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9007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34867.X
申请日:2012-02-16
Applicant: 湖南省湘电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 湖南省电力公司科学研究院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钢绞线大气腐蚀简易判废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在现场对输电线路钢绞线的腐蚀情况进行检查:A、若钢绞线表面全部被黄锈覆盖且产生明显毛刺时,表明镀锌层已完全破坏且钢铁基体开裂,直接判废;B、若钢绞线表面产生黄色铁锈时,选取腐蚀严重部位的钢绞线作为取样部位,利用标准量具测量取样部位钢绞线的外径得到平均测量值,查出同等规格钢绞线外径的标准值或设计值,将现场测量的钢绞线外径平均测量值与其进行比较,计算出平均测量值与标准值或设计值的偏差百分比δ,当δ≥8%时即判断钢绞线不符合要求;A、B两种情况均按废弃钢绞线处理,应尽快进行更换。本方法简单易行,可在现场快速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2927884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334589.X
申请日:2012-09-11
Applicant: 湖南省电力公司科学研究院 , 湖南省湘电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输电线路镀锌钢绞线大气腐蚀致废判别方法,该方法为如下步骤:(1)查获疑似大气腐蚀致废输电线路镀锌钢绞线线段;(2)检查步骤(1)所获线段,符合下述情况之一的,作出报废结论:A、线段表面全部被黄锈覆盖且有毛刺;B、线段表面有黄色铁锈但无毛刺,取至少5个腐蚀位置,测量各位置轴向至少5个测量点的外径,算出平均外径测量值与标准外径值或设计外径值的偏差百分比δ,δ≥8%时。该方法打破传统检测方法无法现场作出判别结论的制约,可实现对输电线路镀锌钢绞线运行中的快速检查与处置,准确无误,安全可靠,而且还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494644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358216.1
申请日:2011-11-14
Applicant: 湖南省湘电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 湖南省电力公司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纯
IPC: G01B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隔离开关触头镀银层厚度简易检测方法,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使用X荧光合金分析仪,用其探头对高压隔离开关触头的镀银层的不同部位进行测量以获得一组测量数据,该组测量数据至少包括3个数据值;步骤二、依据测量的镀银层成分含量和厚度关系曲线y=-ln(1-x)/0.1466(10≤y≤25)为依据,式中y为镀银层厚度,x为Ag含量百分数,以Ag含量的最小值Agmin和每组测量数据中Ag含量之间的最大差值δmax的数值判断镀银层厚度是否合格,当每组测量数据中Agmin≥94.7%且δmax≤4%时,判定镀银层为合格。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对高压隔离开关镀银层厚度现场快捷的无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590072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210034867.X
申请日:2012-02-16
Applicant: 湖南省湘电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 湖南省电力公司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钢绞线大气腐蚀简易判废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在现场对输电线路钢绞线的腐蚀情况进行检查:A、若钢绞线表面全部被黄锈覆盖且产生明显毛刺时,表明镀锌层已完全破坏且钢铁基体开裂,直接判废;B、若钢绞线表面产生黄色铁锈时,选取腐蚀严重部位的钢绞线作为取样部位,利用标准量具测量取样部位钢绞线的外径得到平均测量值,查出同等规格钢绞线外径的标准值或设计值,将现场测量的钢绞线外径平均测量值与其进行比较,计算出平均测量值与标准值或设计值的偏差百分比δ,当δ≥8%时即判断钢绞线不符合要求;A、B两种情况均按废弃钢绞线处理,应尽快进行更换。本方法简单易行,可在现场快速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2944349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522134.0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湖南省湘电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 湖南省电力公司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L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线塔拉力调节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按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通过设计资料查询拉线的单位长度质量和整个拉线的长度,根据公式建立拉线塔的拉线拉力和拉线一阶面内振动频率的关系曲线,式中,T是拉线拉力;m是拉线单位长度质量;L是拉线长度,F1为拉线第1阶面内自振频率;步骤2、进行现场拉线振动频率测试根据拉线一阶振动频率值,由步骤1建立的拉线拉力和拉线一阶面内振动频率的关系曲线查对应的拉线拉力值,进而调整拉线拉力值的大小以符合设计要求值。本发明为一种无损检测拉线拉力方法,它解决了原有检测方法的有关制约,可实现对拉线塔拉线拉力现场快速检验和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03465143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68609.7
申请日:2013-10-1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南省湘电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IPC: B24B2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损检测专用管道氧化皮自动打磨装置及其方法。为了解决人工打磨可能对管道壁造成伤害,且效率低的问题,所述自动打磨装置包括至少两组套装在待检测管道外的环形导轨,装在所述环形导轨上并可沿着待检测管道周向转动的门形打磨架,装在门形打磨架横梁上的可相对横梁往复移动的水平滑移装置,以及通过弹性连接件装在水平滑移装置上由电机驱动的砂轮机;所述砂轮机工作时,弹性连接件使砂轮机的砂轮片与待检测管道的待打磨面保持接触。本发明实现了自动对管道进行打磨,并能保证了打磨质量、消除了安全隐患、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115960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24483.4
申请日:2013-01-23
Applicant: 湖南省湘电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N2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役汽轮机转子叶片超声相控阵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按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选用具有扇形扫查功能的相控阵仪器;步骤二、检测相控阵仪器的灵敏度;步骤三、检测方法包括1)将第二探头放置于垂直叶型外弧面位置进行平行移动扫查内弧面缺陷,平行于叶型扫查纵向缺陷…等;步骤四、缺陷记录。本发明方法能实现对叶片检测部位的全覆盖,增强了检测灵敏度,解决了叶片的结构复杂部件超声信号识别难题,免除了常规超声波探头多次扫查动作,仅需一次扫查即可实现对叶片的全面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解决了行业内多年以来的检测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465143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468609.7
申请日:2013-10-1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南省湘电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IPC: B24B2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损检测专用管道氧化皮自动打磨装置及其方法。为了解决人工打磨可能对管道壁造成伤害,且效率低的问题,所述自动打磨装置包括至少两组套装在待检测管道外的环形导轨,装在所述环形导轨上并可沿着待检测管道周向转动的门形打磨架,装在门形打磨架横梁上的可相对横梁往复移动的水平滑移装置,以及通过弹性连接件装在水平滑移装置上由电机驱动的砂轮机;所述砂轮机工作时,弹性连接件使砂轮机的砂轮片与待检测管道的待打磨面保持接触。本发明实现了自动对管道进行打磨,并能保证了打磨质量、消除了安全隐患、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485316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10472494.9
申请日:2013-10-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湖南省湘电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IPC: E02B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在线监测设备防冲刷方法及装置,首先基于水力学理论得到水流冲击力跟水流方向与设备阻流面的夹角的关系、阻流面高度和水流速度的关系,从而得到水流冲击力和夹角的对应关系。在现场通过改变水流方向与设备阻流面的夹角,调整水流的冲击力,根据防冲刷方法,设计出能调整水流方向与设备阻流面夹角的防冲刷装置。该防冲刷方法简单易行,防冲刷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该方法和装置能使水下在线监测设备适应多变的水流环境,提高其抗水流冲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115960B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310024483.4
申请日:2013-01-23
Applicant: 湖南省湘电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N2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役汽轮机转子叶片超声相控阵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按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选用具有扇形扫查功能的相控阵仪器;步骤二、检测相控阵仪器的灵敏度;步骤三、检测方法包括将第二探头放置于垂直叶型外弧面位置进行平行移动扫查内弧面缺陷,平行于叶型扫查纵向缺陷…等;步骤四、缺陷记录。本发明方法能实现对叶片检测部位的全覆盖,增强了检测灵敏度,解决了叶片的结构复杂部件超声信号识别难题,免除了常规超声波探头多次扫查动作,仅需一次扫查即可实现对叶片的全面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解决了行业内多年以来的检测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