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39040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010232551.2
申请日:2010-07-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5B19/418 , B01D3/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馏塔优化控制方法,本方法根据物料平衡关系和组分平衡关系采用精馏塔轻重产品比作为主要被控变量对精馏塔进行控制,使用针对进料组分变化的前馈补偿策略,改进了精馏塔预测控制器的抑制进料组分扰动的效果,使用基于分片线性模型的稳态优化方法和基于动态预测模型的动态反馈卡边优化方法,在保证产品质量合格的约束下,实现了精馏塔高价值产品质量卡边、高价值产品收率最高、综合能耗最低的多目标优化,增加精馏塔运行的综合生产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768702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28138.8
申请日:2012-07-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集成控制优化的炼油生产过程调度优化建模方法,包括:步骤A:上位机初始化;步骤B:根通过对先进控制实施下的各装置操作数据进行优化操作模式分类并统计分析,得到各装置在先进控制下可达到的不同优化操作模式下的统计模型;步骤C:在调度优化运行过程中,在获得了各优化操作模式下的大量运行数据之后,对装置收率模型、能耗模型和性能指标模型进行基于数据的在线修正。本发明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解决难以准确获得反应原料变化和操作波动下的炼油企业在生产调度优化模型和先进控制实施中的应用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881563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217097.3
申请日:2010-07-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加热炉热效率多区域智能在线优化控制方法,属于加热炉热效率控制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热效率优化的离线部分根据热负荷对加热炉工况进行工作区域划分,通过历史数据挖掘,得到每一工作区域内氧含量和负压的优化值。在线部分根据过程实时数据确定加热炉的工作区域,以离线部分获得的氧含量和负压的优化值为起点,使负荷变化时能及时地保持在较优的工作状态,在操作平稳时,进行热效率自寻最优控制以此达到既快速寻优且长期工作在优化状态附近的目的。烟风系统的控制采用基于“动态前馈,稳态反馈”的控制方法,对氧含量和炉膛负压进行区域控制,可保证加热炉工作在热效率优化方法所给出的优化工作点附近,实现热效率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01256400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10103624.0
申请日:2008-04-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5B19/048 , C10G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延迟焦化炉的控制方法,包括测量注汽量、进料量和进料压力;根据测量的注汽量、进料量和进料压力,判断注汽量是否发生突增异常工况;当发生突增异常工况时,测量炉膛温度和管壁温度;根据所述炉膛温度、进料量和管壁温度,确定目标燃料量;调整延迟焦化炉的燃料量到所述目标燃料量。本发明通过采用实测状态的状态反馈预测控制方案,有效的提高了抗干扰的能力。针对负荷变化以及结焦等因素造成的过程特性变化,在线判断工作点的变动,进行模型自适应,提高了投运率。针对注汽量突然大幅增加造成出口温度大的反向响应,基于热平衡计算,实行专家控制,可有效防止加热炉出口温度超温,提高了装置运行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1050971A
公开(公告)日:2007-10-10
申请号:CN200710099073.0
申请日:2007-05-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产过程软测量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基于脉冲响应原理建立卷积模型,脉冲响应参数作为主要的辨识对象,在生产过程机理分析或实际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一组脉冲响应模板以及模板参数约束范围,使用优化方法辨识脉冲响应模板参数,完成动态软测量模型参数的优化求解。本发明的优点:1)适应动态变化生产过程下的软测量建模和应用的需求。2)适用于难测主导变量往往是人工取样化验情况下的动态软测量建模,对易测辅助变量也仅需要相对于难测主导变量采样时及前一个过渡过程内的相应采样数据,解决了现有的以神经网络模型为代表的基于实验模型的动态软测量方法只能用于连续等周期采样的问题。3)使得脉冲响应参数辨识仅限定在指定的可以根据机理分析和经验确定的模板类和模板参数约束范围内,极大减少了学习参数以节省学习时间。
-
-
公开(公告)号:CN102768513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210228649.X
申请日:2012-07-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决策的炼油生产过程调度优化方法,包括:步骤A:上位机初始化;步骤B:根据当前汽油柴油需求、历史汽油柴油需求、当前装置优化操作模式进行优化操作模式决策,在保障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以最小范围的装置操作变动和最小操作代价来满足成品油需求;步骤C:通过读取数据库相应表项,得到各装置收率、操作费用与性质指标模型,配置生成数学优化模型。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有效避开了大规模混合整数线性或非线性规划求解困难的问题,同时基于当前流程操作状态,综合考虑了调度模型中难以准确描述的切换代价,优化的同时考虑到了综合切换与操作代价最小化原则,能够有效解决炼油企业在生产调度优化实施中的应用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881563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1010217097.3
申请日:2010-07-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加热炉热效率多区域智能在线优化控制方法,属于加热炉热效率控制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热效率优化的离线部分根据热负荷对加热炉工况进行工作区域划分,通过历史数据挖掘,得到每一工作区域内氧含量和负压的优化值。在线部分根据过程实时数据确定加热炉的工作区域,以离线部分获得的氧含量和负压的优化值为起点,使负荷变化时能及时地保持在较优的工作状态,在操作平稳时,进行热效率自寻最优控制以此达到既快速寻优且长期工作在优化状态附近的目的。烟风系统的控制采用基于“动态前馈,稳态反馈”的控制方法,对氧含量和炉膛负压进行区域控制,可保证加热炉工作在热效率优化方法所给出的优化工作点附近,实现热效率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02768702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228138.8
申请日:2012-07-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集成控制优化的炼油生产过程调度优化建模方法,包括:步骤A:上位机初始化;步骤B:根通过对先进控制实施下的各装置操作数据进行优化操作模式分类并统计分析,得到各装置在先进控制下可达到的不同优化操作模式下的统计模型;步骤C:在调度优化运行过程中,在获得了各优化操作模式下的大量运行数据之后,对装置收率模型、能耗模型和性能指标模型进行基于数据的在线修正。本发明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解决难以准确获得反应原料变化和操作波动下的炼油企业在生产调度优化模型和先进控制实施中的应用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519557B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110424543.2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F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仪表标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壳牌煤气化过程中煤流量仪表的计算机辅助标定方法,本发明在线采集煤循环阶段相关生产信息,实现煤循环负荷区间的自动划分及流量平稳区的自动搜索,并估算平稳区数据的可靠性,最后根据标定需求提供线性回归、二次和三次多项式回归功能,同时给出回归方式的选择基准。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避免传统煤流量仪表标定中人工抄录和计算所出现的失误,提升数据处理的灵活性,显著提高标定速度和标定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