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析潮汐对无机氮跨陆架运输影响机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4290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0942695.5

    申请日:2021-08-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析潮汐对无机氮跨陆架运输影响机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海洋水动力POM模型搭建;S2区域划分:POM模型水平方向采用Arakawa C型交错网格,垂直方向采用Sigma随底坐标;S3激光雷达测量及参数校正;S4生态动力npzd模型搭建:选取4个动态变量,分别为无机氮营养盐n、浮游植物p、浮游动物z和碎屑物质d,一个导出变量为叶绿素浓度Chl.a;S5物理‑生物耦合模型搭建;S6模型验证:对模型得到的半日分潮M2和全日分潮K1进行验证。本发明的分析方法通过建立物理‑生物耦合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再现陆架的潮汐、环流和生态动力过程,探究潮汐动力影响下陆架无机氮运输的作用机理。

    一种南海北部三维物理-生态耦合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01770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29521.8

    申请日:2022-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南海北部三维物理‑生态耦合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方法包括S1、根据南海北部物理指标拟合控制方程,然后对控制方程进行网格离散、垂向积分、求解计算,得到南海北部三维物理模型;S2、根据南海北部生态指标拟合控制方程;然后对控制方程进行参数优化,得到南海北部生态模型;S3、对三维物理模型和生态模型进行开边界条件设置,并对各物理参数和生态参数进行进行混合和重分布,得到南海北部三维物理‑生态耦合模型;S4、利用南海北部三维物理‑生态耦合模型对各生态数据进行模拟验证;本发明设计合理,为定量研究潮汐对无机氮营养物质跨陆架输运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一种农村面源污染水体综合治理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87798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910359255.X

    申请日:2019-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村面源污染水体综合治理装置,包括污水收集组件、预处理池、曝气絮凝池;污水收集组件包括引水渠和集水井,集水井内部活动设置有集泥网筒;预处理池包括格栅腔和水解酸化腔,预处理池与集水井连接,格栅腔内部设置有格栅板,水解酸化腔内部设置有填料架;曝气絮凝池包括混合腔、曝气腔和絮凝物收集腔,曝气絮凝池外侧设置有絮凝剂投加盒,混合腔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曝气腔内部设置有格挡,曝气腔内部设置有曝气扰动装置,絮凝物收集腔内部设置有污泥泵;本发明能够对农村面源污染水体进行全面收集、净化,提高污水利用率,适宜大量推广。

    一种环保基金的资金审批及分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16395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887262.X

    申请日:2020-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基金的资金审批及分配系统,涉及环保基金管理技术领域,包括登陆模块、申请模块、材料提交模块、初审模块、专家评审模块、终审模块、资金分配模块、项目监督模块,所述登陆模块以账号和密码作为凭证的形式登陆系统,所述申请模块以文字和表格的形式提出申请的项目,所述材料提交模块用于对申请材料进行网络存储以及读取,所述初审模块由审核人员对所申请的项目进行审核,所述专家评审模块用于对重大项目进行专家会审论证并填写审核结果,所述终审模块由财政部以及环保总局联合审查,所述资金分配模块用于对终审后的项目进行拨款,所述项目监督模块用于监督项目施工情况,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资金流向。

    一种农村面源污染水体综合治理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87798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359255.X

    申请日:2019-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村面源污染水体综合治理装置,包括污水收集组件、预处理池、曝气絮凝池;污水收集组件包括引水渠和集水井,集水井内部活动设置有集泥网筒;预处理池包括格栅腔和水解酸化腔,预处理池与集水井连接,格栅腔内部设置有格栅板,水解酸化腔内部设置有填料架;曝气絮凝池包括混合腔、曝气腔和絮凝物收集腔,曝气絮凝池外侧设置有絮凝剂投加盒,混合腔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曝气腔内部设置有格挡,曝气腔内部设置有曝气扰动装置,絮凝物收集腔内部设置有污泥泵;本发明能够对农村面源污染水体进行全面收集、净化,提高污水利用率,适宜大量推广。

    一种陆海统筹生态保护与修复管理平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985795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772598.1

    申请日:2020-0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陆海统筹生态保护与修复管理平台系统,包括物联网服务平台、管理子系统、评估子系统和数据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评估子系统和数据系统均基于物联网服务平台运行,管理子系统包括目标生成模块、生态保护模块、生态发展模块和生态修复模块,生态保护模块、生态发展模块、生态修复模块分别包括责任分解单元和资源配置模块,评估子系统包括评估框架制定单元、评估标准制定单元和评估结果问责单元,数据子系统包括数据层、数据监测层和数据处理层。总之,本发明具有系统完善、方法合理、科学高效等优点。

    一种高分辨率南海三维斜压环流模型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7039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0622670.1

    申请日:2022-06-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分辨率南海三维斜压环流模型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其中,模型为:用于分析南海北部陆架区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控制机制的三维物理‑生态耦合模型,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南海北部一维物理‑生态耦合模型;S2、南海北部浮游植物时空分布及控制机制的一维数值模拟;S3、建立南海三维斜压环流模型;S4、建立南海北部陆架三维物理‑生态耦合模型,应用为在三维物理‑生态耦合模型的基础上,将其侧向开边界条件加入潮汐强迫。解决了现有的环流模型不能满足多种复杂条件下对南海海洋生态动力过程的研究的问题,具有结合多种条件、数据更精确的优点。

    一种高分辨率南海三维斜压环流模型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70393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22670.1

    申请日:2022-06-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分辨率南海三维斜压环流模型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其中,模型为:用于分析南海北部陆架区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控制机制的三维物理‑生态耦合模型,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南海北部一维物理‑生态耦合模型;S2、南海北部浮游植物时空分布及控制机制的一维数值模拟;S3、建立南海三维斜压环流模型;S4、建立南海北部陆架三维物理‑生态耦合模型,应用为在三维物理‑生态耦合模型的基础上,将其侧向开边界条件加入潮汐强迫。解决了现有的环流模型不能满足多种复杂条件下对南海海洋生态动力过程的研究的问题,具有结合多种条件、数据更精确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