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淤积型河道的清淤清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23977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0878911.9

    申请日:2022-07-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淤积型河道的清淤清障方法,包括:确定河道平滩水位,将河道平滩水位以上的区域划定为高滩区域,高滩区域即为的清淤清障的范围;调查河道高滩区域各种植物的根系长度;对高滩区域的植物和高滩区域的浅层淤泥进行清除,清淤深度根据高滩区域各种植物的根系长度设定,所述清淤深度需满足去除植物根系的程度在80%以上;建立河道水动力数学模型,修改模型中的河道断面,使之反应不同清淤深度的工况;分河段计算出各清淤深度下的水面线,得到清淤降低水位的防洪效益,确定不同河段的清淤深度进行主槽清淤疏浚。本发明为河道清淤清障工作提供科学的清除方法,用准确深度指导清淤工作,对各河段精准施工。

    用于潮汐河口泥沙物理模型的自动加沙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08672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56328.9

    申请日:2016-04-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试验的技术领域,提供了用于潮汐河口泥沙物理模型的自动加沙方法,所述潮汐河口泥沙物理模型包括模型河道,所述模型河道下游具有模型河口,所述模型河道内插设有用于加沙的加沙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实时检测所述模型河道内所述加沙管处的含沙量并记为含沙量数据;(2)根据所述含沙量数据和下一时刻模型理论加沙量计算出实际加沙量数据;(3)控制所述加沙管流量,使其向所述模型河道加入符合根据所述实际加沙量数据的泥沙。本发明中的用于潮汐河口泥沙物理模型的自动加沙方法,其在加沙时对模型河道中的含沙量实时监测,从率定曲线加沙量中扣除来流水中的含沙量,使加沙量满足实验要求,提高了实验精度。

    一种柔性限流阻咸装置及阻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1801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243480.9

    申请日:2022-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柔性限流阻咸装置及阻咸方法,装置包括设置于河道第一断面河床上的若干第一桩基、设置于河道第二断面河床上的若干第二桩基、若干浮筒、若干缆绳、拦阻网、第一阻水布和第二阻水布,在涨潮时,在水流作用下,浮筒往上游移动,直至下游第一桩基和浮筒之间的缆绳绷紧,浮筒停止运动;在水流作用下,第一阻水布和第二阻水布贴在拦阻网上,形成拦河断面,使得过水断面减小;由于拦阻网的高度大于第一阻水布和第二阻水布的高度之和,因此第一阻水布和第二阻水布之间存在能够过水的缝隙,以减小缆绳受力;在落潮时,第一阻水布和第二阻水布在潮流作用下离开拦阻网,落潮流正常下泄。本发明具有灵活性和经济性,能够在短期内安装和拆卸。

    用于测试土壤和植被抗冲能力的原位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88122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70607.7

    申请日:2021-0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和植被抗冲能力测试领域,公开了用于测试土壤和植被抗冲能力的原位试验装置,包括流道,流道包括驱动段以及试验段,驱动段中设有推流器,试验段的底部设有供土壤和植被显露的试验通槽,沿着水流在试验段的流动方向,试验段的底部具有前方底部段以及后方底部段,前方底部段朝下倾斜布置,后方底部段设有多个凸台,多个凸台沿着试验段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凸台高于所述试验通槽;通槽内设有毕托管;原位试验装置,可以直接放置在现场实地试验,实现原位试验的效果,不需要对原状土壤和植被进行取样,样品也不需要经历运输和保存的过程,且前方底部段及后方底部段可以真实的模拟水流的流动冲击,提高试验的准确性。

    水流表面流场采集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48055A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10831696.6

    申请日:2017-09-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力模型试验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水流表面流场采集方法,在需要采集的流场的模型的上方固定单反相机,将单反相机的镜头朝下布置,并调节好单反相机的焦距、光圈及曝光时间;在模型的水流表面播撒示踪粒子,通过单反相机对水流表面的示踪粒子进行连续、长时间的曝光采集,跟踪叠加不同时刻示踪粒子所在的位置,并将其反应在同一张图片上,在图片上显示每颗示踪粒子在曝光采集这段时间的运动轨迹,示踪粒子的运动轨迹即为曝光采集这段时间内水流运动的轨迹路线。这样,提高了水流表面流场采集试验的效率,有效避免后期处理导致误差,直观的反应水流表面流动轨迹,为研究工程建设对水流流场影响提供更为真实的可视化成果。

    一种滨海感潮河口区水系综合治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9495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1848086.9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系综合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滨海感潮河口区水系综合治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河口三角洲流域及区域的相关规划要求数据;根据相关规划要求数据确定滨海河口区水安全保障指标数据,其中滨海河口区水安全保障指标数据包括关键节点安全泄量数据、主要河道主干河道压咸流量数据、生态流量数据以及河湾治理修复数据根据预设的河网复杂水动力数学模型对河网区河道进行水动力实时获取,从而得到实时水动力参数数据,其中实时水动力参数数据包括断面水位数据、节点分流量数据、口门含盐数据以及河湾形态数据。本发明通过节点控导、河网调度、口门控导和稳定河湾等步骤,能够保障滨海河口水系防洪、供水、生态环境的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