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0945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1610320.X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 南昌航空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颗粒结合强度的测试方法,所述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测量二次颗粒的比表面积,记为S1;(2)将膨胀剂和步骤(1)所述二次颗粒混合,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样品;(3)测量步骤(2)所得样品的比表面积,记为S2;(4)计算二次颗粒的比表面积变化率β=(S2‑S1)/S1,作为二次颗粒结合强度的评价指标。本发明提供的测试方法以水热反应后二次颗粒的比表面积变化率作为其结合强度的评价指标,简化了操作流程的同时提升了测试精度,降低了测试成本,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44830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38416.0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南昌航空大学 , 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
IPC: C01B32/215 , C01B32/21 , H01M10/54 , H01M4/36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4/04
Abstract: 一种废旧锂电池负极粉料深度除杂和靶向修复再生石墨负极材料的方法,涉及一种利用废旧锂电池负极粉料再生石墨负极材料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对于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的回收循环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在本发明中系统研究了废弃负极石墨的失效特征,同时基于此失效特征分析基础之上提出了一套靶向修复方案。废弃负极石墨经本发明提出的修复方案处理后,杂质残留量符合相关标准,并且石墨改性包覆层可得到有效修复,修复后的负极石墨在1C电流密度下,经450次循环测试容量与商业石墨相当。本发明为废弃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的修复提供了新思路,对于促进锂离子电池生产的闭路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8384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280572.8
申请日:2025-03-11
Applicant: 南昌航空大学
Abstract: 一种对氨基苯磺酸共混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一种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高分子薄膜很难在提高膜的截留率的同时提高渗透通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效分离钴和锂离子,并显著提升渗透通量的纳滤膜,其通过在传统TFC纳滤膜的制备过程中掺杂对氨基苯磺酸,高效引入磺酸基促使聚酰胺网络形成有序的纳米通道结构,从而提升水通量。同时,磺酸基团携带的负电荷增强了膜的整体电负性,使其对Co2+的静电吸附能力显著高于Li+,从而实现对钴和锂离子的高效分离。本发明提供的纳滤膜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钴酸锂电池酸浸废水的资源化处理,实现钴和锂的高效分离与回收,提升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15894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52530.2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南昌航空大学
IPC: B01J23/745 , C02F1/72 , B01J37/16 , B01J37/32 , B01J35/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型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黑云母的多活性中心催化氧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黑云母分散在盐酸溶液内,混合搅拌后得到酸预处理黑云母;步骤二、将酸预处理黑云母清洗后与铜盐溶液混合后,梯度控温反应,得到混合物I;步骤三、将混合物I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调节pH值后与还原剂混合进行还原反应,用去离子水清洗后得到混合物II;步骤四、将混合物II分散在铁盐溶液中,搅拌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冷冻干燥后得到基于黑云母的多活性中心氧化催化材料。本发明不仅可以实现铜和铁双金属位点的精确构建,还能够提高催化剂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降低制备成本和能耗,从而推动高级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42230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310399238.5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南昌航空大学
Abstract: 一种矿山尾砂强酸性浸出液中低浓度锑的去除方法,涉及一种矿山尾砂中锑的去除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矿山尾砂强酸性浸出液中锑吸附剂的结构极易遭到破坏,使其吸附性能显著降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借助缺陷工程策略,简单直接、条件温和地制备了改性的金属有机框架,将其应用于矿山尾砂强酸性浸出液中低浓度锑的去除。采用本发明的吸附剂UiO‑66‑HCl具有较高的锑去除效率,解决了在强酸性条件下普通吸附剂去除效率低,稳定性差等技术问题,为强酸性条件下低浓度锑的去除提供了突破口。本发明制备的UiO‑66‑HCl对强酸性条件下低浓度Sb(V)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并且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最大去除率可达到83.75%。
-
公开(公告)号:CN11123315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010175455.2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南昌航空大学
IPC: C02F3/32 , C02F3/12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活性污泥和栅藻串联式连续流反应器及处理污水方法,涉及市政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若干个活性污泥池和若干个栅藻池,所述活性污泥池内放置有活性污泥,所述栅藻池内放置有栅藻,若干个所述活性污泥池和若干个所述栅藻池依次串联连通;所述栅藻池包括第一栅藻池和第二栅藻池,所述第一栅藻池的前端连接有第一活性污泥池,所述第一栅藻池和第二栅藻池之间连接有第二活性污泥池,所述第二栅藻池的后方设置有第三活性污泥池;所述第一活性污泥池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第三活性污泥池上设置有出水口。本发明实现在连续流下同时去除市政污水中的氮磷和有机物。
-
公开(公告)号:CN11866323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92638.4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南昌航空大学
Abstract: 一种磷酸基钴吸附剂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钴吸附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钴吸附材料吸附容量低,吸附速率慢,且无法选择性将钴从钴镍共存液中分离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制备的磷酸盐基钴吸附剂对钴有很高的吸附量,吸附容量高达511.32mg/g,且在拥有如此高的吸附容量的同时,该吸附剂还拥有优秀的选择性,能够高效高选择性吸附含有与大量一价和高价竞争离子共存的钴离子,而且有分离钴和镍的潜力。同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864966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43187.2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南昌航空大学
IPC: B01J20/30 , B01J20/26 , B01J20/28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一种含醛肟的高分子聚合物镍吸附剂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高分子聚合物镍吸附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高分子镍吸附剂在吸附过程中吸附容量较低、吸附选择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调控原料的种类与用量,经过两步低温水热合成,最后醇洗和水洗去掉其表面的残留物质,干燥后得到含醛肟的高分子聚合物镍吸附剂,通过此种原位接枝改性方法可以增强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和选择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合成条件温和,操作方便,生产成本较低,不仅制备得到的吸附材料产品性能优异,还能够有效的减少人工和设备的成本,且大批量合成的吸附材料产品性能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63826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95070.7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江西洪城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南昌航空大学 , 井冈山大学
IPC: C08F220/06 , B01J20/30 , B01J20/28 , B01J20/26 , C08F226/06 , C08F222/20 , C08F2/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温敏性含氟高分子微凝胶吸附剂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锂吸附剂吸附容量低、吸附选择性差、耐酸碱性差的技术问题;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制备交联剂OEDDA;S2、制备温敏性大分子链转移试剂PNIPAM macro RAFT;S3、制备温敏性含氟高分子微凝胶吸附剂材料;通过本发明方法合成的温敏性含氟高分子微凝胶吸附剂材料不仅对锂离子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吸附容量,而且能够耐酸碱,可以在0‑12的较宽泛的pH范围内对锂离子进行吸附,其对除锂离子以外的其他金属离子(钠、钾、镍、钴、锰、铜)几乎没有吸附作用,对锂离子的吸附容量最高可达到49.96mg/g。
-
公开(公告)号:CN11355992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110934557.2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南昌航空大学
IPC: B01J31/06 , B01J31/28 , B01J35/59 , B01J35/61 , B01J35/45 , C02F1/72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载四氧化三钴的膜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载四氧化三钴的膜催化剂,包括聚合物纤维多孔膜和分布于所述膜表面和/或内部的四氧化三钴。本发明提供的膜催化剂以膜形式存在,便于与溶液分离,利于膜催化剂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本发明提供的膜催化剂中四氧化三钴分布于膜的表面和/或内部,避免四氧化三钴发生团聚使四氧化三钴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提高了催化活性组分与待催化物质的接触概率,从而提高膜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