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压油膜阻尼器及转轴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1585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03633.7

    申请日:2024-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挤压油膜阻尼器及转轴系统。挤压油膜阻尼器包括阻尼器本体,阻尼器本体包括弹性变形区、内侧油膜挤压区和外侧油膜挤压区,沿阻尼器本体的径向,弹性变形区连通于内侧油膜挤压区与外侧油膜挤压区之间;阻尼器本体的轴向两侧设有密封端盖,阻尼器本体与密封端盖围合形成有油液存储腔,油液存储腔对应连通弹性变形区、内侧油膜挤压区和外侧油膜挤压区。转轴系统包括转子、位于转子两端部的轴承和挤压油膜阻尼器,挤压油膜阻尼器套设于轴承外。本发明具有高阻尼减振效果、且无需外部供油系统等优点。

    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的转轴系统及性能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6773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73787.2

    申请日:2024-03-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轴系统及性能分析方法。转轴系统包括转轴、轴承体和轴承外壳,轴承体中部设有定压轴承区,轴承体端部设有定流轴承区;定流轴承区设有弯矩载荷承载腔,定压轴承区设有径向载荷承载腔;弯矩载荷承载腔和径向载荷承载腔之间设有卸油槽。转轴系统性能分析方法包括:分别建立转轴、定流轴承区、定压轴承区以及轴承外壳的有限元模型,考虑转轴和定流轴承区、定压轴承区之间的耦合作用,构建形成整体的转轴系统模型;对转轴系统模型进行材料属性设置并施加约束边界;建立多体动力学模型,将数据输入至多体动力学模型中,向转轴系统模型施加载荷以及约束边界;将多体动力学模型输入对当前的转轴系统模型中进行求解,计算出各类工况下转轴系统中各部件的变形数据和/或轴承的特性参数数据;根据计算结果对转轴系统中对应参数进行优化以达到预设需求。本发明具有适用于转轴轴深长、倾斜变形大环境,且承载能力强等优点。

    一种防转轴抱死的风力发电机用轴承部件

    公开(公告)号:CN217055967U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20377789.2

    申请日:2022-02-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转轴抱死的风力发电机用轴承部件,包括轴承体、多个径向瓦和多组限位调节单元,其中,多个所述径向瓦沿所述轴承体的内侧周向间隔布置,位于轴承体下半部的所述径向瓦与所述轴承体接触,位于轴承体上半部的所述径向瓦与所述轴承体之间留有防转轴抱死的调节间隙;所述调节间隙在转轴正常工作时通过设于径向瓦与轴承体之间的所述限位调节单元保持不变,所述调节间隙在转轴膨胀至与径向瓦接触时缩小。本实用新型具有可有效防止转轴抱死,且保证轴承承载能力等优点。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气浮主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2843153U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21579864.9

    申请日:2024-07-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气浮主轴系统,包括轴芯、设于轴芯外的轴套、相对设于轴芯推力面两端的前推力轴承和后推力轴承,还包括轴套水冷通道和轴承水冷通道,所述轴套水冷通道包括沿轴套轴向布置的轴向进水段和轴向排水段,所述轴承水冷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后轴承散热段、前轴承散热段和轴承排水段;所述轴向进水段与所述后轴承散热段连通,所述轴承排水段依次穿过所述前推力轴承和所述后推力轴承、并与所述轴向排水段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散热效果好、保证主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等优点。

    一种风电行星轮轴及风电行星齿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9866206U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21182175.X

    申请日:2023-05-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电行星轮轴及风电行星齿轮结构。风电行星轮轴包括轴体、径向滑动轴承、供油部件和回油部件,供油部件包括相互连通的供油通道和单油囊,单油囊设于径向滑动轴承的非承载区表面;回油部件位于径向滑动轴承的表面,回油部件包括两个分设于单油囊沿长度方向两侧的卸油槽,卸油槽的两端分别与单油囊和外部空气连通。风电行星齿轮结构,包括行星齿轮、行星轮架和上述的风电行星轮轴,行星齿轮套设于风电行星轮轴外,风电行星轮轴固装于行星轮架。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能力好、回油结构简单,且降温效果好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