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岩试样变形与渗透率同步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10360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210430929.2

    申请日:2022-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岩试样变形与渗透率同步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所述煤岩试样变形与渗透率同步测量装置包括底座、进气组件、出气组件、试样组件和成像组件,进气组件包括进气管道、第一光源、第一探测器和第一光通道,进气管道的第一端与气源连接,进气管道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光通道内,出气组件包括出气管道、第二光源、第二探测器和第二光通道,出气管道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光通道内,试样组件包括试样容器,试样容器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连通,成像组件包括镜头和第三探测器。本发明利用光学测量方法同时对煤岩试样的变形和渗透率进行测量,不仅提供持续时间内完整量化数据,且可以测量不同气压对煤岩试样的变形和渗透率的影响。

    一种冲击地压矿井多地质要素数字化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2095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0404094.3

    申请日:2022-0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冲击地压矿井多地质要素数字化建模方法,构建的地质要素包括地表、地层面和断层面。首先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建立较精确的三维地质体表面,并将三维地表拉伸获得没有结构面和分层信息的煤矿三维模型。然后根据勘探钻孔等地质勘探信息,通过插值运算,建立真实展布的断层结构面和地层面,并将经过断层的地层面延展到断层面附近。最后组合地表、地层、断层面等地质要素,对模型进行统一的网格剖分与网格优化,最后导入到数值计算软件中,实现模型的构建。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煤矿地质勘探获知的钻孔数据,通过插值运算获得了真实起伏的断层面和地质面,解决了三维设计软件在网格剖分的不足,为冲击地压矿井多地质要素建模提供了新思路。

    基于注意力机制和聚类算法的微震事件危险性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774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844852.3

    申请日:2022-07-19

    Abstract: 本发明为基于注意力机制和聚类算法的微震事件危险性分析方法,属于矿井冲击地压等危险灾害领域,依次包括选取本次微震事件与上次微震事件的时间间隔,时序集中度QT、空间密集度D,本次微震事件的能量E和能量集中度QE为分析特征;建立包含分析特征数据和危险性标签数据的数据集;使用k‑means算法对数据集进行聚类;选取聚类中心作为代表性向量;基于注意力机制确定微震事件的危险性。解决了目前对于微震事件危险性评价中需要大量不同类型微震监测数据和高性能计算设备的技术问题,可在不进行任何训练的情况下分析微震事件的危险性,为冲击地压等矿井中危险事件的分析和防治提供帮助。

    一种冲击地压矿井多地质要素数字化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2095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04094.3

    申请日:2022-0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冲击地压矿井多地质要素数字化建模方法,构建的地质要素包括地表、地层面和断层面。首先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建立较精确的三维地质体表面,并将三维地表拉伸获得没有结构面和分层信息的煤矿三维模型。然后根据勘探钻孔等地质勘探信息,通过插值运算,建立真实展布的断层结构面和地层面,并将经过断层的地层面延展到断层面附近。最后组合地表、地层、断层面等地质要素,对模型进行统一的网格剖分与网格优化,最后导入到数值计算软件中,实现模型的构建。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煤矿地质勘探获知的钻孔数据,通过插值运算获得了真实起伏的断层面和地质面,解决了三维设计软件在网格剖分的不足,为冲击地压矿井多地质要素建模提供了新思路。

    采用点位层厚网格模型实现三维地质建模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15214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59233.2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学地质、地理信息和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采用点位层厚网格模型实现三维地质建模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采用基于多边形网格和广义棱柱体元的点位层厚网格数据模型,表达三维地质模型,精确展现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和属性特征分布的三维空间形态。采用点位层厚插值计算模型实现地层界面网格生成与组合成模,解决了三维地质结构建模方法中薄地层结构模型顶底面自相交和多地层结构模型上下穿层问题。采用点位层厚划分计算模型实现地层广义棱柱体元剖分与属性插值,解决了三维地质属性建模方法中属性体模型缺少地层界面信息、属性体模型与结构模型二者地层界面不重合和属性体模型对地层厚度变化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

    采用点位层厚网格模型实现三维地质建模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15214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59233.2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学地质、地理信息和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采用点位层厚网格模型实现三维地质建模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采用基于多边形网格和广义棱柱体元的点位层厚网格数据模型,表达三维地质模型,精确展现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和属性特征分布的三维空间形态。采用点位层厚插值计算模型实现地层界面网格生成与组合成模,解决了三维地质结构建模方法中薄地层结构模型顶底面自相交和多地层结构模型上下穿层问题。采用点位层厚划分计算模型实现地层广义棱柱体元剖分与属性插值,解决了三维地质属性建模方法中属性体模型缺少地层界面信息、属性体模型与结构模型二者地层界面不重合和属性体模型对地层厚度变化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

    一种岩石材料的连续-非连续数值模拟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10866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19863.X

    申请日:2023-02-02

    Abstract: 本申请关于一种岩石材料的连续‑非连续数值模拟方法及装置。具体方案为:在目标岩石材料的剖面图上随机生成离散裂隙网络DFN线条;对剖面图进行离散处理得到多个三角形单元网格;基于三角形单元网格的网络拓扑信息确定每两个相邻三角形单元网络之间的粘结断裂单元是否属于DFN线条,以得到第一结果;响应于粘结断裂单元属于DFN线条,对粘结断裂单元赋第一参数值;响应于粘结断裂单元未属于DFN线条,对粘结断裂单元赋第二参数值;模拟上加载板和下加载板对目标岩石材料施压,分别确定每个粘结断裂单元是否被破坏以得到第二结果;基于第一结果、第二结果生成岩石材料破裂模拟结果图。本申请可以解决对岩石力学行为研究成本高的问题。

    基于Transformer和自监督算法的微震事件危险性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4760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940965.3

    申请日:2022-08-08

    Abstract: 本发明为基于Transformer和自监督算法的微震事件危险性分析方法,属于矿井冲击地压等危险灾害领域,依次包括选取本次微震事件与上次微震事件的时间间隔,时序集中度、空间密集度,本次微震事件的能量和能量集中度为分析特征;建立无标签数据集和有标签数据集;构建基础深度学习模型;对分析特征数据进行掩码处理,建立自监督算法预训练模型并利用无标签数据集训练;建立微调模型;将训练后的基础深度学习模型的权重迁移到微调模型,利用有标签数据集进行训练;进行微震事件危险性分析。本发明可充分利用大规模无危险性标签微震监测数据对预训练模型进行训练,利用小规模有危险性标签微震监测数据对微调模型进行训练,数据利用度高,危险性分析准确。

    一种基于组合网格剖分的地下工程围岩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9178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400859.6

    申请日:2022-0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组合网格剖分的地下工程围岩建模方法,首先建立需要精细分析的区域,采用结构化网格进行剖分,并提取这部分区域的网格边缘曲线和内部表面网格;其次建立重点分析的外部围岩曲面,用提取出的网格边缘曲线对其切割,对这部分围岩曲面进行初步剖分,再对网格边缘曲线、内表面网格和初步剖分的网格采用非结构化网格再次剖分,获得与结构化网格共用节点的外围非结构化网格;最后将结构化网格和非结构化网格导入到数值模拟软件中,合并位于相同位置的节点,完成组合网格剖分。结构化网格贡献开挖部分以及开挖部分与外部围岩的交界面,非结构化网格贡献外部围岩,通过将共用节点的结构化网格和非结构化网格拼接,保证网格疏密有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