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复位FSMA复合阻尼器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50112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010525923.4

    申请日:2020-06-10

    申请人: 福州大学

    IPC分类号: E04H9/02 E04B1/9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复位FSMA复合阻尼器,包括外板及位于外板中部的内板,所述外板与内板之间采用多个预紧螺栓压紧连接,所述外板与内板之间设有SMA绞线,所述SMA绞线两端分别均固定在外板的顶面或是底面,SMA绞线中部固定在内板上。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了阻尼器在正向与反向加载下具有相同的力学特性;提高摩擦耗能与自复位的可靠性;与此同时,简化阻尼器的受力途径,便于设计、制作与安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高掺镍铁渣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02404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02211.4

    申请日:2023-08-10

    IPC分类号: C04B28/00 C04B18/14 G16C60/00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掺镍铁渣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计算配置强度;根据配置强度确定水胶比;基于水胶比按塑性混凝土坍落度要求确定混凝土的用水量;根据水胶比、混凝土的用水量及复合镍铁渣掺量确定混凝土的复合镍铁渣和水泥用量;基于复合镍铁渣、水泥用量、粗骨料类型、粒径以及水胶比确定砂率βs;基于砂率确定混凝土中砂、石用量;根据混凝土中砂、石用量确定镍铁渣细骨料的替代率,计算镍铁渣细骨料和天然细骨料的用量;基于镍铁渣细骨料和天然细骨料,采用减水剂调整新拌混凝土坍落度至要求范围;基于调整后的新拌混凝土判断是否满足强度等级要求;若不满足强度要求,则微调水胶比,重复步骤四到步骤十。

    玄武岩-聚乙烯纤维混凝土动态损伤本构模型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05208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34300.6

    申请日:2023-07-28

    IPC分类号: G16C60/00 G06F18/2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玄武岩‑聚乙烯纤维混凝土动态损伤本构模型建立方法,包括:制备玄武岩‑聚乙烯纤维混凝土,得到混凝土试件;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冲击试验,获得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和应变率时程曲线;构建动态损伤本构模型,基于动态损伤本构模型对应力应变曲线和应变率时程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混凝土的初始损伤的Weibull分布参数,Weibull分布参数用于计算混凝土的初始损伤。本发明根据不同纤维掺量下混凝土的损伤参数不同,将玄武岩纤维掺量、聚乙烯纤维掺量进行回归分析并应用于纤维混凝土动态损伤本构模型的建立,使其更好的反应纤维对混凝土动态抗压应力‑应变的影响,更是为考虑纤维对混凝土冲击性能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一种三向自复位耗能隔震支座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2021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634061.4

    申请日:2022-12-19

    IPC分类号: E04B1/36 E04B1/98 E04H9/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向自复位耗能隔震支座,第一底板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底板,第二底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三根第一导管,位于两侧边的两根第一导管上均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底板的顶部连接有第三底板,所述第三底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两根第二导管,每根第二导管上均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第三底板的顶部面上开设有用于连接传动装置的第三沟槽,传动装置的中部设置有竖向支撑装置,竖向支撑装置的顶部连接有顶板;本发明将两个水平及一个竖向地震分量进行解耦,三个方向各自兼顾耗能隔震,通过传动连杆将竖向位移进行一定程度的放大,极大增加了竖向耗能能力,震后若为部分零件损坏,可单独进行更替,无需更换整个支座,降低支出的同时秉持了绿色发展理念。

    一种用于梁柱节点连接的带翼缘转动摩擦耗能器

    公开(公告)号:CN11480927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02586.1

    申请日:2022-03-25

    IPC分类号: E04B1/21 E04B1/98 E04H9/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抗震耗能领域,具体是公开了一种用于梁柱节点连接的带翼缘转动摩擦耗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部件、第二连接部件、前槽钢拼接件、后槽钢拼接件、多个高强摩擦型螺栓;第一连接部件由第一连接端板、第一腹板、上翼缘、下翼缘焊接而成;第二连接部件由第二连接端板、第二腹板、上翼缘、下翼缘焊接而成;前槽钢拼接件和后槽钢拼接件右侧与第二连接部件固定安装、左侧与第一连接部件可摩擦摆转安装;前槽钢拼接件和后槽钢拼接件的内侧摩擦面采用喷砂处理或者采用钢‑黄铜片覆盖,同时第一腹板为纯裸露钢构件,地震作用下,耗散地震输入能量,并且耗能器能有效传递梁端弯矩,且不丧失受弯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