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43815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010505332.0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品驰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脉冲发生器及植入式骶神经刺激系统,其中脉冲发生器包括顶盖和脉冲发生器主体,其中内充电线圈设置在由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顶盖内部,与设置在脉冲发生器内部的可充电电池直接或间接电连接;本发明的脉冲发生器创造性地分成了两部分,将内充电线圈置于由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顶盖内部,可以避免无线充电导致的涡流热效应,提高充电效率;无需设置屏蔽层等结构,简化了内部设计,整体厚度较薄;另外,与现有技术相比,脉冲发生器主体的厚度较薄,因而在厚度方向可以将电池设计的更厚一些,从而增加电池容量;或者使脉冲发生器主体的厚度略微增加,使平面占用降低,从而降低植入时的手术创伤。
-
公开(公告)号:CN11519212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79044.3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定位和固定系统,包括:定位杆,其轴线方位与植入位置规划系统映射到物理空间的设定轴线方位一致;定位板,垂直连接于定位杆;骨槽模具,与定位板预装为组合体,组合体的远端面在定位杆的引导下与颅骨表面相切;骨槽模具用于约束切骨装置在颅骨表面制出设定形状的骨槽,骨槽模具为一体式结构,成型有用于固定在颅骨表面的第二固定结构。本申请的定位和固定系统可精确地将骨槽模具定位并固定到颅骨表面设定位置以用于配合切骨装置在颅骨表面设定位置制出设定形状和深度的骨槽。
-
公开(公告)号:CN112754591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645333.1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凹槽加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切削工具,所述切削工具包括切削刀具,所述切削刀具用于在目标物表面上切削凹槽,以使待植入设备固定在所述目标物表面的凹槽内;切削工装,所述切削工装包括形状约束装置,所述形状约束装置与所述切削刀具配合,用于约束所述切削刀具的动作,以在目标物表面上切削出设定形状和深度的凹槽。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凹槽加工装置制备凹槽能够可靠地放置和固定待植入设备。因而待植入设备能够牢固可靠地固定在目标物表面内。
-
公开(公告)号:CN109621200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619006.1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N1/372 , A61N1/37514 , A61N1/3751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疗器械固定装置。本发明实施例的医疗器械固定装置,包括骨孔底座,具有筒形的侧壁和从所述侧壁上端面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固定部;锁紧组件,位于所述骨孔底座中,用于固定所述医疗器械;以及骨孔盖板,用于与骨孔底座的侧壁的上端连接,以封闭所述骨孔底座的侧壁的上端面。本发明实施例的医疗器械固定装置凸出部分的尺寸小,能够减小皮肤溃破的风险并更加美观。
-
公开(公告)号:CN105738108B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610069685.4
申请日:2016-02-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M13/04
Abstract: 一种组合加载推力轴承试验台,包括底座,支撑腔体及试验介质腔体,试验介质腔体内部设置有试验推力轴承组件,液压缸和机械密封组件组合为试验推力轴承组件组合加载;液压缸上端与支撑腔体盖连接,下端活塞杆端部通过加载盘及推力球轴承和推力盘连接;推力盘与试验介质腔体盖通过机械密封组件连接。通过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位移传感器等开展测量;本发明采用机械密封与液压组合加载,能够施加大轴向载荷,可克服常用来承受轴向力的推力球轴承极限载荷与极限转速之间的矛盾。试验台传动链简单,选用单向试验推力轴承,降低试验台启动力矩,有效地降低试验成本和提高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61482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07245.8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F16C1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新型瓦面轮廓的推力瓦,所述推力瓦形成为扇形,所述推力瓦的内径为R1,外径为R2,所述推力瓦的包角为α,所述推力瓦的一侧形成为平面,所述推力瓦的另一侧包括扇形平面、第一扇形斜面和第二扇形斜面,所述扇形平面与所述推力瓦的另一侧平面平行,所述第一扇形斜面和所述第二扇形斜面分别设在所述扇形平面两侧,所述第一扇形斜面和所述第二扇形斜面分别相对于所述扇形平面所在平面向两侧向所述推力瓦的内径方向倾斜延伸。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具有新型瓦面轮廓的推力瓦通过改变扇形平面的包角和凸起高度调整推力瓦的打开和闭合特性以及承载能力,从而减小启动过程中轴承表面的摩擦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并且制造难度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97359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78520.5
申请日:2016-05-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M1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便捷更换摩擦副推力轴承实验装置,包括由实验腔底座、实验腔体和实验腔顶盖构成的实验腔,实验腔内填充有润滑介质;实验腔内设有由轴承座、实验推力瓦及摩擦副圆盘组成的测试轴承,轴承座设置在实验腔底座上;摩擦副圆盘上设有推力盘并通过传扭销与其固定连接;转轴贯穿实验腔并与推力盘固定连接。本发明避免了更换配对摩擦副时需要更换整个推力盘的问题,降低了更换成本,同时使实验装置具有更广泛的材料适用范围;实现了实验推力瓦的径向及轴向限位,利于简化装配过程;经过简单拆装过程,实验推力瓦可沿径向取出更换而不必装拆轴系,从而不会影响整体轴系的对中性能,满足了材料配副实验对频繁更换实验推力瓦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769269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111052940.1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北京品驰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A61N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于人体躯干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呈均匀柱形的壳体部件,内部设置有电路板;呈凹形的顶盖主体,并列连接在所述壳体部件的一侧,所述顶盖主体与所述壳体部件共同构成扁平状结构;在所述顶盖主体内沿壳体部件长度方向设置有电极连接器、无线充电线圈、天线。本发明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由壳体部件和顶盖主体构成扁平状结构,使其适于植入人体的躯干位置,并将电极连接器、无线充电线圈、天线设置在顶盖主体内沿壳体部件长度方向设置,以尽量减小神经刺激器的厚度,避免其在人体内凸出过多。
-
公开(公告)号:CN111744106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505124.0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弯折脉冲发生器及植入式神经电刺激系统,其中可弯折脉冲发生器包括主体部分和顶盖部分,主体部分上安装有第一部分零部件,顶盖部分上安装有第二部分零部件,且第二部分零部件与第一部分零部件能够通过线路连接;还包括部分或全部包覆在主体部分和顶盖部分上的柔软包覆层,并在主体部分和顶盖部分之间形成柔软连接部;本发明的可弯折脉冲发生器,主体部分和顶盖部分通过柔软连接部可以相对弯折一定角度,当将可弯折脉冲发生器植入人体头部时,只需将主体部分安装到颅骨槽内部,顶盖部分相对主体部分弯折一定角度后贴覆在颅骨表面即可,因此所开设的颅骨槽较小,深度较浅,从而可以降低手术难度,术后效果好,病人痛苦小。
-
公开(公告)号:CN11164381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505332.0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脉冲发生器及植入式骶神经刺激系统,其中脉冲发生器包括顶盖和脉冲发生器主体,其中内充电线圈设置在由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顶盖内部,与设置在脉冲发生器内部的可充电电池直接或间接电连接;本发明的脉冲发生器创造性地分成了两部分,将内充电线圈置于由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顶盖内部,可以避免无线充电导致的涡流热效应,提高充电效率;无需设置屏蔽层等结构,简化了内部设计,整体厚度较薄;另外,与现有技术相比,脉冲发生器主体的厚度较薄,因而在厚度方向可以将电池设计的更厚一些,从而增加电池容量;或者使脉冲发生器主体的厚度略微增加,使平面占用降低,从而降低植入时的手术创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