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14386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503263.5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西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储能电力系统事故后潮流转移优化控制方法,检测到电力系统事故后,通过潮流快速估算电网潮流转移趋势预测过载线路,筛选网络中对潮流控制效果好的可调发电机组、可中断负荷、健全直流和储能电站作为控制变量;基于实际电网中输电通道走廊所覆盖的各气象观测站数据将线路网格化分段,形成考虑气象分布的线路电流‑温度网格化估算方法,提高线路过载能力估算精度;以控制代价最小为目标,建立含储能系统的潮流转移优化模型,快速给出控制方案,实现充分挖掘储能调控能力与线路耐受过载能力,有效阻断电网的潮流转移和过载事故的扩散;该潮流转移优化控制方法为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供了新的控制手段和决策方案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740353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876949.8
申请日:2021-07-31
Applicant: 西南大学
IPC: G01N22/04
Abstract: 一种基于衬底集成波导双重入式谐振腔的差分湿度传感器,将两个重入式谐振腔纵向地结合在一起,两腔体分别做传感谐振腔和参考谐振腔,在传感谐振腔的凹槽区域沉积可吸附湿润空气中水分子的敏感材料,水分子扩散到敏感材料中会导致其内在特征发生变化,从而在传感谐振腔内激发强诱导电场与吸湿材料间的相互作用。在参考谐振腔内激发强诱导电场与湿润空气介质间的相互作用,利用两个腔体对应的金属栅网,中间空气填充型介质基板和电容柱金属化通孔,从而获得一种结构紧凑,湿润空气进出自由,上下流通性强,湿润空气的水分子能够富集在腔体内与吸湿材料充分反应,元器件又相互独立的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湿度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04631993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04650.8
申请日:2015-01-06
Applicant: 西南大学
IPC: E05F15/6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5Y2201/416 , E05Y2201/696 , E05Y2900/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型设备吊装口,其包括两扇主盖板(1),四扇侧盖板(2)、侧盖板电动机(14)、蜗杆电动机(19)、蜗杆(18)、蜗轮(8)、主盖板蜗轮连杆(7)和省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四扇侧盖板(2)分别安装在两扇主盖板(1)的内侧面的两侧,主盖板(1)上设置有吊耳(10),侧盖板(2)和空心光轴(12)焊接在一起,空心光轴(12)的两侧装有长销轴(13)和短销轴(11),长销轴(13)和短销轴(11)安装在吊耳(10)上,并可在吊耳(10)的孔中转动。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自动控制;主盖板的开启采用电动机驱动蜗杆蜗轮从而减少了中间减速装置的设计,使整体结构更加简单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3534449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0852470.0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西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弯折梁及具有该弯折梁的电磁式扫描微镜,属于微光机电系统领域。该弯折梁的中间部分经多次弯折形成近回形结构。通过两个弯折梁将微镜板悬置连接在固定边框内侧,微镜板能够绕弯折梁轴线进行偏转。弯折梁能够有效降低梁的扭转刚度,提升扫描微镜的机械扫描性能,还能起到缓冲作用,提高了器件的抗振动和抗冲击能力,从而弯折梁可以支撑较大尺寸的扫描微镜。可以与微镜板的厚度相同,这不仅减小了器件的加工时间和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同样有助于提高器件的结构可靠性。微镜板背面掏槽以减重,提高器件在环境振动中的稳定性,减少谐振频率。利用MEMS技术将固边边框、微镜板与弯折梁集成在一起,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1487763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470724.8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西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式集成MEMS扫描微镜,属于微光机电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固定边框和设于固定边框内侧且在背面集成有驱动线圈和角度传感线圈的偏晶向硅基微镜板,固定边框和偏晶向硅基微镜板之间连接有沿偏晶向硅基微镜板的一侧边延伸的连接板。驱动线圈和角度传感线圈均为非封闭矩形单回路,且在平行于连接板的延伸方向上各自平行、等距地条纹状分布。本发明连接板结构稳定,不易断裂;只需外设一个永磁铁,减小占用体积;并列条纹状分布的驱动线圈和角度传感线圈,节省线圈材料,降低功耗、加工难度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78825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46399.2
申请日:2016-11-23
Applicant: 西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B5/04 , H01L47/026 , H03B5/1847
Abstract: 一种基于平面耿氏二极管的ka波段单片集成压控振荡器,其特征在: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偏置电压输入单元单元、输入低通滤波器 、输出插指耦合电容、具有热电子注入效应的平面耿氏二极管和谐振器。直流偏置电压从直流偏置电压输入单元的中间导体馈入,通过输入低通滤波器的中央微带线和输出插指耦合电容的上端金属臂与具有热电子注入效应的耿氏二极管的顶层阳极一端连接馈入。本发明采用单片微波集成电路与共面波导技术,采用自偏置电路结构,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单片集成,不需要复杂的腔体波导封装组件。本发明引入具有热电子注入效应的平面耿氏二极管,有效增强压控振荡器直流‑射频的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341085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832600.3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西南大学
IPC: H03B19/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B19/05
Abstract: 一种基于异质结势垒变容管的毫米波宽带单片三倍频器,包含输入滤波单元、输入隔直电容、周期加载的五节共面波导传输线单元、与周期加载共面波导传输线单元级联的四个异质结势垒变容二极管、输出隔直电容。每节共面波导传输线单元由并联矩形折线电感、以并联矩形折线电感为中心对称加载的两段串联共面波导传输线构成,矩形折线电感由一段传输线与缺陷地折线电感级联构成。本发明采用单片微波集成电路与共面波导技术,引入异质结势垒变容管特有的对称电容-电压特性,利用平衡结构左手传输线的超宽带色散特性,采用自偏置电路结构,达到了三次谐波转化效率高、三次谐波输出带宽大、无空闲电路、偶次谐波抑制特性好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53444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52470.0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西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弯折梁及具有该弯折梁的电磁式扫描微镜,属于微光机电系统领域。该弯折梁的中间部分经多次弯折形成近回形结构。通过两个弯折梁将微镜板悬置连接在固定边框内侧,微镜板能够绕弯折梁轴线进行偏转。弯折梁能够有效降低梁的扭转刚度,提升扫描微镜的机械扫描性能,还能起到缓冲作用,提高了器件的抗振动和抗冲击能力,从而弯折梁可以支撑较大尺寸的扫描微镜。可以与微镜板的厚度相同,这不仅减小了器件的加工时间和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同样有助于提高器件的结构可靠性。微镜板背面掏槽以减重,提高器件在环境振动中的稳定性,减少谐振频率。利用MEMS技术将固边边框、微镜板与弯折梁集成在一起,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8562641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343444.3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西南大学
IPC: G01N27/9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涡流传感器的电缆芯材质检测装置,属于电缆芯材质鉴别技术领域,该装置包含电涡流传感器(1),分析控制模块(2)和显示器(3);所述电涡流传感器(1)包含探头(4)和前置器(5),所述探头(4)包含线圈(6)、壳体(7)、铠装(8)和屏蔽线(9),所述线圈(6)作为整个探头(4)的最前端,之后通过所述壳体(7)连接至铠装(8),所述铠装(8)的末端通过屏蔽线(9)接出并连接至所述前置器(5);所述前置器(5)用于将所测得的信号处理转换之后输入到分析控制模块(2)和显示器(3)。本发明提出一种高灵敏、高准确、稳定可靠的快速无损的电力电缆芯材质现场检测装置,基于涡流检测技术,实现对电缆线材质的快速无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418135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274052.6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西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外护套巡检及修复装置和方法,属于电力输电线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设置在输电线路上且通过行走机构连接的本体以及设置在该本体上的红外热像部件、微型摄像头和修复组件;微型摄像头和修复组件通过机械臂分别设置在本体沿输电线路延伸方向的两侧上;红外热像部件设置在本体顶部且位于输电线路的下方。本方法通过红外热像部件及微型摄像头对本装置所行进部分的输电线路进行监测,并对所得图像信息进行分析,确认输电线路外护套处于破损状态后,下达检修指令,使其能对破损点进行快速修补。本发明可以及时掌握输电线路外护套运行情况,有效减少输电线路故障的发生,从而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