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2079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130600.X
申请日:2021-01-30
Applicant: 西南大学
IPC: H01L31/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叠层太阳能电池,由顶部宽带隙太阳能子电池、底部窄带隙太阳能子电池、四周的封装材料以及封装在上下子电池之间的惰性气体组成。顶部宽带隙太阳能子电池用于吸收短波长波段的太阳光;底部窄带隙太阳能子电池,用于吸收从顶部宽带隙子电池透过的太阳光;四周封装支撑材料将上下两个子电池封装起来,起隔绝水氧的作用;将两个子电池封装的同时,中间会形成中空区域,使用惰性气体填充,该中空设计可以产生足够的浮力,使整个叠层组件漂浮在水面上。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叠层太阳能电池不仅能达到叠层太阳能电池的效果,还能够使其在无其它漂浮物辅助的情况下漂浮在水面上,可以极大的降低水上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20490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468708.6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西南大学
IPC: H02S5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电流‑电压特性测试夹具,用于太阳能电池效率、理想因子等快速测试;包括待测电池限位夹和标准电池固定台,两部分设置在一定夹角的共心圆周上,圆心设置定位旋转轴,用于测试过程中旋转切换测试样品以及光强标定;转盘内边沿设置限位销钉孔,其夹角与电池限位夹和标准电池固定台夹角相同;待测电磁限位夹由上到下依次设置基座、光掩模板、样板限位槽、堆叠,由螺钉固定;标准电池固定台设置点式定位销钉,用于标准电池的定位和固定。本发明对实验室和工业太阳能电池样品检测提供了简便的测试夹具,能够实现太阳能电池电流‑电压特性、理想因子等数据的快速捕捉,具有极高的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17811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0110219.X
申请日:2019-02-11
Applicant: 西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免退火、免反溶剂的钙钛矿光伏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采用2‑甲氧基乙醇作为溶剂,配置钙钛矿前驱体溶液,制备钙钛矿吸光层,制成的器件结构为p‑i‑n型或n‑i‑p型。本发明通过简单的一次直接成膜工艺,就可以获得具有钙钛矿结构的吸光层,不需要进行任何的二次处理。该方法成功简化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光伏器件的制备工艺,减少了制备钙钛矿薄膜层时热退火和反溶剂两个工艺程序,大大降低的制备成本和缩短制备时间,对钙钛矿的商业化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1521261B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0910103561.3
申请日:2009-04-09
Applicant: 西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界面复合产生自由载流子的新型有机太阳能电池,其按连接顺序包括以下功能层:透明阳极、根据需要加入的阳极缓冲层材料、阳极相连(如有阳极缓冲层则和该缓冲层相连)的有机空穴传输层、阴极相连(如有阴极缓冲层则和该缓冲层相连)的有机电子传输层、根据需要加入的阴极缓冲层材料以及阴极。本发明完全有别于P-N节型有机太阳能电池中通过界面拆分获取自由载流子,而是通过激子在界面的复合来产生自由载流子,具有较高能量转换效率,其中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可以是小分子也可以是聚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16148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68710.3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西南大学
IPC: B25J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双循环恒温控湿洁净手套箱,包括SUS304不锈钢制作的基座和箱体,箱体内操作台设有层流通风台板,箱体正面为双层夹胶钢化玻璃,钢化玻璃做开孔处理,开孔用于安装橡胶手套,箱体外一侧为大小过渡仓,箱体顶部设有内循环控温及百级净化模块,通过与底部内循环管道连接,可以实现手套箱内温度、洁净度和层流速率的控制;系统配备多级净化气源模块,可为手套箱供给湿度可控的洁净空气,以及外循环接口,外接空气处理装置;所示手套箱系统包括温度控制仪表、湿度控制仪表、有机物总含量检测仪表和层流速率控制仪,同时,所述箱体还设有照明光源,以及多个快卸法兰接口,便于个性化使用。本发明对手套箱内进行了温度、湿度和洁净度等进行了精确的控制,有效降低了箱体工作过程中有机物总含量,提高了手套箱氛围的均匀性和可控性;通过系统模块化配置,可以提供多种个性化搭配,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和极高的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811663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68105.0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西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 H01L51/4253 , H01L51/0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退火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有机太阳能电池自下而上包括衬底阴极、电子传输层、有机吸光层、空穴传输层和阳极电极。其电子传输层为由polyethylenimine?ethoxylated(PEIE)覆盖的ZnO组成的双层电子传输层。本发明通过用PEIE覆盖的ZnO组成的双层作为电子传输层,制备了高效的免退火的有机太阳能电池,该电池远远的高于了单独的PEIE和ZnO电子传输层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本发明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效的提高了电荷在有机层和电子传输层之间传输效率,减小了电荷在界面的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7940005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612154.1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西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转声子激发的异常相变忆阻器,一种反转声子激发的异常相变忆阻器、制备方法及应用,其中变忆阻器包括基底层、附着于基底层上的底部电极、附着于底部电极上的功能层、附着于功能层上的顶部电极,所述底部电极的材料为Au,所述功能层为SbSex薄膜,所述顶部电极的材料为Pt。其显著效果是:通过在忆阻器内部直接形成RC电路,从而实现了通过单一忆阻器即可产生有序振荡、有序‑无序振荡、无序振荡等,进而形成混沌电路,实现混沌效果,极大简化了混沌产生电路,且提升了电路质量,其材料工艺相较于现有技术成本更低,器件功耗也更小,集成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81141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50960.2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西南大学
IPC: H02N3/00
Abstract: 本专利介绍了一种创新的单液滴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该设备由精心设计的上部支撑板、下部支撑板、灵活的弹性连接结构、动态的可活动电极P/N、稳固的固定电极P/N、精密的上下电极针、优化的上下固体表面以及液滴构成。区别于传统液滴发电机,本发明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可伸缩支撑板结构配合先进的异质润湿化图案设计,基于该结构设计仅需单个液滴即可让发电机持续工作并能够保护发电机的核心发电区域,使其免受外部环境干扰,从而实现高度稳定的能量转换效率。此外,本发明通过巧妙地利用液滴中电荷的极性分离并定向迸射,不仅显著提高了液滴的机械能到电能的转换效率,而且能够直接驱动电子元器件,展现了在能源转换与利用领域的巨大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489122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110750580.6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西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液滴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在于可以在任意的固体表面上构建直流液滴发电机,并将收集的液体机械能转化成具有直流特征的电能,且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特点。该直流液滴发电机的开路电压高达上千伏,无需电源管理电路,可以直接驱动微小电子器件工作或为储能单元充电。该直流发电机的结构同时具有发电、整流和储能的功能,开辟了基于固‑液界面水能收集的新技术,大大加速了水能收集的实用化进程;同时也是一个传感器或探针。由于该器件实现了电荷的有效分离,在液滴能量收集和自驱动传感方面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489122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50580.6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西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液滴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是该直流液滴发电机具有全部电极均放置在固体表面上方的结构并且无需接地,因此可以在包括块体、薄膜和涂层在内的任意表面构建,所述液滴发电机结构包括:固体疏水表面、上电极、集电针、下电极、上电极引线和下电极引线;所述固体表面是任意人工或天然材料的疏水表面,上下电极距离一定间隔放置在固体表面上,其中集电针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导电尖端结构,也可以直接在电极上加工出来,该发电机可以通过液滴撞击表面来收集电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在任意的固体表面上构建直流液滴发电机,并将收集的液体机械能转化成具有直流特征的电能,且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特点。该直流液滴发电机的开路电压高达上千伏,无需电源管理电路,可以直接驱动微小电子器件工作或为储能单元充电。该直流发电机的结构同时具有发电、整流和储能的功能,开辟了基于固‑液界面水能收集的新技术,大大加速了水能收集的实用化进程;同时也是一个传感器或探针。由于该器件实现了电荷的有效分离,在液滴能量收集和自驱动传感方面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