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48846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011269569.X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从第一侧至第二侧沿光轴依序包括遮光片以及垫圏。遮光片与垫圈之间不设有其他元件。遮光片与垫圏各自包括朝向第一侧的第一侧面以及朝向第二侧的第二侧面。遮光片的第二侧面包括第一表面。垫圏的第一侧面包括互相连接的承靠面以及连接面,其中连接面具有凸起部。垫圏的承靠面在径向方向上截线为直线且抵接遮光片的第一表面,且承靠面与第一表面的抵接处落在第一参考平面上。遮光片与凸起部的最凸出处位于第一参考平面的同一侧。该光学镜头能有效地改善因遮光片翘曲而影响遮光片内径的问题。

    间隔元件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6070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1136350.2

    申请日:2020-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间隔元件组。间隔元件组包括前间隔元件、后间隔元件及中间遮光片。前间隔元件、中间遮光片及后间隔元件由物侧朝像侧依序排列。前间隔元件及后间隔元件的每一者具有朝向物侧的物侧力学面及朝向像侧的像侧力学面。后间隔元件的物侧力学面承靠中间遮光片。所述间隔元件组适于应用在光学成像镜头中,能够吸收不必要的光线,使光学成像镜头具有良好的光学质量。

    遮光组件及应用该遮光组件之光学成像镜头

    公开(公告)号:CN11514509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110351363.X

    申请日:2021-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遮光组件及应用该遮光组件之光学成像镜头。其中遮光组件包括一朝向一物侧的物侧力学面、一朝向一像侧的像侧力学面、一朝向一光轴的内侧面以及一背对于内侧面的外侧面。遮光组件更包括至少一切口,其中至少一切口从内侧面朝外侧面延伸且贯穿物侧力学面与像侧力学面。内侧面围绕光轴且形成一穿孔。穿孔的轮廓具有一通过该光轴的最短距离D1以及一通过光轴的最长距离D2。遮光组件满足以下条件式:1.200≦D2/D1≦3.000。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亦被提出。所述遮光组件可在穿孔轮廓具有较佳的长短比例的情况下达到较佳之遮蔽杂散光效果,该遮光组件还包含至少一切口,可有效改善遮光组件与邻近光学组件的干涉问题。

    光学镜头
    4.
    发明公开
    光学镜头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31071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501461.7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从第一侧至第二侧沿光轴依序包括遮光片以及垫圏。遮光片与垫圈之间不设有其他元件。遮光片与垫圏各自包括朝向第一侧的第一侧面以及朝向第二侧的第二侧面。遮光片的第二侧面包括第一表面。垫圏的第一侧面包括互相连接的承靠面以及连接面,其中连接面具有凸起部。垫圏的承靠面在径向方向上截线为直线且抵接遮光片的第一表面,且承靠面与第一表面的抵接处落在第一参考平面上。遮光片与凸起部的最凸出处位于第一参考平面的同一侧。该光学镜头能有效地改善因遮光片翘曲而影响遮光片内径的问题。

    光学成像镜头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7937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0275890.7

    申请日:2021-0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从一物侧至一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括一前透镜群、一最小孔径遮光片以及一后透镜群。前透镜群包括一第一透镜。第一透镜包括一朝向物侧的第一面以及一朝向像侧的第二面。第一面包括一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及一非光学有效区。第二面包括一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以及一非光学有效区。光学成像镜头更包括一设置于第二面的非光学有效区的吸光层以及一设置于最小孔径遮光片的第一面的光学膜。光学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2.200≦RLavg/RS0avg及RLavg≦3.000%。所述光学成像镜头在光源照射下呈现接近一致黑的外观。且当光学成像镜头装设置便携式电子装置时有利于隐藏在便携式电子装置的黑色外观中。

    光学镜头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8846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269569.X

    申请日:2020-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从第一侧至第二侧沿光轴依序包括遮光片以及垫圏。遮光片与垫圈之间不设有其他元件。遮光片与垫圏各自包括朝向第一侧的第一侧面以及朝向第二侧的第二侧面。遮光片的第二侧面包括第一表面。垫圏的第一侧面包括互相连接的承靠面以及连接面,其中连接面具有凸起部。垫圏的承靠面在径向方向上截线为直线且抵接遮光片的第一表面,且承靠面与第一表面的抵接处落在第一参考平面上。遮光片与凸起部的最凸出处位于第一参考平面的同一侧。该光学镜头能有效地改善因遮光片翘曲而影响遮光片内径的问题。

    垫圈
    7.
    发明公开
    垫圈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380529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010527387.1

    申请日:2020-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垫圈,包括一垫圈本体、一光穿透膜及一吸光膜,垫圈本体具有一外侧面、一内斜面、一物侧面及一像侧面。物侧面朝向一物侧,且连接外侧面及内斜面。像侧面朝向一像侧,且连接外侧面及内斜面。内斜面位于垫圈的一光轴与外侧面之间,内斜面包括一靠近光轴的内缘与一远离光轴的外缘,且内缘形成一通光孔。光穿透膜与吸光膜设置在内斜面上,其中垫圈本体的所有朝向光轴的表面皆相对于光轴倾斜。垫圈符合Do/Tmax≦55.000,其中Do为垫圈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的最大外径,且Tmax为垫圈在光轴的方向上的最大厚度。所述垫圈能够有利于配合镜筒与透镜的应力传递增加结构强度以进行透镜安装并且有效改善杂散光问题。

    间隔元件组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46070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011136350.2

    申请日:2020-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间隔元件组。间隔元件组包括前间隔元件、后间隔元件及中间遮光片。前间隔元件、中间遮光片及后间隔元件由物侧朝像侧依序排列。前间隔元件及后间隔元件的每一者具有朝向物侧的物侧力学面及朝向像侧的像侧力学面。后间隔元件的物侧力学面承靠中间遮光片。所述间隔元件组适于应用在光学成像镜头中,能够吸收不必要的光线,使光学成像镜头具有良好的光学质量。

    垫圈
    9.
    发明授权
    垫圈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380529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010527387.1

    申请日:2020-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垫圈,包括一垫圈本体、一光穿透膜及一吸光膜,垫圈本体具有一外侧面、一内斜面、一物侧面及一像侧面。物侧面朝向一物侧,且连接外侧面及内斜面。像侧面朝向一像侧,且连接外侧面及内斜面。内斜面位于垫圈的一光轴与外侧面之间,内斜面包括一靠近光轴的内缘与一远离光轴的外缘,且内缘形成一通光孔。光穿透膜与吸光膜设置在内斜面上,其中垫圈本体的所有朝向光轴的表面皆相对于光轴倾斜。垫圈符合Do/Tmax≦55.000,其中Do为垫圈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的最大外径,且Tmax为垫圈在光轴的方向上的最大厚度。所述垫圈能够有利于配合镜筒与透镜的应力传递增加结构强度以进行透镜安装并且有效改善杂散光问题。

    光学成像镜头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079375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110275890.7

    申请日:2021-0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从一物侧至一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括一前透镜群、一最小孔径遮光片以及一后透镜群。前透镜群包括一第一透镜。第一透镜包括一朝向物侧的第一面以及一朝向像侧的第二面。第一面包括一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面及一非光学有效区。第二面包括一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以及一非光学有效区。光学成像镜头更包括一设置于第二面的非光学有效区的吸光层以及一设置于最小孔径遮光片的第一面的光学膜。光学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2.200≦RLavg/RS0avg及RLavg≦3.000%。所述光学成像镜头在光源照射下呈现接近一致黑的外观。且当光学成像镜头装设置便携式电子装置时有利于隐藏在便携式电子装置的黑色外观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