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14412757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0126671.7

    申请日:2022-0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缸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气缸组件,包括:曲轴,曲轴上设置有导油通道,导油通道贯穿曲轴的两端设置,导油通道的上端形成导油出口,导油通道的下端形成导油进口;气缸座,气缸座具有轴孔,曲轴穿设在轴孔内,导油进口和导油出口分别位于气缸座的两侧;轴孔的周缘设置有集油槽,集油槽与轴孔连接,集油槽位于气缸座靠近导油出口的一端;其中,轴孔和曲轴之间具有润滑间隙,以使经导油出口流出的油液经集油槽进入润滑间隙内。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润滑效果有限的技术问题。

    一种双缸变容压缩机组件、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83357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1545030.7

    申请日:2021-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缸变容压缩机组件、空调及其控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双缸变容压缩机组件单双缸切换时,容变管内大量积液使滑片运动过程中产生异响而影响压缩机的运行的可靠性的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双缸变容压缩机组件,包括壳体、分液器、第一变容管和第二变容管;所述壳体上设有冷媒排气口、冷媒进气口和变容口,所述第一变容管的进气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分液器上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变容管的进气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冷媒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变容管和所述第二变容管可单独向所述变容口内通入冷媒。本发明设置第一变容管和第二变容管,单独向变容口内通入冷媒,避免现有技术中高温冷媒与低温冷媒混合液化致使变容管内大量积液的问题。

    一种静盘组件及包括其的涡旋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14183348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1555388.8

    申请日:2021-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静盘组件及包括其的涡旋压缩机。静盘组件包括:静盘主体,静盘主体的背部端面上形成有集油槽,静盘主体内设置有与集油槽连通的回油孔;节流储油组件,设置在集油槽内;导流板,包括盖板和形成在盖板上的导流部,盖板将节流储油组件固定在集油槽内,盖板上形成有排油孔,排油孔与集油槽连通,导流部上形成有导流孔,排气孔的气流通过导流孔流出;挡油盖,盖合到导流板上,挡油盖和导流板之间形成集油腔,挡油盖的顶壁上形成有出口。本发明提供的涡旋压缩机的静盘组件,可以将排气混合物中的润滑油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得到的润滑油通过节流装置引入至泵体内部和端面,可以有效的保证滑动摩擦面的润滑。

    气缸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1441275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26671.7

    申请日:2022-0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缸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气缸组件,包括:曲轴,曲轴上设置有导油通道,导油通道贯穿曲轴的两端设置,导油通道的上端形成导油出口,导油通道的下端形成导油进口;气缸座,气缸座具有轴孔,曲轴穿设在轴孔内,导油进口和导油出口分别位于气缸座的两侧;轴孔的周缘设置有集油槽,集油槽与轴孔连接,集油槽位于气缸座靠近导油出口的一端;其中,轴孔和曲轴之间具有润滑间隙,以使经导油出口流出的油液经集油槽进入润滑间隙内。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润滑效果有限的技术问题。

    一种压缩机离心油泵及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1421572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89508.6

    申请日:2021-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离心油泵及压缩机。压缩机离心油泵包括:离心吸油管,离心吸油管包括吸油段和上油段,上油段的侧壁上形成有甩油孔,甩油孔使上油段与离心吸油管的外部连通;甩油挡片结构,设置在离心吸油管的外侧,包括挡片,挡片与甩油孔相对设置,挡片具有贴合在离心吸油管上并封堵甩油孔的第一状态,以及,与离心吸油管产生间隙并使甩油孔开启的第二状态;挡片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使其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本发明压缩机离心油泵通过甩油孔和甩油挡片结构的设置使其可以随着转速的升高改变油泵挡的泵油量,可以随着转速升高来稳定的按阶次降低压缩机泵油量,使压缩机高频时的泵油量减小。

    一种机床加工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3550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11131.8

    申请日:2021-11-0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机床加工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包括:数控模块、传感器及分析终端,其中,数控模块用于控制机床主轴以不同转速工作;传感器设于机床主轴上,用于实时采集机床主轴切削状态时不同转速下的径向跳动量;分析终端用于根据径向跳动量计算得到机床主轴不同转速下的回转误差值,基于回转误差值的最小值对应的目标转速,由数控模块根据目标转速控制机床主轴工作。由此,能够真实反映机床主轴在切削状态下的回转误差值,提高了回转误差值测量的准确性,并且提高了机床加工的精度,无需更换机床主轴及其内零部件,减少了生产成本且提高了机床加工的工作效率。

    一种弹性体结构、力传感器及智能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018462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31649.0

    申请日:2021-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性体结构、力传感器及智能设备,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解决了力传感器重量大的技术问题。该弹性体结构包括加载端、固定端、变形段和应力集中部,变形段为中空结构,供待测物穿过;变形段通过位于其两端的应力集中部分别与加载端和固定端连接;力传感器,包括壳体、端盖、底盖、力感应组件和弹性体结构,弹性体结构布置在壳体内,端盖和底盖分别固定在壳体两端,力感应组件一端安装在弹性体结构上,另一端安装在壳体上;智能设备包括力传感器。本发明具有重量轻、刚度大、工艺性优良、承载强度高的特点。

    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及标定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0185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342560.1

    申请日:2021-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及标定装置,该六维力传感器包括弹性载体和应变片;其中,所述弹性载体为内部中空且均布有镂空结构的球形壳体,所述镂空结构的孔之间形成竖梁,每一竖梁上居中固定粘贴一所述应变片。本发明可以有效降低重量,做到轻量化设计,而且刚性更好,具备良好的承载能力,从而可以使六维力传感器拥有更高的承载强度。另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标定装置,使用该标定装置标定六维力传感器时,可有效保障纯力加载,不会引入额外的偏载,同时还最大程度消除了重力引起的耦合。

    多维力传感器标定装置及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70405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348200.2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多维力传感器标定装置及标定方法,多维力传感器标定装置包括:第一标定件,具有第一球面槽;第二标定件,间隔设于所述第一标定件的上方;所述第二标定件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标定件设置的第二球面槽,所述第二球面槽与所述第一球面槽错位设置;多维力传感器,连接于所述第一标定件和所述第二标定件之间;加载机构,包括检测件和两个调节组件;两所述调节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检测件的两端,两所述调节组件分别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球面槽和所述第二球面槽,以使所述加载机构与所述第一标定件和所述第二标定件呈角度设置。以解决传统多维力传感器标定精准度差的技术问题。

    一种夹持装置及力检测装置的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3459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131088.7

    申请日:2021-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夹持装置及力检测装置的标定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夹子无法准确获得夹持力并进行调节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夹持装置,包括:两个夹持臂组件,每个夹持臂组件设有铰接部和夹持部,两个所述夹持臂组件的铰接部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在一起,调节组件,在两个所述夹持臂组件上具有两个作用位置,所述调节组件在两个作用位置可产生作用力,使两个所述夹持臂组件转动并将两个所述夹持臂组件的两个所述夹持部压紧在夹持对象的两侧;力检测装置,两个所述夹持臂组件二者或任意一者设有力检测装置。本发明通过力检测组件对两个夹持臂组件夹持力进行检测并直接显示读数,可以根据贴装时的实际所需力大小调节,方便调节并控制夹持力的大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