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管双流道排水倒虹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7992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154729.8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室外排水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管双流道排水倒虹系统,它包括有一条倒虹排水管;倒虹排水管的两端均连接有检查井主体;倒虹排水管的中部设置有将倒虹排水管分隔成两条分流排水管通道的隔离板;检查井主体内部均设置有两条分流通道;第一个检查井主体其中一条分流通道与第二个检查井主体其中一条分流通道通过其中一条分流排水管通道接通;其余两个分流通道接通在另一条分流排水管通道上。在使用本发明时,采用单根倒虹排水管分隔成两条分流排水管通道,减少了倒虹排水管数量的布置,降低施工难度,减少施工范围,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一种单管双流道排水倒虹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1798647U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20266714.6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外排水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管双流道排水倒虹系统,它包括有一条倒虹排水管;倒虹排水管的两端均连接有检查井主体;倒虹排水管的中部设置有将倒虹排水管分隔成两条分流排水管通道的隔离板;检查井主体内部均设置有两条分流通道;第一个检查井主体其中一条分流通道与第二个检查井主体其中一条分流通道通过其中一条分流排水管通道接通;其余两个分流通道接通在另一条分流排水管通道上。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采用单根倒虹排水管分隔成两条分流排水管通道,减少了倒虹排水管数量的布置,降低施工难度,减少施工范围,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一种自移动喷洒设备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7252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45569.7

    申请日:2024-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移动喷洒设备,包括:龙门架,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安装槽,龙门架设置有进水管;洒水装置,包括伸缩组件、放空组件、泄水管、储能组件,两组伸缩组件分别可伸缩设置在两个安装槽内,进水管与伸缩组件导通连接,两个伸缩组件的末端通过泄水管导通连接,放空组件设置在伸缩组件的末端,储能组件一端固定于龙门架,另一端与泄水管传动连接;触发装置,包括放水组件以及复位组件,放水组件设置在安装槽的末端,复位组件设置在安装槽的首端,放水组件和复位组件对应放空组件设置。能够实现喷头的可移动性,提高灌溉或降尘效果,不受地面设施影响,适应各种恶劣环境。

    河道截污岸墙结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7633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42514.8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截污岸墙结构,包括沿河岸设置的截污渠,相对两侧的墙体分别为临房侧墙体和临河侧墙体,截污渠的底部设置找坡和沉砂池;污水管接口,设在临房侧墙体上;泄水孔,设在临河侧墙体上且与河道连通,泄水孔位于河道的常规水位上方;拍门,设在泄水孔靠近河道的一侧;检修孔,设在截污渠的顶部。河道与居民房之间设置截污渠,可接入不同高度的污水管道,具有截污效果,截污渠内的找坡可确保污水顺利排入下游的污水处理系统;雨季时拍门打开,超量雨水通过泄水孔直接排入河道,减少截污渠和下游污水处理系统的负荷,旱季时拍门关闭,可防止外河涨潮时潮水倒灌而进入截污渠,渠体可缓解河道两岸民房的防洪压力,兼具用地集约性。

    一种护笼可无动力升降地护笼爬梯

    公开(公告)号:CN11848150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55158.6

    申请日:2024-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护笼可无动力升降地护笼爬梯,涉及市政检修爬梯技术领域,能够确保无论何种工况下,护笼均不会被污水淹没导致腐蚀,降低安全隐患。一种护笼可无动力升降地护笼爬梯包括爬梯骨架、护笼以及护笼提升机构。护笼提升机构设置在爬梯骨架上且与护笼连接。护笼能够在护笼提升机构的驱动下沿爬梯骨架升降,当无需下井时,护笼能够处在井的最高处,不会受到污水腐蚀,进而降低安全隐患。

    一种专管埋地式废水排放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1708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078885.6

    申请日:2023-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专管埋地式废水排放系统,包括:埋地管沟,开设于人行道或绿化带区域的地面以下;多个支架,均水平设置,支架与埋地管沟的侧壁悬臂连接,多个支架之间在埋地管沟的宽度方向上留有过道空间,过道空间沿埋地管沟的长度方向延伸;多根废水专管,接头分别与多个用户的排水口对接,废水专管的管体置于支架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专管埋地式废水排放方法,采用一企一管的废水收集方式,每家企业单独一根废水专管压力输送废水,各个废水专管可置于地面下的埋地管沟内的支架上,占地空间小,利于排查园区企业偷排、漏排等问题,并可有效集约利用地下空间,更加方便维护管理和运行监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