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4542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11835.0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东莞中电新能源热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力系统物理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引入热阻、热动势和/或能量源构建热力系统各独立部件的等效能量流模型;通过对应的等温度点将各独立部件的等效能量流模型进行连接,构建热力系统的整体等效能量流模型;利用基尔霍夫定律建立能量流模型控制方程组;建立热力系统的工质流动过程的动力阻力平衡方程组;建立工质压力和温度间的约束方程组;联立上述方程组,从而构建得到热力系统的物理模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力系统物理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将能量流和工质流分析视角进行有效结合,不仅减少了模型控制方程的个数,而且有效地解决系统变量间的非线性耦合关系,为后续的模型求解提供了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09145425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810911835.0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东莞中电新能源热电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7/12 , G06F119/08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力系统物理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引入热阻、热动势和/或能量源构建热力系统各独立部件的等效能量流模型;通过对应的等温度点将各独立部件的等效能量流模型进行连接,构建热力系统的整体等效能量流模型;利用基尔霍夫定律建立能量流模型控制方程组;建立热力系统的工质流动过程的动力阻力平衡方程组;建立工质压力和温度间的约束方程组;联立上述方程组,从而构建得到热力系统的物理模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力系统物理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将能量流和工质流分析视角进行有效结合,不仅减少了模型控制方程的个数,而且有效地解决系统变量间的非线性耦合关系,为后续的模型求解提供了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