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岩纤维锚杆双止浆囊预应力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2181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33780.4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玄武岩纤维锚杆双止浆囊预应力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通过钢筋套管连接件和填充层的设置,有效提升了玄武岩纤维锚杆的抗剪切能力,使其能够适应预张拉施工的需求,从而拓宽了玄武岩纤维锚杆在边坡锚固工程中的应用范围。双止浆囊(第一止浆部件和第二止浆部件)的设置使得注浆过程更加精准和高效。通过孔底注浆段、自由段和端部注浆段的划分,实现了注浆过程的分段控制,有效防止了浆液泄露,确保了注浆效果。该方法大大简化了施工流程,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预张拉形变复合构造有效解决玄武岩纤维锚杆预张拉过程中易受剪切破坏、预张拉力值低、耐久性不足、预应力易松弛等问题,为边坡预应力锚固工程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模拟花岗岩二元结构边坡的渗流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14455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046548.4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花岗岩二元结构边坡的渗流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试验土槽,试验土槽中间设置有将其内部空间分隔成两个试验区的中间隔板;其中一个底部为水泥浇筑的折线型基岩面,另一个底部为水泥浇筑的台阶型基岩面,折线型基岩面和台阶型基岩面均带有斜度并且两者形成倒V形结构;两试验区内在基岩面上方均装填有花岗岩风化土,花岗岩风化土上表面铺设一层缓冲层;两试验区侧壁上部分别设有多个进水口、下部在基岩面较低处分别设有出水口,两试验区在花岗岩风化土所在区域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测压孔。本发明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应用性强,直观对比不同形态的基覆界面对花岗岩二元结构边坡粘粒迁移集聚特征的影响。

    一种含新能源发电的电力系统降阶区间Krawczyk迭代潮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24408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614131.1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新能源发电的电力系统降阶区间Krawczyk迭代潮流方法。首先是对区间Krawczyk迭代法的中心值扩展形式进行改进,对中心值扩展修改为最优值扩展;然后对高维区间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采取降阶思想,降阶后的区间非线性方程采用改进的区间Krawczyk迭代法进行求解,并在计算过程中每求解一个区间非线性方程就更新区间潮流解,重复迭代直至最后达到收敛判据,输出区间潮流解。本发明可以实现考虑新能源发电出力功率以及负荷功率在区间波动情况下进行区间潮流的求解,并且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以及更高的计算效率。

    一种路堑边坡模糊层次风险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51615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390026.6

    申请日:2015-07-0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路堑边坡模糊层次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确定评价对象;步骤S2:评价模型指标体系;步骤S3:创建路堑边坡安全评语集;步骤S4:计算权重向量;步骤S5:隶属度分配;步骤S6:单因素评价;步骤S7:多因素综合评价;步骤S8:模糊层次评价结果分析。本发明的评估方法评价指标因素契合风险定义所涵盖的特征,具有广适性,评价易取,本发明的评价模型多层次框架体系组织结构、类别清晰。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可将该方法开发成一款交互式软件,提高了整个评估过程的紧凑性和系统性,规避了繁杂的人工计算量,确保准确性的同时提高了评估工作效率,为工程措施的比选决策争取机动时间。

    一种内置核心筒的预制边坡反力结构及设计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9269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89462.0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置核心筒的预制边坡反力结构,包括本体、核心筒、第一筋笼和第二筋笼以及混凝土。核心筒置于本体的第一锚杆区域内,由四个板件依次围合而成。第一筋笼和第二筋笼分别置于第一支梁区域和第二支梁区域内,第一筋笼的第一纵筋组沿第一方向贯穿第一板件和第三板件,第二筋笼的第二纵筋组沿第二方向贯穿第二板件和第四板件。此外,通过设置斜筋组优化了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另一方面,本发明还通过承载力计算函数量化核心筒的径厚比和基床系数等因素对边坡反力结构承载性能的影响,给出不同核心筒径厚比参数和不同坡面岩土层基床系数的优化方法,从而确定边坡反力结构极限承载力和设计承载力,优化并指导反力结构的结构设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