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8526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47777.2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C04B24/26 , C04B28/00 , C04B38/10 , C09K8/467 , C08F212/08 , C08F220/06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释型气体膨胀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水1000~2000份、碱溶树脂单体800~1000份、氮气型发气剂125~250份、表面活性剂1~5份、分散剂1~5份和引发剂5~20份,本发明的气体膨胀剂由于采用微胶囊包覆方法,以碱溶树脂单体聚合形成碱溶树脂作为壁材,以氮气型发气剂作为芯材,在水泥浆的碱性环境下,壁材逐渐溶解,释放出芯材氮气型发气剂,并在水泥浆中反应产生氮气,使得发气速率大大降低,为水泥浆的塑性阶段持续提供气体膨胀源。
-
公开(公告)号:CN109912792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248821.X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C08G65/332 , C04B24/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井水泥石遇水膨胀自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石油钻井固井技术领域。所述油井水泥石遇水膨胀自修复材料由聚乙二醇400、DL‑酒石酸与浓硫酸制备而成,其重量比为100:20~40:9~15,由制备初始体系溶液、制备遇水膨胀自修复材料溶液、制备遇水膨胀自修复材料三步制备而成。本发明所合成的遇水膨胀自修复材料流变性好、便于输送,且并不影响水泥的力学性能,当水泥石产生微裂缝且有水侵入时,能够迅速响应并生成络合结晶物修复微裂缝,且能对水泥石进行反复修复,对提高固井水泥石的耐久性以及延长油井寿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634896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724456.7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固井前置液高分散两性离子型分散剂及制备方法,包括单体和占单体质量比的1.3~2.5%的引发剂、占单体质量比的0.8~2.0%还原剂、占单体总量3~5%的异丙醇。方法是将单体加入到水中,并加热搅拌,待固体完全溶解后,升温至50℃~85℃,搅拌10-20min后分别加入引发剂和还原剂,恒温反应3~6h,再加入异丙醇,恒温0.3-0.6h后取出,用45%的氢氧化钠溶液将其pH值调至5~6,即得到产品。本发明两性离子型分散剂加入的前置液,对钻井液和水泥浆都有良好的分散、相容作用,使混合流体具有良好的流变性,有效地提高水泥浆环空顶替效率和固井界面胶结质量。本发明两性离子型分散剂制备方法简单可行,现场使用方便,可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1892831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200777.4
申请日:2010-06-1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工程领域中一种水泥浆顶替效率模拟实验中利用温度传感装置测量顶替效率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在测量段井筒表面的四个方向开4个孔,分别安放温度传感器;(2)对泥浆和水泥浆使用不同温度的水来配制;(3)调整井筒内管在井筒外管中的偏心程度;(4)利用泥浆进行循环,使套管和井筒之间的环空中充满泥浆;(5)使用水泥浆进行顶替;(6)数据采集卡把数据传送到计算机,计算机根据每一个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变化绘制成四条T-S曲线;(7)对比不同的T-S曲线分析在不同位置的水泥浆的顶替效率。本发明通过最直观的水泥浆顶替泥浆的温度,就可在计算机上分析出水泥浆的顶替效率,省时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454032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428893.5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井水泥浆用增韧膨胀剂及韧性微膨胀水泥浆体系,属于油气井固井工程领域。所述固井水泥浆用增韧膨胀剂,以重量百分含量计,包括以下组分:碳酸钙晶须35~55wt%、氧化铝30~38wt%、氧化钙15~22wt%、氧化镁1~3wt%。所述韧性微膨胀水泥浆体系的水灰比为0.44,其水泥及添加剂包含以下组分:硅酸盐水泥降失水剂、分散剂和消泡剂,本发明所制备的固井水泥浆用增韧膨胀剂可以明显改善水泥石的力学性能与体积收缩量,使水泥石脆性降低、体积收缩程度减小,防窜性能増加,对于改善油井质量、延长油井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760287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710176429.X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C09K8/4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稳定剂,属于一种稠油热采井固井水泥浆用外掺料,主要解决了现有硅砂稳定剂不能完全满足稠油热采井开采对水泥环强度要求及后期强度大幅度衰退的问题。高温稳定剂主要包括强度增强剂、增强辅助剂、活性激活剂,其质量百分比分别为:增强剂为74.75%,增强辅助剂为20.57%,活性激活剂为4.68%。本发明使固井水泥石具有较高的早期抗压强度,优良的抗“高温强度衰退”能力,能有效提高水泥环层间封隔能力和防止稠油热采井后期开采过程中油、气、水窜的发生,对改善稠油热采井固井质量,提高稠油资源开采,延长油井寿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727805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310719841.3
申请日:2013-12-24
Applicant: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7/005
Abstract: 一种水泥胶结强度评价实验装置,主要由与电控搅拌器为一体的釜盖(1)、与热电偶配合使用的养护釜盖(7)、釜体(2)、岩芯(4)、钻井液储液罐(29)、冲洗液储液罐(35)和管路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釜体(2)与釜盖(1、7)螺纹连接,并通过管路和阀门系统与钻井液储液罐(29)、冲洗液储液罐(35)、氮气源(11)、空气源(12)以及水源(13)系统相连。与现有测量胶结强度的典型装置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评价胶结性能时,模拟了地层岩芯或人造岩芯壁面泥饼形成与冲洗过程,模拟了水泥石与两个界面同时胶结的情况,更加符合现场实际情况,为确定合理的现场施工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760287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176429.X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C09K8/4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8/467 , C09K22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稳定剂,属于一种稠油热采井固井水泥浆用外掺料,主要解决了现有硅砂稳定剂不能完全满足稠油热采井开采对水泥环强度要求及后期强度大幅度衰退的问题。高温稳定剂主要包括强度增强剂、增强辅助剂、活性激活剂,其质量百分比分别为:增强剂为74.75%,增强辅助剂为20.57%,活性激活剂为4.68%。本发明使固井水泥石具有较高的早期抗压强度,优良的抗“高温强度衰退”能力,能有效提高水泥环层间封隔能力和防止稠油热采井后期开采过程中油、气、水窜的发生,对改善稠油热采井固井质量,提高稠油资源开采,延长油井寿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802591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225498.0
申请日:2016-04-12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8/03 , C09K8/32 , C09K220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逆乳化材料及其诱导乳液转相工艺。其技术方案是:将纳米固体颗粒在电动搅拌下分散在纯水中,再在超声下分散,使纳米固体颗粒充分分散于水中;取一定质量的表面活性剂溶于纯水中配制成一系列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将表面活性剂溶液分别加入到纳米固体颗粒分散液中,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原位活化纳米固体颗粒;取等体积的油相,在高速搅拌下加入到表面活性剂原位活化纳米固体颗粒分散液中,配制得乳液。
-
公开(公告)号:CN104727805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719841.3
申请日:2013-12-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7/0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7/0005
Abstract: 一种水泥环胶结强度评价实验装置,主要由与电控搅拌器为一体的釜盖(1)、与热电偶配合使用的养护釜盖(7)、釜体(2)、岩芯(4)、钻井液储液罐(29)、冲洗液储液罐(35)和管路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釜体(2)与釜盖[(1)或(7)]螺纹连接,并通过管路和阀门系统与钻井液储液罐(29)、冲洗液储液罐(35)、氮气源(11)、空气源(12)以及水源(13)系统相连。与现有测量胶结强度的典型装置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评价胶结性能时,模拟了地层岩芯或人造岩芯壁面泥饼形成与冲洗过程,模拟了水泥石与两个界面同时胶结的情况,更加符合现场实际情况,为确定合理的现场施工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