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6524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91172.7
申请日:2023-06-12
申请人: 西安交通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耦合可中断负载的虚拟电厂调度方法,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增大与负载需求的提升,虚拟电厂尤其是大型虚拟电厂对储能的需求增加,可中断负载作为一种无需前期投入且分布广泛、潜力巨大的用户侧储能是解决目前对于储能需求的重要方式。本发明确定了虚拟电厂中可中断负载作为储能的调度时间与调度功率,以适应不同的虚拟电厂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变化或负载功率需求;并在相同的功率需求下,通过改变调度时间或结合电力交易市场的方式,确定多种不同的调度功率,为控制者在调度过程结合调度成本确定最合适的调度功率。该方法为可中断负载储能的利用提供了思路,同时实现方法简单、投资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68343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91192.4
申请日:2023-06-12
申请人: 西安交通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虚拟电厂中可控单元调度速率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优化虚拟电厂中能源管理系统的信号传递过程,减小当虚拟电厂控制其内部的可调度单元过程中对频率产生的波动,提高了虚拟电厂能够允许的对于可控单元的调度速率。具体而言,建立了虚拟电厂对于可控单元的调度信号与储能的充放电功率之间的联系,调度信号发出的同时对储能的充放电信号进行扩大或缩小,减小了信号传递的迟滞使储能能够及时的响应可控单元的变化。针对于虚拟电厂中高频次调节的可控单元与低频次调节的可控单元,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两种方案共同作用使虚拟电厂获得最高的调度速率。该方法维护了虚拟电厂的稳定性,减小了在调度过程的能量损失,提高了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3609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564242.2
申请日:2023-05-18
申请人: 西安交通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耦合于虚拟电厂的电动公交车储能收益最大化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将电动公交车的特点与虚拟电厂的能量流调度相结合,以实现对电动公交车储能的最大化利用。具体而言,该方法根据虚拟电厂功率需求与收益最大目标为储能指定调度目标,通过调度化石能源机组输出功率形成调度计划实现储能目标。同时,该方法还包括对收益的计算和调度过程中电动公交车与虚拟电厂的经济性分析。该方法充分利用了电动公交车的非工作时间作为储能参与电网调度,维持虚拟电厂的安全性,同时利用不同的电费时段获得电价差收益。该方法可明显提高电动公交车组参与电网调度的积极性,有助于促进用户侧储能参与虚拟电厂建设,且实现方法简单、投资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47059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564241.8
申请日:2023-05-18
申请人: 西安交通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电动汽车储能的虚拟电厂调峰控制方法,随着可再生能源在电网中的占比不断增加,其间歇性和不确定性对电网安全性的影响日益突出。削峰填谷调整用电负荷可以确保在可再生能源情况高渗透率下电网的安全稳定。虚拟电厂(VPP)作为一种对可再生能源进行聚合配置和协同优化,并为电网提供调峰服务的电力系统,受到广泛关注。电动汽车储能具有低成本和巨大潜力,但其大规模接入可能影响VPP的频率稳定。在保障VPP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实现VPP的最大调峰潜力是一个紧迫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调峰控制方法,包括确定调峰时段、设定储能目标、通过化石能源机组输出功率计算流程形成调度计划,并分析控制结果,评估控制过程的安全性和调峰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90613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60304.4
申请日:2023-07-13
申请人: 西安交通大学
IPC分类号: F01K11/02 , G06F17/10 , F01K3/06 , F01K7/22 , F01K7/24 , F01K7/38 , F01K7/34 , F01K13/02 , F22B33/18 , F22D1/32 , F22D1/50 , F22B35/00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通过中温储能辅助二次再热机组变负荷的耦合系统及控制方法,降负荷过程中,高压缸出口通过抽汽调节阀与中温储能系统相连,中温储能系统通过泄压阀与低压缸入口相连,升负荷过程中,除氧器出口给水通过给水调节阀与中温储能系统相连,中温储能系统通过管道与低压缸入口相连;设计耦合系统变负荷过程的控制方法,通过中温储能辅助二次再热机组完成变负荷过程:降负荷过程中,通过抽取部分高压缸排汽降低机组做功量,升负荷过程中,通过加热部分除氧器出口给水产生蒸汽送入低压缸增加机组做功量,从而降低二次再热机组响应时间,改善二次再热机组变负荷性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