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25672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45672.7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湖北省纤维检验局(湖北省纤维制品检测中心)
IPC: D04H1/544 , D04H1/558 , D04H1/56 , D06B3/18 , D06M15/03 , D06M15/333 , D06M15/356 , D06M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聚丙烯熔喷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将聚丙烯熔喷无纺布在特定的处理液中浸轧处理,并控制浸轧参数和带液率,再进行热压处理。处理液中的低聚物渗透至聚丙烯纤维之间,经热压后在纤维间形成多孔膜结构,而纤维穿插于多孔膜结构之间,形成交联粘结的纤维结构,增强了纤维之间、纤维层之间的作用力;浸渍后加压可加强纤维与低聚物的接触效果和作用力,从而提高了聚丙烯熔喷无纺布的力学性能。热压处理使无纺布保持良好透气性能,还提高了其表面均匀性和平整性。该方法是对聚丙烯熔喷无纺布进行后处理,改善了其表面性能、力学性能和透气性能的同时,不会对其工艺参数和过程造成干扰;且工艺简单,参数可控,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556045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0435323.2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湖北省纤维检验局(湖北省纤维制品检测中心)
IPC: D06M11/46 , D06C7/00 , D06M11/42 , D06M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病毒聚丙烯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聚丙烯非织造布置于预设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使聚丙烯非织造布软化并产生微熔融现象;再将热处理后的聚丙烯非织造布置于抗病毒处理液中,利用聚丙烯非织造布的温度实现纳米粒子的原位合成;待聚丙烯非织造布的温度降至室温后,再进行热压处理,得到抗病毒聚丙烯非织造布。通过上述方法,本发明能够利用聚丙烯非织造布的物理性能,使其在热处理后表面出现微熔融的现象,以负载抗病毒纳米粒子,从而在不破坏聚丙烯非织造布本身性能的前提下,使抗病毒纳米粒子均匀负载且与聚丙烯纤维粘结紧密,赋予聚丙烯非织造布优异的抗病毒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以满足实际生产与应用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12567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10845672.7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湖北省纤维检验局(湖北省纤维制品检测中心)
IPC: D04H1/544 , D04H1/558 , D04H1/56 , D06B3/18 , D06M15/03 , D06M15/333 , D06M15/356 , D06M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聚丙烯熔喷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将聚丙烯熔喷无纺布在特定的处理液中浸轧处理,并控制浸轧参数和带液率,再进行热压处理。处理液中的低聚物渗透至聚丙烯纤维之间,经热压后在纤维间形成多孔膜结构,而纤维穿插于多孔膜结构之间,形成交联粘结的纤维结构,增强了纤维之间、纤维层之间的作用力;浸渍后加压可加强纤维与低聚物的接触效果和作用力,从而提高了聚丙烯熔喷无纺布的力学性能。热压处理使无纺布保持良好透气性能,还提高了其表面均匀性和平整性。该方法是对聚丙烯熔喷无纺布进行后处理,改善了其表面性能、力学性能和透气性能的同时,不会对其工艺参数和过程造成干扰;且工艺简单,参数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655604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35323.2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湖北省纤维检验局(湖北省纤维制品检测中心)
IPC: D06M11/46 , D06C7/00 , D06M11/42 , D06M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病毒聚丙烯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聚丙烯非织造布置于预设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使聚丙烯非织造布软化并产生微熔融现象;再将热处理后的聚丙烯非织造布置于抗病毒处理液中,利用聚丙烯非织造布的温度实现纳米粒子的原位合成;待聚丙烯非织造布的温度降至室温后,再进行热压处理,得到抗病毒聚丙烯非织造布。通过上述方法,本发明能够利用聚丙烯非织造布的物理性能,使其在热处理后表面出现微熔融的现象,以负载抗病毒纳米粒子,从而在不破坏聚丙烯非织造布本身性能的前提下,使抗病毒纳米粒子均匀负载且与聚丙烯纤维粘结紧密,赋予聚丙烯非织造布优异的抗病毒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以满足实际生产与应用的需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