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溶剂原位包覆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7407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11217730.2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的一种无溶剂原位包覆正极材料的方法,包括:1)将用于制备聚氨酯的两种单体多元醇或多元胺以及多异氰酸酯分别与正极颗粒混合,使得两种单体分布在正极材料颗粒上;2)将分散有这两种单体的正极活性材料颗粒转移至同一研钵中,使正极材料上的两种单体在附着颗粒表面的同时相互反应,从而制备出具有聚氨酯涂层的正极材料。所述方法具有环境友好型、成本低、原料来源广、操作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等优点,易于实现商业化。

    一种具有双重自修复功能的光热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211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81240.9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双重自修复功能的光热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通过喷涂氟化二氧化硅气凝胶粉和多壁碳纳米管在环氧树脂和聚己内酯复合树脂基体上,固化后形成了具有光热效应的双重自修复超疏水膜。聚己内酯的低熔点赋予涂层自修复损伤的能力,而多壁碳纳米管的光热效应则加速了涂层表面低表面能的修复,使涂层在经受物理损坏后,经过加热修复表面。同时还具有高度的抗污性、自清洁性能。

    一种具有定点反应能力的水下气泡微型反应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8115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00374.0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湖北大学

    Inventor: 郭志光 戴欣 辛燕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定点反应能力的水下气泡微型反应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水下气体微反应控制器制备方法领域。该方法首先采用激光打标机在纯锌片上刻蚀出镂空图案作为掩膜,将激光刻蚀得到的所述掩膜用双面胶贴合在基底上;再将聚二甲基硅氧烷、固化剂和疏水二氧化硅加入至正己烷中混合均匀得到喷涂液;将喷涂液喷涂到覆盖掩膜的基底上;将喷涂好的所述基底放在烘箱中固化,固化完成后,揭去掩膜,得到含有亲气图案的水下气泡微型反应器。水下气泡微型反应器可以实现对水下微小反应的良好控制,且气泡作为保护“外壳”可以防止内部检测液滴的污染和蒸发,结合激光刻蚀和简易的喷涂技术,可以大规模制备和推广。

    一种具有紫外稳定超疏水和快速响应变色性的仿三明治结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19012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011128593.1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紫外稳定超疏水和快速响应变色性的仿三明治结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纤维素纳米晶(CNC)的制备,三氧化钨(TT)的制备和超疏水仿生夹心膜(PDMS@CTK)的制备方法。传统的光致变色材料由于较长的响应时间和复杂的制备工艺限制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受三明治结构启发,本发明制备了PDMS@CTK,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稳定的超疏水性和快速响应且可逆的光致变色性。PDMS@CTK表面水滴接触角大小为154±1.5°,滚动角大小为3.8±0.5°;紫外光连续辐照260h以上仍然保持稳定的超疏水性。除此之外,PDMS@CTK在紫外光照射时会在1min左右快速转变为钨灰色(RGB配色值:114,120,116),加热10min会从钨灰色恢复为原色(RGB配色值:171,169,148),极大地提高了光致变色的响应速率。

    一种具有纳米树阵列结构的润滑剂注入框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52936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421739.4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湖北大学

    Inventor: 郭志光 肖一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纳米树阵列结构的润滑剂注入框架的制备方法,特别是具有良好物理化学稳定性的高效持久的润滑剂注入表面的制备方法,属于超滑表面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受自然界中的猪笼草的启发,对其超滑表面的特点进行仿生设计,通过电化学法和水热法制备出具有纳米树阵列的泡沫铜,随后在表面上注入润滑剂,得到具有纳米树阵列结构的润滑剂注入框架。制备出的超滑表面在雾收集过程中表现出高效的雾捕获,和快速的液滴长大和去除。此外,在极端条件下,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液滴滑动性能。所以,这一具有纳米树阵列结构的润滑剂注入框架在用于雾收集领域有不错的前景。

    一种基于溶胶-凝胶法的注油超滑表面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2009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811000850.6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湖北大学

    Inventor: 郭志光 李奇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孔注油超滑涂层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溶胶‑凝胶法的新型注油超滑表面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包括在载玻片上旋涂由硅烷和二氧化硅形成的溶胶以构筑网状结构覆盖的多孔粗糙表面,再滴加全氟聚醚,制备出具有疏液性质的超滑表面。该超滑表面表现出优良的疏液性质,水滴和各种有机物液滴在表面上都具有极小的滑动角和接触角滞后。另外在表面上滴加的磁性液滴在外加磁场驱动下可以在自由移动的过程中清理散落在表面的污渍。该表面在疏液的过程中除可实现表面的自清洁外还具有良好的抗结冰、抗雾、高透明度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