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6804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3292.X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荆州市荆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源网荷储的配电网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储能侧在当前控制周期中的剩余容量;获取配电网负荷侧在随后若干个待预测控制周期相应的负荷未来预测值;计算负荷未来预测值与配电网发电侧发电功率基准值的功率差值;基于功率差值和配电网储能侧在当前控制周期中的剩余容量,获取配电网储能侧在随后若干个待预测控制周期相应的充放电功率值,基于若干个充放电功率值在相应每一待预测控制周期对配电网储能侧进行充放电控制。通过对配电网负荷侧的负荷进行准确预测,提升了配电网运行控制精度,极大提高了配电网发电侧发电功率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8915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68643.0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州供电公司 , 荆州市荆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13/00 , G05B19/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供电设备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变电站的辅助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一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配置库、指令接收模块、历史数据库、及一系列控制组件连接。本发明的独到之处在于可不间断的对变电站的工作环境进行监控,且能够自动控制各功能组件的打开或关闭,使得变电站的工作环境始终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98531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38748.6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荆州市荆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规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的混合储能协同规划方法及系统,包括:预测储能系统需求;构建混合储能运行成本模型,分别计算混合储能中各储能系统的运行成本;根据储能系统需求和混合储能中各储能系统的运行成本,确定各类型储能系统的初步规划数据;获取各类型储能系统的历史规划数据;根据历史规划数据和初步规划数据,对各类型储能系统的初步规划数据进行修正,获得当前规划数据。本发明根据储能系统需求和混合储能运行成本模型,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储能系统运营成本的因素,确定各类型储能系统的当前规划数据。确定经济性最优的储能方案,降低储能系统的整体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43426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924612.X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荆州市荆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软土地区输电杆塔的装配式可注浆型扩孔钢桩,包括旋进组件、多个扩孔组件、多个连接组件、顶部组件、传动装置与强力电磁体;旋进组件为中空结构,其外部设置有螺旋锚盘,旋进组件的内部设置有与传动装置底部相卡接的第一卡槽,旋进组件的顶部设置有强力电磁体;扩孔组件的第一连接件底部与限位承压装置的顶部连接,限位承压装置的底部与第二连接件的顶部连接,所有第一钢臂组件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的底部活动连接,第一钢臂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钢臂组件的一端铰接,第二钢臂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的顶部活动连接,第一钢臂组件与第二钢臂组件之间呈V字型设置。本发明便于在软土地区进行施工,且施工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842293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575124.6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荆州市荆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新型防沉降杆塔装置,包括四个钢立柱、顶部活动装置与滑动装置;四个钢立柱分别安装在杆塔基础的顶部四角,顶部活动装置的底部分别与四个钢立柱的顶部铰接;顶部活动装置包括壳体、触动点与四个滑动件,壳体的侧围四周分别开设有纵向倾斜的活动槽,每个活动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件,活动槽的底部安装有触动点,触动点内设置有用于发出警报的信号发射器,滑动装置包括外壳与两个滑块,外壳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纵向倾斜的滑槽,每个滑槽内均滑动设置有一个滑块,滑块的侧面与连接部铰接。本发明在一个钢立柱发生沉降时,通过其他正常的三个钢立柱作为支撑,将发生沉降的一端拉住,使其缓慢下沉,维持整个装置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2293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575124.6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荆州市荆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新型防沉降杆塔装置,包括四个钢立柱、顶部活动装置与滑动装置;四个钢立柱分别安装在杆塔基础的顶部四角,顶部活动装置的底部分别与四个钢立柱的顶部铰接;顶部活动装置包括壳体、触动点与四个滑动件,壳体的侧围四周分别开设有纵向倾斜的活动槽,每个活动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件,活动槽的底部安装有触动点,触动点内设置有用于发出警报的信号发射器,滑动装置包括外壳与两个滑块,外壳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纵向倾斜的滑槽,每个滑槽内均滑动设置有一个滑块,滑块的侧面与连接部铰接。本发明在一个钢立柱发生沉降时,通过其他正常的三个钢立柱作为支撑,将发生沉降的一端拉住,使其缓慢下沉,维持整个装置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6804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893754.8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荆州市荆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28 , H02J3/2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442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多类型储能的电网源网荷储协调规划方法和系统,包括:根据电网历史负荷数据,利用预设的负荷预测模型,获取电网未来负荷数据;利用预设的能源预测算法,获得未来能源供应数据;利用预设的多类型储能预测算法,获得未来多类型储能数据;利用电网未来负荷数据、未来能源供应数据和未来多类型储能数据,基于负荷满足最大化目标,进行协调规划。本发明通过对能源侧、负荷侧和储能侧进行多方位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协调规划,能够更好地应对负荷波动和能源供应的不确定性。确保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减少停电事件,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886804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3754.8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荆州市荆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28 , H02J3/2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442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多类型储能的电网源网荷储协调规划方法和系统,包括:根据电网历史负荷数据,利用预设的负荷预测模型,获取电网未来负荷数据;利用预设的能源预测算法,获得未来能源供应数据;利用预设的多类型储能预测算法,获得未来多类型储能数据;利用电网未来负荷数据、未来能源供应数据和未来多类型储能数据,基于负荷满足最大化目标,进行协调规划。本发明通过对能源侧、负荷侧和储能侧进行多方位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协调规划,能够更好地应对负荷波动和能源供应的不确定性。确保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减少停电事件,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220596985U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22283814.8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荆州市荆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6F11/04 , B62D55/065 , B62D51/02 , B60R16/033 , B60P7/06 , B66F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站用履带式设备安装车,属电力维修设备技术领域。它由履带运输车体、平台升降机构、电池组、提升机构和夹紧机构构成,履带运输车体上装有平台升降机构,平台升降机构下方的履带运输车体上设置有电池组,电池组前端的履带运输车体上装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对应的平台升降机构上装有提升机构,该设备安装车对电气设备形成双保险固定,提高该设备安装车转运电气设备移动时的稳定性,避免电气设备意外脱落;通过提升机构带动电气设备进行升降,由此避免传统龙门吊过高导致母线停电的弊端,有效保证在老旧变电站内无需停电便可更换电气设备,进一步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同时提高居民用电满意率。
-
公开(公告)号:CN208111918U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20653553.0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荆州市荆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B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线避雷器及单相线路PT组合安装支架,属电力施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它由直缝钢管柱、底座钢板、支座槽钢等构成;直缝钢管柱通过地脚螺栓、底座钢板和底座肋板固装在混凝土基座上,直缝钢管柱顶部通过端头肋板安装的端头板上装有支座槽钢;支座槽钢通过支座角钢和支撑槽钢与直缝钢管柱呈三角形固装连接;直缝钢管柱有三根,并排排列,大小相等,结构相同。满足出线电气间隔要求,可同时安装三相出线避雷器和单相线路PT,不受场地限制,减少占地和支架数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工作稳定可靠。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同时安装出线避雷器和单相线路PT及受场地及设备安全距离要求限制,无法安装多排支架,导致安装困难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