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47582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51185.8

    申请日:2010-04-16

    申请人: 清华大学

    发明人: 王敬 郭磊 谭桢 许军

    IPC分类号: H01L21/336 H01L21/205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衬底;在衬底之上形成伪栅堆叠,以及在伪栅堆叠两侧形成一层或多层侧墙;注入形成源极和漏极,并对源极和漏极进行高温退火激活;去除伪栅堆叠;刻蚀伪栅堆叠之下的所述衬底以形成沟槽;在沟槽中形成沟道应变层;在沟道应变层之上形成栅堆叠。本发明实施例在对源极和漏极高温退火激活之后再通过后栅(gate last)工艺形成沟道应变层,从而能够确保高温和低温步骤之间不相互影响,因此本发明不仅能够保证沟道应变层的性能,还能够确保源极和漏极的激活率。

    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47582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10151185.8

    申请日:2010-04-16

    申请人: 清华大学

    发明人: 王敬 郭磊 谭桢 许军

    IPC分类号: H01L21/336 H01L21/205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衬底;在衬底之上形成伪栅堆叠,以及在伪栅堆叠两侧形成一层或多层侧墙;注入形成源极和漏极,并对源极和漏极进行高温退火激活;去除伪栅堆叠;刻蚀伪栅堆叠之下的所述衬底以形成沟槽;在沟槽中形成沟道应变层;在沟道应变层之上形成栅堆叠。本发明实施例在对源极和漏极高温退火激活之后再通过后栅(gate last)工艺形成沟道应变层,从而能够确保高温和低温步骤之间不相互影响,因此本发明不仅能够保证沟道应变层的性能,还能够确保源极和漏极的激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