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鱼的保种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9103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16559.9

    申请日:2025-01-2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文昌鱼的保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从自然海区采集文昌鱼活体作为亲本群体;S2,将同组的群体在铺设有海沙的海水环境下进行群养;S3,每天投喂三次藻类营养液,投喂后停止进水2小时,每次投喂的间隔为7‑9小时;S4,每天将培育的海水排空两次,每次排水的间隔为12小时;S5,发现文昌鱼钻出海沙,在海水中游动,或者,空气中有特殊气味后,调整三次投喂的时间,每次投喂的间隔为6‑7小时,在19:00后不进行投喂,每次投喂量增加到步骤S3中的1.6‑2倍,第三次投喂后不进水,直至第二天的第一次投喂;S6,收集海水中的受精卵,或受精卵孵化得到的幼体,受精卵孵化得到的幼体为子一代。

    鞭腕虾的物种鉴别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3231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273640.6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鞭腕虾的物种鉴别方法,1)根据目标个体的形态确定目标个体是否属于待定的鞭腕虾的两种物种;若形态相同或相近,则分析它们属于鞭腕虾的两种物种:A鞭腕虾或B鞭腕虾,2)总DNA提取与检测,3)目的片段的PCR扩增,4)对PCR扩增产物进行电泳检测,通过电泳图对目的片段的长度进行比对,或者使用DNA回收试剂盒对PCR扩增产物进行回收,对回收后的目的片段基因进行测序比对,比对方法为根据以下a和/或b鉴别:a.16S基因片段长度长的为A鞭腕虾,短的为B鞭腕虾,b.12S基因片段长度长的为A鞭腕虾,短的为B鞭腕虾。本发明鞭腕虾的物种鉴别方法采用分子实验对鞭腕虾进行物种鉴定,科学有效、准确可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