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5696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209040.5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陈彬 , 陈逢杜 , 郑立 , 曾志攀 , 林章凯 , 张鸿玮 , 郑晓东 , 郑星辰 , 陈晨 , 陈棋 , 陈明锋 , 吴哲伟 , 许晓芳 , 马云团 , 何怀旭 , 刘少晗 , 林剑炘 , 陈钟锴 , 许晓青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的一种双曲面钢混屋顶的施工方法,本装置增加了厚度调节器和限高网,能对浇筑的混凝土厚度进行限制和标记,也能对混凝土形成防裂层,还能提高浇筑混凝土顶部的平整度,不会高低不平,又能够通过止流网,对向低处流淌的细密混凝土进行截留,使混凝土浇筑后按照设计的厚度和形态进行凝固成型;而且本施工方法,能够分区域对压型钢板进行浇筑,施工时还预先浇筑了隔离带,能够有效的对整片的建筑屋面进行限制,确保屋面顶部浇筑形成光滑曲面,施工方式简单易操作,而且施工后混凝土可以进行振捣,结构紧实坚固,浇筑时混凝土不四处流淌,确保屋面平整,且厚度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995691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209038.8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林章凯 , 陈逢杜 , 李陈彬 , 曾志攀 , 张鸿玮 , 陈晨 , 郑立 , 郑星辰 , 郑晓东 , 陈棋 , 陈明锋 , 马云团 , 许晓芳 , 吴哲伟 , 何怀旭 , 刘少晗 , 林剑炘 , 陈钟锴 , 许晓青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的一种混凝土曲面屋顶的浇筑承载结构,本装置增加了厚度调节器和限高网,限高网能够对混凝土的顶部覆盖进而限制混凝土厚度,尤其是针对弧面屋面,本装置能保持整个弧面的混凝土厚度一致,还增加了止流网,使混凝土被限制在指定范围内,并使混凝土浇筑后按照设计的厚度的形态进行凝固成型,锚定板与曲梁顶面紧密贴合形成更的连接大面积,增加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栓钉和以及与曲梁的焊点都处于压型钢板上方的混凝土内部,有效避免栓钉与空气接触,降低锈蚀的几率,增加了使用寿命,而且压型钢板与曲梁使用同一个栓钉焊连接为整体结构,增加了结构的整体性,提高了结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0448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473720.X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闽铭泰集团有限公司 , 中庆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南石油大学 , 西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腐蚀型钢与混凝土粘结滑移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底部连接有用于安装型钢混凝土测试件的地震模拟装置,所述型钢混凝土测试件的内部浇筑有上部裸露的工型钢,所述框架的中部连接有套置于型钢混凝土测试件上的接触装置,框架的顶部安装有能够升降的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下侧连接有与工型钢上部相连接的锁止装置和夹持装置,并设置有滑移检测装置。该装置可实现型钢混凝土试件在粘接滑移实验下进行地震状态的模拟,并可有效模拟型钢混凝土试件在地震状态下的粘接滑移曲线。
-
公开(公告)号:CN222745081U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21556539.0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中闽铭泰集团有限公司 ,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省五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聿华工程设计(厦门)有限公司 , 北京建工集团(厦门)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2D17/20
Abstract: 本实用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坡支护h形支挡结构,包括两个冠梁,两个冠梁下表面分别固定有若干前排桩和后排桩,两个冠梁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固定有若干连梁,两个冠梁下方设置有编织网以及与编织网固定连接的两组钢环,两组若干钢环分别被前排桩和后排桩穿过,编织网远离冠梁的一边固定有钢板,钢板宽度的尺寸大于编织网厚度的尺寸,一个靠近钢板的冠梁下边缘固定有橡胶片,橡胶片一边朝上翻折且贴住相邻冠梁外侧,编织网靠近前排桩的一边缝纫安装有包边,连梁下表面均固定有小杆。本实用能够增大h形支挡结构与边坡连接面积,无需额外的焊接步骤,方便h形支护结构与桩后土体紧密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22112988U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20049128.6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的一种能回收利用的覆土防尘网,包括边框杆、翻转接头、拐角接头、覆地网、定位套筒和钩爪,多个所述边框杆通过多个翻转接头和多个拐角接头围绕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定位套筒上能张开的设置了钩爪;多根所述边框杆之间能拆除的设置了覆地网,能够通过边框杆的夹持覆地网,使得本装置网布与边框杆形成整体结构,通过钩爪锚定在地面,可以使边框杆更稳定锁定在地面,有效减少气象条件的影响,使覆地网不易被大风吹走。同时可对裸土进行有效覆盖防扬尘,在施工到该区域时,可快速通过折叠边框杆进行二次回收,防尘网在破损无法利用时可进行有效修补更换,提高了防尘网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1098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310056.0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10 , G06F18/2411 , G06N3/04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项目管理技术领域的一种5D全生命周期项目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项目的5D全生命周期数据集;步骤S2、通过AI大模型对5D全生命周期数据集进行数据挖掘,获取项目特征;步骤S3、将项目特征输入基于神经网络创建的决策模型,获取项目决策;步骤S4、将项目决策实时推送给预先关联的智能终端;步骤S5、从各智能终端获取决策反馈,基于决策反馈以及5D全生命周期数据集构建数字交付模型;步骤S6、运行于服务器的运维平台基于数字交付模型控制智能终端的工作,以对项目进行运维。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极大的提升了项目管理的集成性、可靠性、智能化以及项目工作效率,保障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12582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1911295186.7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GIS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分析及选型方法,采集项目地的地形数据,形成资料库;对资料库中的数据处理,生成GIS地形模型;根据项目地质勘察报告生成BIM地质模型;确定基坑支护的形式、基础的形式,根据相关设计图纸,生成基坑与基础BIM模型;将GIS地形模型与BIM地质模型进行嵌套,修正BIM地质模型的地表偏差,形成BIM修正模型;将基坑与基础BIM模型与BIM修正模型进行二次嵌套形成综合模型,在综合模型上进行快速场内测量计算项目地的土石方计划开挖、回填的工程量,以及进行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相关分析及选型,有效把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19130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1911295177.8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GIS技术的土方工程虚拟施工方法,利用无人机正向、倾斜摄影技术采集项目地的地形数据,形成资料库;利用BentleyContextCapture,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生成GIS模型;在所述GIS模型中进行现场土石方的开挖与回填测算,输出计算结果;不再停留于传统“方格法”绘制“土方平衡图”进行工程量粗略估算,节约工程量计算时间及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度,并且在模型上可以直接进行距离、高层、面积、体积的测量,也可直接计算挖方填方,误差极小。还可用于审核BIM模型测算误差,利用BIM和GIS数据,双重保障土方数据的准确,为合理制定施工计划、精确掌握施工进度以及最终结算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1191307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295177.8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GIS技术的土方工程虚拟施工方法,利用无人机正向、倾斜摄影技术采集项目地的地形数据,形成资料库;利用BentleyContextCapture,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生成GIS模型;在所述GIS模型中进行现场土石方的开挖与回填测算,输出计算结果;不再停留于传统“方格法”绘制“土方平衡图”进行工程量粗略估算,节约工程量计算时间及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度,并且在模型上可以直接进行距离、高层、面积、体积的测量,也可直接计算挖方填方,误差极小。还可用于审核BIM模型测算误差,利用BIM和GIS数据,双重保障土方数据的准确,为合理制定施工计划、精确掌握施工进度以及最终结算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925071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124796.1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超危大工程预测辨识系统及方法,涉及工程安全管理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预测辨识模型管理模块、自动预测辨识模块、成果输出模块、施工方案辅助编制模块、管理辅助模块以及智能预警模块。本发明通过构建深基坑工程预测辨识模型、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预测辨识模型、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预测辨识模型、脚手架工程预测辨识模型、建筑幕墙安装工程辨识模型、钢结构安装工程预测辨识模型以及人工挖孔桩工程预测辨识模型并联合上传平台的BIM模型进行超危大工程的自动预测辨识,辅助编制施工方案,在避免辨识的遗漏的同时,形成全过程的流程辅助监控,实现闭环管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