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7523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89252.0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温州大学苍南研究院
IPC: C08J7/04 , C08L23/12 , C09D133/10 , C09D175/06 , C09D175/08 , C09D7/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滑编织袋,包括编织袋层,所述编织袋层外涂覆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由下述重量份组成:丙烯酸酯树脂:30~50份;聚酯多元醇:10~30份;抗氧剂:1~2份;消泡剂:1~2份;流平剂:1~2份;稀释剂:30~50份;催化剂:0.2~1份;脂肪族异氰酸酯:20~50份;促进剂:0.5~5份;氨基化纳米二氧化硅:5~10份;己内酯:20~30份;膦腈碱:0.2~1份。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编织袋。
-
公开(公告)号:CN109467315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811236184.6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掺杂InN的钠基玻璃,钠基玻璃里面均匀分布InN,InN的掺入量为钠基玻璃质量的2%~5%,钠基玻璃中还掺助熔剂Pb(NO3)4。此外,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掺杂InN的钠基玻璃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熔融急冷法,包括以下步骤:①确定原料配比,进行配料计算,获得所需原料;②将原料在研钵中研磨或置入球磨罐中充分混磨,直至全部通过0.080mm的方孔筛,获得混合料;③将将混合料装入刚玉坩埚中,放入硅钼棒高温炉中进行熔制,获得高温混合物;④将高温混合物水淬成熔块颗粒或浇注成玻璃熔块,在气氛炉中通入氨气以获得掺杂InN的钠基玻璃。
-
公开(公告)号:CN109399581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811266366.8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硫化亚铜‑碲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将硫源前驱体和铜源前驱体于高纯水中混合均匀,得到前驱体反应沉淀物;再将所述前驱反应沉淀物、磁子、有机溶剂和碲源前驱体进行三段式微波加热,得到硫化亚铜‑碲纳米材料。该种硫化亚铜‑碲纳米材料表现出了优良的光热稳定性,此外还具有低毒、高效的优点。因此,该种材料可成为光热应用中优良光热治疗剂,在光热治疗、光声成像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176344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711431634.2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温州大学
IPC: B01J20/02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碲‑硫化锌异质结复合空心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以氯仿为溶剂,以氨水为缓冲溶液;先将碲源、硫源和促进剂加入氯仿中,再加入氨水形成混合溶液,然后加入反应釜中,放入130℃下烘箱内,反应4小时,然后将反应釜的反应物倒入离心管中,吸除离心管内液体,加酒精洗涤,先超声5分钟,再放入离心机中离心5‑10分钟,再去除液体,再用同样方法用水‑水‑酒精的顺序洗涤,洗涤完全后,将产物放置在90℃的烘箱内,烘干5小时,得到ZnS/Te微球。本发明制备出的空心球结构的碲‑硫化锌微球能很好的去除废水中的多种重金属离子,包括Pb2+、Hg2+、Cu2+、Cd2+,且对各种离子的去除率都很高,达到98%以上,即使对于低浓度的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率依然很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46706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236172.3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负载贵金属的PbS-Te纳米颗粒,贵金属包含铂、金、银、钯中的一种,贵金属占该纳米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2%。一种负载贵金属的PbS-Te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PbS与Te的摩尔比为1:1的PbS-Te纳米晶颗粒为基底,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①取PbS-Te纳米晶颗粒加入乙二醇,获得PbS-Te溶液;②将PbS-Te溶液进行超声振荡,获得纳米颗粒均匀分散的均匀溶液;③将均匀溶液恒温水浴并进行磁力搅拌,获得水浴后溶液;④将贵金属前驱体加入水浴后溶液中并密封恒温保存,获得反应溶液;⑤用倾析法取反应溶液的下层浊液并对所述浊液进行离心分离,获得沉淀物;⑥用无水乙醇和高纯水交叉洗涤沉淀物,再对洗涤后的沉淀物进行恒温干燥,获得所述负载贵金属的PbS-Te纳米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0933184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45436.1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温州大学
IPC: B01J27/051 , B01J35/02 , C01B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状多组分硫化物-铂异质结光催化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产氢应用。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利用氯化物和福美钠反应得到含硫钼源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edc)5和钨源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W(dedc)6;S2:将含硫钼源、钨源和镉源前驱体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前驱反应液;S3:将所述前驱反应液进行一步液相微波辅助法快速合成,得到多组分硫化物复合材料;S4:利用硼氢化钠还原氯铂酸,从而得到颗粒状多组分硫化物-铂异质结光催化复合材料。所述制备方法通过特定的工艺步骤与工艺参数的选择与组合,从而得到了具有优良制氢性能的颗粒状多组分硫化物-铂异质结光催化复合材料,可将其用于光解水制氢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292813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212545.3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C01G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硫化物半导体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热合成法制备ZnS微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L-半胱氨酸、Zn(Ac)2、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在溶液中滴加氨水至溶液澄清,将混合溶液在100-150℃下反应20-28h;(2)待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反应物离心,弃上清液,留下层固体于离心管内;加无水乙醇洗涤,超声4-6 min后,在10000r/min条件下离心,去除液体,固体层同样的方法按照水-水-酒精的顺序洗涤;将洗涤后的产物真空干燥,得到ZnS固体产物,将产物置于研钵研磨得到细小粉末。本发明所提供的水热合成法制备ZnS微球的方法,反应体系简单,设备要求低,易于操作,所制得的微球面光滑,形貌规整,微球尺寸均一,在一定测试电压下对氨气有一定的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8905963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687800.3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温州大学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生物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以瓯柑为原料,成本低,且容易得到,同时瓯柑是一种生物质材料,对环境十分友好,可降解,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先对瓯柑皮进行发霉处理,其自身会出现一些孔洞,将发霉后的瓯柑洗净烘干,然后研磨成瓯柑粉末,接着对瓯柑粉末进行活化处理,活化液选用氢氧化钾水溶液,经过该活化液处理后的瓯柑粉末其表面的孔洞数量会明显增加,比表面积明显增大,大大提高其吸附能力;活化结束后先进行酸碱中和,然后抽滤洗涤干燥。烘干后的瓯柑粉末进行高温碳化处理,将气氛炉的温度设置为900-1100℃,处理时间为3-5h;最终制得的生物吸附剂对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净水效果非常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463034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542324.X
申请日:2010-11-15
Applicant: 温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摩托车尾气催化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摩托车尾气净化的储氧材料。所述储氧材料为复合氧化物,其主要组成包括氧化铈、氧化锆和助剂,助剂为氧化锡、氧化锰以及选自氧化镧、氧化锶、氧化钕和氧化钇中的至少一种。各组分摩尔百分数构成〔以复合氧化物总量计〕为,氧化铈25%~45%,氧化锆45%~65%,助剂5%~15%,其中氧化锡为1%~7%,氧化锰为1%~5%,其他氧化物1%~5%。所述储氧材料具有优良的储氧性能尤其是低温储氧性能和高热稳定性,经高温老化后,仍能维持良好的储氧性能,能够满足当前摩托车尾气处理技术对储氧材料的低温性能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88545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250314.0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浙江顺福印业有限公司 , 温州大学苍南研究院
IPC: B41M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维码印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精度易识别二维码印刷工艺,旨在提高二维码印刷的精度和识别率。所采用的一种新型的印刷工艺,通过对印刷设备、印刷材料、印刷参数等方面进行优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高精度的印刷设备和印刷材料,保证了二维码印刷的精度。采用高精度的二维码生成算法和识别算法,保证了二维码的识别率。采用高质量的印刷材料,保证了二维码的耐用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精度易识别的二维码印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