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柔性沉水植物模型构建方法及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72910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81237.7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简化柔性沉水植物模型构建方法及模型,所述方法包含:根据待构建的植物信息获得多个叶片的关联信息和各叶片簇的细节信息;根据所述细节信息中密度参数、直径参数、长度参数和透水率参数构建多个球体,通过牵引绳串联所述球体获得模拟叶片簇;通过多个模拟叶片簇和所述关联信息组合构成所述植物信息对应的柔性沉水植物模型。能模拟一类高度柔性的大变形沉水植物(如水盾草和金鱼藻等),具有三维的运动和形态特征。结构简单:以“细绳—小球”串的方式,操作方便,加工可行性高。

    一种用于顺直型河槽的阶梯堰

    公开(公告)号:CN103195027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146367.X

    申请日:2013-04-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顺直型河槽的阶梯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第一河岸和第二河岸之间的梯形堰和/或W型堰;梯形堰和W型堰在第一河岸和第二河岸之间的河道内沿水流方向分别对应呈等腰梯形和W形,梯形堰的对称面和W型堰的对称面均与河宽的中心面重合,梯形堰的高度和W型堰的高度均低于或等于第一河岸顶部和第二河岸顶部所在平面;梯形堰的主体部的高程和W型堰的主体部的高程均沿水流方向逐步增加,且在水流下游方向形成至少一个回流区。本发明提供的阶梯堰既可以消减能量,维持河道的稳定性,又可以为水生生物增加栖息地,有利于增加河道的生物多样性,可广泛适用于河道整治工程中。

    一种河流净化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95019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53323.X

    申请日:2013-04-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60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流净化系统,所述河流的河床含有深度≥3m的凹坑,且在所述凹坑内设置有凸出的跌坎。通过跌坎设计,利用跌坎抬升水位,减少跌坎上游的水流流速,增加污染物的沉降量,同时水流流经跌坎时,增加水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曝气量,实现对水质的净化。此外,由于独特的湿地结构还可以有效地截留面源污染。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河流净化系统处理后的水质可提高至Ⅳ级别。

    一种河流生态监测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37462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10439742.5

    申请日:2012-11-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流生态监测方法,包括1)对地表水的水质和水文进行监测;2)对地下水的水质和水文进行监测;3)对河岸和河床底部土壤进行监测;4)对河流中的水生生物以及河岸的陆生生物进行观察、统计和监测;以及5)对河流两岸5000m范围内的大气进行监测。本发明提供的河流生态监测方法可为河流的生态治理提供有效的监测保障,为生态环境的评估提供依据。

    一种自动控制闸门泄流量的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403929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810225702.4

    申请日:2008-11-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控制闸门泄流量的方法,包括:获取水文学监测数据,进而获得进入河道的实时入流流量;依据所述河道的实时入流流量获得所述河道的实时水流变化情况;依据所述河道的实时水流变化情况及泄流量需要,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获得多孔闸门的开启高度;依据所述开启高度控制闸门开启。本发明综合了一维水力模型计算速度快、二维水力模型计算精度高和神经网络模型智能化的特点,在对多孔闸门进行控制时,既保证了实时性,又保证了精确性,且将水文学模型和水力学模型有效结合到了统一的管理平台上。

    针对柔性植物运动与水流耦合的同步测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8842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78916.9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针对柔性植物运动与水流耦合的同步测量方法及系统,所述系统包含实验水槽、运动测量装置、水流测量装置、同步控制单元和分析装置;实验水槽用于根据解析实验需求获得的实验参数向柔性植物模型提供具有坡度的单向稳定均匀流;运动测量装置用于检测柔性植物模型在单向稳定均匀流作用下的三维运动及运动轨迹;水流测量装置用于捕捉实验水槽内预设区域的二维平面水流参数;同步控制单元分别与运动测量装置和水流测量装置相连,用于同步控制运动测量装置和水流测量装置的数据采集时间;分析装置用于根据三维运动及运动轨迹和二维平面水流参数的时间相关性分析获得柔性植物运动与水流耦合特性。

    一种底泥的处理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1665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448536.4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染底泥修复技术领域的一种底泥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来自疏浚区域的底泥造粒成型并烧制成陶粒;S2,将所述陶粒回填至所述疏浚区域。该方法将被污染的底泥陶粒化后回填至原疏浚区域,无需大规模占用土地,有效解决了疏浚底泥的出路问题;同时由于采用原区域疏浚的底泥,避免了引入外来材料造成的污染问题。另外,该方法通过增强床面稳定性、清晰泥水界面、改变底泥中溶氧垂向分布、减少底泥释放通量等,解决了底泥内源污染问题,为河湖生态治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一种基于数据同化的河道水沙实时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6187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080060.9

    申请日:2014-03-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同化的河道水沙实时预测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首先收集待预测河道的地形数据、上下游的边界条件数据以及河道的断面数据,构建一维非恒定流和非平衡输沙模型,模型进行求解;接收实时观测数据时,对实时观测数据进行水沙模型的同化,并将同化值作为计算的初始场;根据初始场信息和边界条件数据计算未来的水位、流量以及含沙量的变化。本发明方法采用基于同化实时水位、流速、含沙量等数据,实现水位流速预测、洪水预报等功能,具有针对性强,功能齐全,方便实用等特点,可应用在大江大河的河道洪水实时预报中,为实际防汛指挥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一种河流生态监测方法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937462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210439742.5

    申请日:2012-11-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流生态监测方法,包括1)对地表水的水质和水文进行监测;2)对地下水的水质和水文进行监测;3)对河岸和河床底部土壤进行监测;4)对河流中的水生生物以及河岸的陆生生物进行观察、统计和监测;以及5)对河流两岸5000m范围内的大气进行监测。本发明提供的河流生态监测方法可为河流的生态治理提供有效的监测保障,为生态环境的评估提供依据。

    一种河道橡胶坝蓄水系统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06241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250442.7

    申请日:2013-06-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4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河流蓄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河道橡胶坝蓄水系统。沿河道由上游至下游设置若干个橡胶坝坝体,橡胶坝坝体的一端直接与河道堤防的一岸连接,另一端通过生物挂膜与河道堤防的另一岸连接;相邻两个橡胶坝坝体分别与河道堤防的两侧岸堤直接相连,即相邻的两道生物挂膜分别位于河道堤防的不同岸堤侧。橡胶坝在平面上交错布设,促使水流弯折前进,增加水体停留时间,加大水流自身流速,减小整体水量下泄速度;当来水量增大时,水流可自行下泄,不影响蓄水效果;多个低水头橡胶坝群联合使用,有效增加蓄水面积和有水河道长度;水流在流经生物挂膜的同时,进行水质净化处理,达到水质改善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