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散热系统及其水箱

    公开(公告)号:CN10842749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1810462540.X

    申请日:2018-05-15

    发明人: 肖启能

    IPC分类号: G06F1/20 H05K7/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冷系统水箱,所述水箱一体式贯通连接动力系统,所述水箱被上下或左右分隔为进水箱和出水箱,所述进水箱和出水箱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进水口和出水口;同时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水箱制作的液冷系统,包括与水箱连接的散热装置、吸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和水箱一体式连接,所述吸热装置通过水管和水箱连接。通过水箱和动力系统以及散热装置的一体式连接,大大减少了液冷系统的占地面积,操作安装方便,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一种双面散热液冷头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4090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22088.7

    申请日:2024-04-26

    IPC分类号: H05K7/20

    摘要: 一种双面散热液冷头,包括外框、隔板、第一及第二盖板,外框包括两个侧框条及两个连接框条,各侧框条相互平行,各连接框条连接各侧框条且共同围设有容置空间,一连接框条具有入液口,另一连接框条具有出液口,隔板固定在外框内并将容置空间分隔为第一及第二空间,入液口与出液口均连通第一及第二空间,第一盖板具有第一鳍片组且对应第一空间固定于外框的一侧,第一鳍片组位于第一空间内并抵接隔板,第二盖板具有第二鳍片组且对应第二空间固定于外框的另一侧,第二鳍片组位于第二空间内并抵接隔板,从而能以第一与第二盖板来对双热源进行散热。

    一种集成预热式泵驱两相流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7449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70641.7

    申请日:2024-04-18

    摘要: 本申请涉及散热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集成预热式泵驱两相流系统,包括依次闭环连接的冷凝器、储液罐、循环预热仓和蒸发冷板;冷凝器、储液罐和循环预热仓一体成型设置,循环预热仓包括预热仓和循环泵,预热仓具有相互隔离的进液室和预热室,循环泵具有泵入口、泵体和泵出口,泵入口位于进液室中,且与储液罐连接,泵体和泵出口设置于预热室中,蒸发冷板与预热室连通;液态冷媒经泵出口流入所述预热室中,并与所述泵体接触换热。降低了系统体积,满足狭小空间的使用需求,通过循环泵加热冷媒,防止冷媒进入蒸发冷板时温度过低,保障冷媒在蒸发冷板中完全蒸发,提升集成预热式泵驱两相流系统的降温能力。

    一种液冷装置及快充充电桩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3890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736956.1

    申请日:2024-06-07

    IPC分类号: B60L53/302 B60L53/31

    摘要: 本申请涉及快充充电桩的液冷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液冷装置及快充充电桩,所述液冷装置包括:储液箱、供液泵、散热器、出液模块、进液模块和隔热结构;所述供液泵串接于所述储液箱和出液模块之间,所述散热器串接于所述进液模块和所述储液箱之间,所述出液模块用于连接所述冷板进液口,所述进液模块用于连接所述冷板出液口;所述隔热结构设置于所述进液模块与所述储液箱之间。进而降低了所述进液模块与所述储液箱之间,进行热交换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液冷装置对快速充电桩的散热效率。

    一种嵌入式泵驱两相液冷CDU系统及服务器

    公开(公告)号:CN11833141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618082.X

    申请日:2024-05-17

    IPC分类号: G06F1/20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嵌入式泵驱两相液冷CDU系统及服务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冷凝器、储液罐、控制阀和氟泵组件,以及与冷凝器、控制阀和氟泵组件均电连接的控制组件;多个冷板均以并联方式串接于冷凝器和氟泵组件之间,氟泵组件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氟泵,多个氟泵用于驱动冷媒在多个冷板、冷凝器、储液罐和控制阀之间循环流动,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控制阀开闭,控制阀用于控制储液罐和氟泵组件的通断,控制组件还用于控制冷凝器的散热风扇的转速,以及根据预设时间周期控制多个氟泵之间单个氟泵交替运行,调节多个氟泵的转速。利用冷媒的气化吸热的相变过程,高效快速的吸收热量,并且可以省略大型冷却设备,降低了成本和体积,提升使用便捷性。

    一种两相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7581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70644.0

    申请日:2024-04-18

    IPC分类号: H05K7/20

    摘要: 本申请涉及散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两相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其包括:循环装置,循环装置包括供液干路和供液支路;第一散热装置,第一散热装置设置于循环装置的供液干路上;第二散热装置,第二散热装置内设置有相变材料,第二散热装置设置于供液支路上;其中,两相散热系统设置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当两相散热系统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第一散热装置与第二散热装置并联设置;当两相散热系统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第一散热装置与第二散热装置串联设置。通过相变材料、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设置,有效管理冷量的存储和释放,显著降低两相散热系统能耗,提高了两相散热系统能效。

    一种储能温控系统及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1486623U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321674942.9

    申请日:2023-06-28

    发明人: 肖启能 黄惊云

    摘要: 本申请涉及储能温控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储能温控系统及储能系统,储能温控系统包括:压缩制冷回路;液冷回路,用于连接储能结构;换热器,压缩制冷回路和液冷回路均与换热器连接,且通过换热器进行换热;加热器,连接于液冷回路上。通过设置液冷回路,可以通过液冷方式对储能结构进行液冷散热,通过设置压缩制冷回路和换热器,可由冷媒回路中的冷媒和液冷回路中的冷却液在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满足对储能结构在高温环境下的散热需求;通过设置加热器,需要储能结构在低温下进行储能或释放能量时,对其进行有效的加热,保障能量转换效率,并且延长储能结构的使用寿命。

    一种除尘滤网的自动维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452067U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22879235.X

    申请日:2023-10-26

    发明人: 肖启能 李剑锋

    IPC分类号: B01D46/88

    摘要: 一种除尘滤网的自动维护装置,用于维护除尘滤网且包括:一装置本体、一控制器、一驱动器以及两个风压传感器。装置本体配置有除尘滤网;驱动器设置于装置本体且能带动除尘滤网移动;控制器设置于装置本体且电性连接驱动器;两个风压传感器分别配置于除尘滤网的两侧且皆电性连接控制器,两个风压传感器能分别感测除尘滤网两侧的风压。控制器接收来自各风压传感器所感测到的风压并计算其压差,当压差大于预设时,控制器控制驱动器带动除尘滤网移动而换新。借此,可达成自动维护除尘滤网的效果,并能因此而具有减少人工维护次数、甚至免于人工维护的效果。

    一种具有水泵的一体式液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771619U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22127312.6

    申请日:2023-08-08

    摘要: 一种具有水泵的一体式液冷装置,包括一液冷板、一液冷排、一水泵座与一连通板;液冷板包含一底部与一盖部,底部一表面上具有容腔、以及分别与容腔连通的第一衔接孔与第二衔接孔,盖部盖设于容腔上;液冷排位于液冷板上且与盖部相对应的一侧处;水泵座内设有水泵,并具有对应至第一衔接孔的第三衔接孔、以及连接于液冷管一端的第一通孔;连通板具有对应至第二衔接孔的第四衔接孔、以及连接于液冷管另一端的第二通孔;其中,液冷板的容腔内设有复数流道组,流道组由第一衔接孔朝向第二衔接孔的方向作前、后配置,且液冷板的底部另一表面为一由水泵座朝向连通板呈一平面状的接触面。

    一种调温模组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509951U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23184582.7

    申请日:2023-11-23

    IPC分类号: H05K5/02 H05K5/06 H05K7/2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温模组,包括有盖板、调温主体、调温板,三者依次层叠分布且通过焊接固定,调温主体具有介质出口及第一通孔,且其相对的两侧有正向腔室以及与介质出口相连通的反向腔室,正向腔室用于安装水泵以输入工作介质;调温板具有第二通孔、出液口以及空腔,第二通孔和出液口均与空腔相连通,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对应设置,出液口与反向腔室对应设置;且调温板远离调温主体一侧贴合于待调温物体,在水泵工作时,工作介质依次通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流至空腔,而调温板与待调温物体进行换热,工作介质带走热量再由出液口流经反向腔室,然后从介质出口导出,有效提高调温性能和效率,以及调温模组的密封性能,有利于延长设备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