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45999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350687.5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盐城工学院
IPC: E02D3/12 , C09K17/14 , C09K10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12 , C09K17/14 , C09K210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饱和砂性地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由球形牙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沙漠芽胞杆菌Bacillus deserti CCTCC AB 207173(T),Niastella populi CCTCC AB 208238(T),三种菌剂按体积比1:1:1形成菌剂混合物。将菌剂混合物、培养基、硝酸盐和水按比例为:2:1:1:1,混合搅拌制成浆液,并灌注到砂土地基中;在微生物催化作用下发生反硝化反应,在饱和砂土地基中产生均匀的氮气,减低地基的饱和度,提高了地基液化的性能。现场无需碾压,施工方便,使用固体废弃物,减轻了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工程造价,在资源和环保方面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发明具有施工造价较低、生态环保、处理后抗液化能力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42077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0281597.6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盐城工学院
Abstract: 一种低检测限的二甲基三硫气敏传感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以仲钨酸铵为钨源,以水和乙醇作为溶剂,以柠檬酸和稀盐酸作为微结构调控剂和pH值调节剂,经一步水热反应、煅烧处理,获得了由纳米片自组装而成的双晶相花状分级结构的氧化钨。所获得的分级结构为材料提供更多吸附‑脱附通道和活性位点,双晶相结构产生的异晶结界面使得该材料对二甲基三硫气体具有非常理想的响应性能和选择性。本发明无需模板和贵金属掺杂步骤,制作成本低廉且环保,合成路线简单,重复性高,所制备的传感器对二甲基三硫气体具有超低的检测下限(5ppb级),在水产养殖检测、节能环保、微生物污染、食品质量检测方面具有较深远的市场运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245999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0350687.5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盐城工学院
IPC: E02D3/12 , C09K17/14 , C09K10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饱和砂性地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由球形牙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沙漠芽胞杆菌 Bacillus deserti CCTCC AB 207173(T),Niastella populi CCTCC AB 208238(T),三种菌剂按体积比1:1:1形成菌剂混合物。将菌剂混合物、培养基、硝酸盐和水按比例为:2:1:1:1,混合搅拌制成浆液,并灌注到砂土地基中;在微生物催化作用下发生反硝化反应,在饱和砂土地基中产生均匀的氮气,减低地基的饱和度,提高了地基液化的性能。现场无需碾压,施工方便,使用固体废弃物,减轻了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工程造价,在资源和环保方面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发明具有施工造价较低、生态环保、处理后抗液化能力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42077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281597.6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盐城工学院
Abstract: 一种低检测限的二甲基三硫气敏传感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以仲钨酸铵为钨源,以水和乙醇作为溶剂,以柠檬酸和稀盐酸作为微结构调控剂和pH值调节剂,经一步水热反应、煅烧处理,获得了由纳米片自组装而成的双晶相花状分级结构的氧化钨。所获得的分级结构为材料提供更多吸附‑脱附通道和活性位点,双晶相结构产生的异晶结界面使得该材料对二甲基三硫气体具有非常理想的响应性能和选择性。本发明无需模板和贵金属掺杂步骤,制作成本低廉且环保,合成路线简单,重复性高,所制备的传感器对二甲基三硫气体具有超低的检测下限(5ppb级),在水产养殖检测、节能环保、微生物污染、食品质量检测方面具有较深远的市场运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81562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94184.6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盐城工学院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固定时间稳定理论的移动机器人NMPC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两轮差分驱动的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将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问题描述为最优控制问题,引入哈密顿量并对连续系统进行离散化处理,得到最优性的离散必要条件,并获得优化问题;采用固定时间收敛率对优化问题的解进行迭代,并将所得解作为连续广义最小残差法的初始解,对轮式移动机器人进行控制,实现轮式移动机器人的点镇定,提供更好的闭环性能和干扰抑制性能,提高系统的实时性,使系统状态能够在固定时间内收敛,克服了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实时性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360523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711456912.X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盐城工学院
IPC: E02D15/02 , C04B40/00 , F24D3/14 , F24D3/18 , F24D19/10 , F24F5/00 , F24F11/64 , F24F11/80 , F24F1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温控装置的建筑结构,包括混凝土地基以及位于地基上的上部结构,在上部结构内设置有上部结构地热交换系统,还包括输水管路以及与输水管路连接的温控装置,输水管路由平铺在混凝土地基内的输水管首尾连接而成;温控装置包括水箱、水泵、换向阀以及控制器;换向阀具有第一连通状态和第二连通状态,在第一连通状态时,在输水管道内通入冷却水;在第二连通状态时,通过输水管道用于筑结构完工后上部结构的供暖和降温。本发明解决了水平式地源热泵系统占地面积大的缺点和垂直式地源热泵系统施工困难,对桩承载力产生一定影响的缺点,提高地源热泵系统工作效率,创造出健康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481562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210494184.6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盐城工学院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固定时间稳定理论的移动机器人NMPC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两轮差分驱动的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将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问题描述为最优控制问题,引入哈密顿量并对连续系统进行离散化处理,得到最优性的离散必要条件,并获得优化问题;采用固定时间收敛率对优化问题的解进行迭代,并将所得解作为连续广义最小残差法的初始解,对轮式移动机器人进行控制,实现轮式移动机器人的点镇定,提供更好的闭环性能和干扰抑制性能,提高系统的实时性,使系统状态能够在固定时间内收敛,克服了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实时性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360523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711456912.X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盐城工学院
IPC: E02D15/02 , C04B40/00 , F24D3/14 , F24D3/18 , F24D19/10 , F24F5/00 , F24F11/64 , F24F11/80 , F24F11/8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12 , E02D15/02 , C04B40/0078 , E02D2300/002 , F24D3/146 , F24D3/18 , F24D19/1006 , F24D2200/32 , F24D2220/042 , F24F5/0046 , F24F11/64 , F24F11/80 , F24F11/84 , F24F2005/0053 , F24F21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温控装置的建筑结构,包括混凝土地基以及位于地基上的上部结构,在上部结构内设置有上部结构地热交换系统,还包括输水管路以及与输水管路连接的温控装置,输水管路由平铺在混凝土地基内的输水管首尾连接而成;温控装置包括水箱、水泵、换向阀以及控制器;换向阀具有第一连通状态和第二连通状态,在第一连通状态时,在输水管道内通入冷却水;在第二连通状态时,通过输水管道用于筑结构完工后上部结构的供暖和降温。本发明解决了水平式地源热泵系统占地面积大的缺点和垂直式地源热泵系统施工困难,对桩承载力产生一定影响的缺点,提高地源热泵系统工作效率,创造出健康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207567753U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720574126.9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盐城工学院
IPC: E02D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循环加固土体的装置,包括注浆机、气泵、注浆管以及抽气管,所述注浆管为平行设置的多根,多根浇注管在平面形成一注浆区域,注浆管的上端为注浆孔,注浆管的下端为一扩大罩面,多根注浆管的上端经所述注浆孔与所述注浆机链接,在所述注浆管的下端设置有一与所述扩大罩面底部接触的可渗透薄膜,所述抽气管设置在所说注浆区域,所述抽气管上端与所述气泵连接,所述抽气管的下端穿过所述可渗透薄膜并位于可渗透薄膜的下方。本实用新型装置提高了砂土加固的均匀性,加固的效果明显。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