.2
申请日:2024-06-14
申请人: 深圳市华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27 , G06F30/18 , G06N20/20 , G06N5/01 , G06F16/36 , G06F113/14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管网模拟的制冷系统节能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对目标制冷系统进行工作区域划分,基于管路特性和管路阻力特性构建管网阻力模拟公式,并结合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管网阻力预测模型;获取制冷系统运行控制信息,输入至所述管网阻力预测模型中进行管网阻力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制定节能调控方案;获取目标制冷系统的运行监测信息,根据所述运行监测信息进行系统运行异常检测,得到运行异常检测信息;根据所述运行异常检测信息进行异常原因分析和异常溯源,进行异常预警。提高制冷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其运行能耗,并进行运行异常监测,提高制冷系统运行稳定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8234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50781.2
申请日:2024-05-24
申请人: 深圳市华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并联主机流量分配无传感测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主管道上安装流量计,通过流量计获取主管道的实时流量;步骤二:通过计算得出各并联制冷机组的流量占比,根据各并联制冷机组的流量占比,得出各制冷机组的准确流量;步骤三:通过各制冷机组的准确流量计算出各制冷机组对应的制冷量;步骤四:对各制冷机组做制冷效率分析处理;步骤五:根据制冷效率结果做能源对比分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计算得出各并联制冷机组的流量占比,根据各并联制冷机组的流量占比,得出各制冷机组的准确流量,能够有效解决各制冷机组流量检测准确性较差的问题,还能根据制冷效率对当前制冷机组的制冷效率进行质量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803136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39252.3
申请日:2024-03-01
申请人: 深圳市华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F24F11/46 , F24F11/64 , F24F11/80 , F24F110/12 , F24F110/22 , F24F140/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变冷冻水温模型的空调节能制冷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空调制冷领域,包括:获取进风焓值;获取测试焓值;使用全冷量公式,计算全冷量;将进风焓值和测试焓值代入全冷量公式,得出A;计算当前室外空气焓值I;使用全冷量公式,计算实际全冷量,实际全冷量为A(I‑It);计算得出室内焓值;得实际制冷量;实际全冷量与实际制冷量相等,作代数变换,得到It=a‑b*I;获取焓值为It的冷冻水设定温度;调整冷冻水的温度。通过设置全冷量公式常数确定模块、冷冻水设定温度获取模块和节能调节模块,根据冷冻水设定温度对冷冻水的温度进行调整,避免人为根据经验进行调节,从而保证空调末端设备制冷和除湿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79410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214477.X
申请日:2024-08-31
申请人: 深圳市华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中央空调冷冻水双温差节能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系统准备,进行传感器安装、系统配置与系统调试;步骤二:数据采集与处理,进行实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温差计算;步骤三:智能控制,进行温差判断、控制策略选择和指令生成;步骤四:执行机构接收指令、调整水泵转速和反馈确认、调整电动调节阀开度和开度反馈;步骤五:系统持续监控机房侧及末端侧冷冻水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评估系统的节能效果和运行效率,获取到分析结果,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系统的运行优化。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冷冻水系统的高效、精确控制,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031366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239252.3
申请日:2024-03-01
申请人: 深圳市华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F24F11/46 , F24F11/64 , F24F11/80 , F24F110/12 , F24F110/22 , F24F140/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变冷冻水温模型的空调节能制冷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空调制冷领域,包括:获取进风焓值;获取测试焓值;使用全冷量公式,计算全冷量;将进风焓值和测试焓值代入全冷量公式,得出A;计算当前室外空气焓值I;使用全冷量公式,计算实际全冷量,实际全冷量为A(I‑It);计算得出室内焓值;得实际制冷量;实际全冷量与实际制冷量相等,作代数变换,得到It=a‑b*I;获取焓值为It的冷冻水设定温度;调整冷冻水的温度。通过设置全冷量公式常数确定模块、冷冻水设定温度获取模块和节能调节模块,根据冷冻水设定温度对冷冻水的温度进行调整,避免人为根据经验进行调节,从而保证空调末端设备制冷和除湿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25816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77984.9
申请日:2024-03-29
申请人: 深圳市华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F25B49/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冷水机自修正模型系统,包括:冷水机组数据模块,用于存储冷水机组的历史运行数据;冷却塔数据模块,用于存储冷却塔的历史运行数据,历史运行数据中不同的冷却塔进水温度有对应的出水温度、冷却效率;动态寻优模块,根据修正模型,结合室外天气及冷却塔的特性曲线,确定冷却塔输入功率与冷水机组输入功率的动态平衡关系,完成动态寻优;自调节模块,根据动态寻优模块所反馈的动态平衡关系和寻优结果,制定控制策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合室外天气及冷却塔的特性曲线来确定冷却塔输入功率和冷水机组输入功率的动态平衡关系,不仅可以实现冷水机组的动态寻优,还有助于提高系统的能效、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