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9221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075509.7
申请日:2022-01-22
Applicant: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C25B11/091 , C25B11/054 , C25B1/04 , C01G55/00 , C01G51/04 , B82Y40/00 , B82Y30/00
Abstract: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Co3O4‑RuO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钴类沸石(ZIF‑67)超声分散在甲醇中;S2:将RuCl3溶于去离子水;S3:将所述步骤S1所得的ZIF‑67悬浊液中加入步骤S2得到的溶液和去离子水,超声并在反应釜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洗涤、烘干、研磨、煅烧后冷却得到Co3O4‑RuO2复合材料。所述制备方法是通过水热法得到Co3O4‑RuO2复合材料,其中Co3O4与RuO2存在电子相互作用,形成P‑N异质结结构,两者的协同作用有利于提高RuO2在酸性环境下的OER活性与稳定性。本发明提供的Co3O4‑RuO2复合材料在酸性条件下表现出优于商业化二氧化钌的性能,可将其用于电催化析氧领域。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控制,可制备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高活性、高稳定性的电析氧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6803570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710101329.0
申请日:2017-02-24
Applicant: 温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用SiCO‑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单晶硅基板(1),单晶硅基板(1)上依次设有TiN阻挡层(2)、Cu薄膜层(3)、CuO薄膜层(4)、SiCO薄膜层A(5)、Ni催化层(6)、碳纳米管层(7)和SiCO薄膜层B(8)。本发明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电极的循环稳定性,而且单层膜厚度可以大大降低,又可以获得较大的薄膜体系厚度,从而改善材料在高倍率充放电时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202747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57395.4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温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 G06F17/5086 , G06F19/701 , G06F221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基陶瓷涂层界面力学特性的跨尺度分析方法,采用基于混合法则的Tersoff三体势函数描述碳化硅基陶瓷材料内部各原子的相互作用;采用EAM势函数描述金属基体材料内部原子的相互作用;采用Buckingham函数和Morse势函数描述碳化硅基陶瓷与金属基体界面的相互作用;利用大规模MD对材料界面进行I型和II型断裂模拟,利用大规模MD断裂模拟中初始裂纹附近的应力和位移参数,提取CZM模型的TSL信息,获得硅碳基陶瓷和金属基体各自的界面TSL函数。本发明能更有效地对不同材料界面进行分析及设计,因而提高了涂层结构的设计效率并大大降低了设计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2540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75684.1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RhxSby/CN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hxSby/CNT材料为碳纳米管负载的RhxSby二元金属间化合物,其中,x:y=1:1或者2:1,其中,RhxSby纳米颗粒尺寸小,粒径均一、分散性良好,实现了严格的原子计量比。RhxSby/CNT材料展现出优异的HOR活性,远优于金属Rh和商用Pt/Ccom的性能,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非常出色的CO耐受性,可用作HOR催化剂,尤其是用作碱性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阳极HOR催化剂。同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有利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928986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610225244.9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温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基高温氢气传感器,包括单晶硅基板(1),在单晶硅基板(1)上依次设有二氧化硅层(2)、硅碳基薄膜层(3)、SiAlCO层(4)和电极(5)。制备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①对单晶硅基板进行预清洗;②重复3‑4遍步骤①,再在真空干燥箱中烘干;③在真空条件下对单晶硅基板进行离子束溅射清洗;④在氩气作为工作气体的环境下,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将靶材溅射到衬底上;⑤在基板溅射单元制作电极形成传感器。本发明具有优异气敏特性和高温可靠性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13067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493854.9
申请日:2023-04-01
Applicant: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多壁碳纳米管(CNT)为载体的CeO2@Rh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Rh3+沉淀于CNT表面,煅烧制备Rh/CNT,并将其超声分散于乙醇溶剂中;S2:将Ce(NO3)3溶于乙醇溶剂中;S3:将所述步骤2所得的Ce(NO3)3乙醇溶液加入步骤1得到的悬浊液中,搅拌加入NH4HCO3,离心、乙醇洗涤和冻干沉淀,最后收集沉淀物高温煅烧,冷却得到X‑CeO2@Rh/CNT复合材料(X为不同的煅烧温度)。本发明提供的最佳复合材料400‑CeO2@Rh/CNT在碱性环境下的HOR活性与稳定性均优于商业化Pt/C,可将其应用于催化氢氧化领域。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控制,可制备具有很好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的高活性、高稳定性的HOR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5064664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173141.8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温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限域二氧化硅/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在甲基取代苯溶剂中,并在常温条件下超声10分钟;S2:超声结束后,往多壁碳纳米管/二甲苯悬浊液中加入四氯化硅液体,继续常温下超声10分钟;S3:将混合物油浴加热至145℃,并做回流操作;S4:反应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所得固体进行离心、洗涤和干燥处理,得到干燥样品,从而得到限域二氧化硅/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限域二氧化硅/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充放电倍率性能与循环稳定性,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和工业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202747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610557395.4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温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基陶瓷涂层界面力学特性的跨尺度分析方法,采用基于混合法则的Tersoff三体势函数描述碳化硅基陶瓷材料内部各原子的相互作用;采用EAM势函数描述金属基体材料内部原子的相互作用;采用Buckingham函数和Morse势函数描述碳化硅基陶瓷与金属基体界面的相互作用;利用大规模MD对材料界面进行I型和II型断裂模拟,利用大规模MD断裂模拟中初始裂纹附近的应力和位移参数,提取CZM模型的TSL信息,获得硅碳基陶瓷和金属基体各自的界面TSL函数。本发明能更有效地对不同材料界面进行分析及设计,因而提高了涂层结构的设计效率并大大降低了设计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803570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710101329.0
申请日:2017-02-24
Applicant: 温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H01M4/0426 , H01M4/0428 , H01M4/139 , H01M4/366 , H01M4/5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用SiCO‑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单晶硅基板(1),单晶硅基板(1)上依次设有TiN阻挡层(2)、Cu薄膜层(3)、CuO薄膜层(4)、SiCO薄膜层A(5)、Ni催化层(6)、碳纳米管层(7)和SiCO薄膜层B(8)。本发明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电极的循环稳定性,而且单层膜厚度可以大大降低,又可以获得较大的薄膜体系厚度,从而改善材料在高倍率充放电时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59221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075509.7
申请日:2022-01-22
Applicant: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C25B11/091 , C25B11/054 , C25B1/04 , C01G55/00 , C01G51/04 , B82Y40/00 , B82Y30/00
Abstract: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Co3O4‑RuO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钴类沸石(ZIF‑67)超声分散在甲醇中;S2:将RuCl3溶于去离子水;S3:将所述步骤S1所得的ZIF‑67悬浊液中加入步骤S2得到的溶液和去离子水,超声并在反应釜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洗涤、烘干、研磨、煅烧后冷却得到Co3O4‑RuO2复合材料。所述制备方法是通过水热法得到Co3O4‑RuO2复合材料,其中Co3O4与RuO2存在电子相互作用,形成P‑N异质结结构,两者的协同作用有利于提高RuO2在酸性环境下的OER活性与稳定性。本发明提供的Co3O4‑RuO2复合材料在酸性条件下表现出优于商业化二氧化钌的性能,可将其用于电催化析氧领域。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控制,可制备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高活性、高稳定性的电析氧催化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