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00773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225383.5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 厦门小嶝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IPC: A01K6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褶皱臂尾轮虫快速扩繁方法,包括:培育容器、投喂方式、过滤方式、轮虫培育、轮虫收集和日常管理,其中培育容器为体积1500-2000L的玻璃纤维缸培育桶,培育桶高1.0-1.2m,培育桶桶底为圆锥形且外接排水管,排水管上接变径三通;培育桶安装有环形控温管、配有可通纯氧的纳米增氧管和通空气的普通曝气管;培育水温保持在27-30℃;海水经过沙滤之后加到培育桶中,培育过程保持溶解氧≥4mg/L,通过加入淡水,盐度控制在20-25,pH值为7.5-8.0。本发明专利的褶皱臂尾轮虫快速扩繁方法工艺大大简化、降低工作量和生产成本,培育的轮虫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营养充分,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58657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903060.4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本鲭人工繁殖方法及应用,属于鱼类人工繁殖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方法包括亲本培育、亲本催产、受精卵收集和孵化以及人工育苗等步骤,成功培育性成熟日本鲭亲鱼186尾,通过自然产卵获得受精卵30余万粒,孵出仔鱼22.9万尾,经过20天的培育,仔鱼平均全长达到3.45cm,平均体重0.33g,仔鱼发育正常,摄食良好。本发明对日本鲭的繁殖习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克服了日本鲭亲鱼数量少、应激反应强、难运输的问题,同时掌握了日本鲭人工繁殖的最佳催产剂量和所需水温等环境条件以及受精卵孵化条件和人工育苗技术等。
-
公开(公告)号:CN11678427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992835.9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 集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可控的池塘养殖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养殖池、光伏模块、光热模块、过滤模块、喷淋模块、水温检测元件和控制器;养殖池内设有生态浮床和集约化养殖槽;过滤模块用于过滤养殖尾水并将过滤后的尾水返回养殖池;光伏模块用于为系统供电,光热模块加热或冷却喷淋模块中的水并向养殖池喷淋,同时,光伏板和反射镜设置在养殖池上进行遮阴。方法则包括构建养殖池尾水处理循环系统、构建水体生态净化系统、构建光伏系统、构建光热系统及构建水环境监测控制系统。本发明能够实现室外池塘养殖环境可控,同时大幅降低运行成本,利于规模化水产养殖。
-
公开(公告)号:CN11665513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044070.6
申请日:2023-01-29
Applicant: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IPC: C02F9/00 , C02F103/20 , C02F3/32 , C02F1/52 , C02F1/76
Abstract: 一种低成本的简易型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系统,它涉及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治理设施:沉淀塘:用于物理沉淀,可以沉降养殖尾水中的悬浮颗粒物;生态塘:依靠水生植物进行净化水体;化学絮凝消毒塘:利用生石灰、漂白粉进行絮凝消毒作业。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系统,所需的设施更为简易,且能够有效的利用地势进行建造或改造沉淀塘,其建造或改造成本更低,操作更为简单、更容易运转,有效的促使水产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持续推动水产养殖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0100773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1910225383.5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 厦门小嶝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IPC: A01K6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褶皱臂尾轮虫快速扩繁方法,包括:培育容器、投喂方式、过滤方式、轮虫培育、轮虫收集和日常管理,其中培育容器为体积1500‑2000L的玻璃纤维缸培育桶,培育桶高1.0‑1.2m,培育桶桶底为圆锥形且外接排水管,排水管上接变径三通;培育桶安装有环形控温管、配有可通纯氧的纳米增氧管和通空气的普通曝气管;培育水温保持在27‑30℃;海水经过沙滤之后加到培育桶中,培育过程保持溶解氧≥4mg/L,通过加入淡水,盐度控制在20‑25,pH值为7.5‑8.0。本发明专利的褶皱臂尾轮虫快速扩繁方法工艺大大简化、降低工作量和生产成本,培育的轮虫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营养充分,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34272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04724.0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Inventor: 仇登高 , 温凭 , 郑惠东 , 李雷斌 , 郭少鹏 , 吴水清 , 陈思源 , 钟晨辉 , 许贻斌 , 祁剑飞 , 宁岳 , 郭辰涛 , 罗辉玉 , 陈小红 , 丁兰 , 蔡文鸿 , 林永青 , 郭书悦 , 汪新 , 许朝辉
IPC: C02F9/00 , A01K63/04 , C02F1/00 , C02F1/52 , C02F1/50 , C02F3/34 , C02F3/32 , C02F101/16 , C02F101/10 , C02F10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集中连片小棚绿色高质量养虾与尾水处理组合的治理系统,包括:沉淀蓄水生态池,沉淀蓄水生态池的出水端与小棚养殖池的进水端相连接;小棚养殖池基于高效健康养殖模式;尾水综合处理系统与小棚养殖池的尾水排出口相连接;缓冲调节池的进水端连接于尾水综合处理系统的处理水出口,水质监测系统设置于缓冲调节池与尾水综合处理系统之间;尾水综合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尾沟沉淀过滤系统、主沟净化系统、多级设施化尾水处理系统;多级设施化尾水处理系统的每个层级处理系统分别由多种处理模块组合构建形成。本发明治理投入和运行成本较低、尾水治理后水体较为稳定、底泥得到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00342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005507.1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Inventor: 仇登高 , 郑惠东 , 林法玲 , 林琪 , 林向阳 , 刘智禹 , 吴建绍 , 温凭 , 李雷斌 , 吴水清 , 许贻斌 , 钟晨辉 , 祁剑飞 , 宁岳 , 郭少鹏 , 郭辰涛 , 陈小红 , 罗辉玉 , 陈思源 , 林永青 , 丁兰 , 蔡文鸿 , 许朝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水产养殖尾水的多层级多组合单元模块化治理系统,包括有机物精准脱离模块、尾水粒子沉降模块、生物消解氧化模块、水力空化富氧模块、脱氮除磷模块、微生物菌群分解净化模块、促循环和转化模块、富营养化消减模块;由上述模块组合构成多层级处理子系统,一个层级处理子系统包括上述模块的多个或全部;多层级处理子系统的各个模块分别为独立单元,独立单元之间依次串联连接;或多层级处理子系统包括由多个模块组合形成的模块单元,模块单元设置多个,模块单元内部的模块之间、多个模块单元之间均依次连接;各邻接模块之间、各邻接模块单元之间均通过流道或隔网连通。本发明具有占地面积小、投入与运行成本低、治理效率与效果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926770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711097425.9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 厦门小嶝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IPC: A01K6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赤点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远缘杂交育种方法。所述的两种石斑鱼,分别为赤点石斑鱼雌鱼与鞍带石斑鱼雄鱼,方法包括控温前亲本选择、亲本培育、亲本营养强化、亲本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和孵化。本发明使两种远缘石斑鱼成功杂交,且杂交的品种生长速度较母本快、温度适应范围超过双亲。
-
公开(公告)号:CN11691999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65666.X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IPC: A61K35/747 , A01K61/13 , A61K35/742 , A61K31/7016 , A61K9/48 , A61K47/26 , A61P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斑鱼工厂化养殖肠炎防治方法,属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制备一种防治石斑鱼肠炎的肠溶胶囊,取丁酸梭菌、乳酸杆菌和乳糖按一定比例加入到肠溶胶囊中制备胶囊,在肠溶胶囊表面涂抹鱼肝油,再加石斑鱼配合饲料粉末,风干后制成饲料模样投喂石斑鱼;通过对养殖水体添加维生素C来调控水体;保持养殖水环境稳定;以一定速度旋转,采取中间排污,将代谢物排出水体。本发明在给药方式上采用鱼肠道给药;使用益生菌的方式能够改善肠道菌群来达到预防和治疗肠炎的目的;通过稳定养殖外环境结合改善鱼体内环境来预防和治疗肠炎。
-
公开(公告)号:CN11592519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44069.3
申请日:2023-01-29
Applicant: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IPC: C02F9/00 , C02F103/20 , C02F1/24 , C02F3/32 , C02F1/50 , C02F3/00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一种对虾工厂化养殖尾水简易治理系统及治理方法。它包括用于尾水引导的尾水引水沟及具有多级治理措施的尾水处理单元,尾水引水沟与尾水处理单元相连接,且尾水引水沟与尾水处理单元之间设有尾水通水口,尾水处理单元的末端上设有清水排水口,尾水处理单元上设有帆布隔断组,且尾水处理单元内通过帆布隔断组从左至右依次分隔出消毒调节池、第一气浮池、第二气浮池、固定床生物滤池、生态浮床池及清水池。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系统采用物理过滤、生物净化和化学消毒等方法去除或降低对虾工厂化养成尾水中污染物指标或污染物浓度,有效解决对虾工厂化养殖尾水治理中投入和运行成本较高、设施装备不适用和尾水处理后未达标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