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固有结构预楔形空间的弹性支承箔片动压气体轴承

    公开(公告)号:CN10772559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1711096071.6

    申请日:2017-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固有结构预楔形空间的弹性支承箔片动压气体轴承,包括轴承,以及位于轴承内的转轴;在所述轴承内侧设置弹性支承元件,在所述弹性支承元件和所述转轴之间设置顶层平箔,在所述转轴表面的轴向中间区域设置光滑轴段,在所述转轴表面、位于光滑轴段的两侧各设有一列倾斜槽,且所述顶层平箔内侧环绕包裹转轴并在所述顶层平箔和所述转轴之间形成预间隙,同时所述弹性支承元件和所述顶层平箔的一端固定在轴承的同一位置上且另一端自由;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在相对较低的转速、较小的箔片变形下形成动压气膜,在启、停阶段使转轴与轴承接触均匀,减小转轴与轴承间的接触摩擦时间和磨损,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

    一种用于输送低温液体的自真空绝热泵

    公开(公告)号:CN11114051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020630.4

    申请日:2019-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输送低温液体的自真空绝热泵,包括壳体、自真空绝热壳体、位于壳体中的轴承、支承在轴承上的主轴、以及安装在主轴上的电机和安装在主轴端部的叶轮;绝热壳体焊接安装在壳体外侧形成自真空结构;轴承包括前轴承和后轴承,前轴承和后轴承上均设有通孔;主轴支承在前轴承和后轴承上;电机包括超导励磁磁极转子和超导电枢绕组定子;叶轮安装在主轴的靠近低温液体的入口的端部。轴承和叶轮之间不存在温差,使离心泵的轴向导热量大大减少,从而具有较小的冷量损失;同时,轴承能长时间可靠工作,且超导电机的工作温度保持在超导临界温度以下。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输送低温液体的自真空绝热泵可广泛应用于低温液体输送领域。

    带有固有结构预楔形空间的弹性支承箔片动压气体轴承

    公开(公告)号:CN107725593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096071.6

    申请日:2017-1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2/0603 F16C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固有结构预楔形空间的弹性支承箔片动压气体轴承,包括轴承,以及位于轴承内的转轴;在所述轴承内侧设置弹性支承元件,在所述弹性支承元件和所述转轴之间设置顶层平箔,在所述转轴表面的轴向中间区域设置光滑轴段,在所述转轴表面、位于光滑轴段的两侧各设有一列倾斜槽,且所述顶层平箔内侧环绕包裹转轴并在所述顶层平箔和所述转轴之间形成预间隙,同时所述弹性支承元件和所述顶层平箔的一端固定在轴承的同一位置上且另一端自由;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在相对较低的转速、较小的箔片变形下形成动压气膜,在启、停阶段使转轴与轴承接触均匀,减小转轴与轴承间的接触摩擦时间和磨损,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

    一种悬臂型止推箔片轴承

    公开(公告)号:CN108980198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1810939635.6

    申请日:2018-0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臂型止推箔片轴承包括:轴承座、扇形弹性支撑元件、扇形悬臂箔片、销钉,轴承座包括支座、扇形瓦块;其中,支座呈圆筒形状,支座上端沿周向开设有定位卡槽,扇形瓦块、扇形弹性支撑元件、扇形悬臂箔片、定位卡槽、销钉一一对应;扇形瓦块组成的圆形结构、扇形弹性支撑元件组成的圆形结构、扇形悬臂箔片组成的圆形结构完全重合,且重合后的圆心处开设有用于穿设主轴的圆心孔;在支座上端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依次安装对应的扇形瓦块、扇形弹性支撑元件、扇形悬臂箔片,扇形弹性支撑元件与扇形瓦块上表面贴合,相邻扇形悬臂箔片搭接。本发明具有多重刚度、载荷力较高、缓和冲击振动的能力较强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轴承领域。

    一种微间隙高速流体空化观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15540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0182981.6

    申请日:2021-0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间隙高速流体空化观测装置,包括微间隙系统、低压抽吸系统、过冷液体供应系统、照明系统和高速图像采集系统;过冷液体供应系统用于对微间隙系统提供过冷液体;微间隙系统用于提供微米级调节精度的间隙高度为毫米量级的可视化微间隙;低压抽吸系统用于控制微间隙系统内微间隙中过冷液体的抽吸压力;通过对微间隙中的过冷液体进行抽吸,提升过冷液体流速,使其压力降低,产生流质空化;高速图像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和存储在流体工质在微间隙中流动过程中,流体工质空泡的生成、生长与运动图像。本发明可以实现微间隙运行过程中直接对微间隙流道工作区域的空化程度进行观测与定量化描述。

    一种可调节的螺纹节流制冷元件

    公开(公告)号:CN103775685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022522.1

    申请日:2014-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螺纹节流制冷元件,包括阀杆和阀体,所述阀杆上和阀体内分别加工有相互配合的外螺纹和内螺纹,外螺纹下表面与内螺纹上表面之间配合形成螺纹节流流道,外螺纹上表面与内螺纹下表面之间通过阀杆上下压差贴合而形成流道密封面,通过旋起或降低阀杆,使得外螺纹和内螺纹配合长度发生变化,实现螺纹节流流道长度的无级调节;在阀体内顶部设置有多层密封填料,在阀体顶部设置有用于将多层密封填料压紧的阀盖;外螺纹和内螺纹通过制冷剂高压与低压侧的压差实现高低压流道之间的自然隔离;具有调节和适应能力强,运动部件少,结构紧凑和可靠性高的特点,实现了节流效应的无级调节。

    一种高压区耦合的槽式制冷剂动压流体无油润滑轴承副

    公开(公告)号:CN105822660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286289.7

    申请日:2016-05-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7/107

    Abstract: 一种高压区耦合的槽式制冷剂动压流体无油润滑轴承副,所述的轴承基座上分布有径向承载圆柱面和止推承载圆环面;主轴上分布有圆柱面和圆环面;轴承基座的径向圆柱面与主轴上的圆柱面形成径向摩擦副,轴承基座的止推圆环面与主轴上的圆环面形成止推摩擦副;所述的径向摩擦副、止推摩擦副上加工有型线槽道,所述型线槽道的加工有四种不同的布置方式,本发明不仅能够为轴承提供轴向和径向两方面的载荷,而且径向摩擦副与止推摩擦副共用高压区域,有效提高了轴承腔体内流体润滑膜的动压压力,增加了轴承的角刚度和稳定性;控压排气孔可用于压力调节、排液/气/热、除杂或压力测量等,有利于提高轴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种具有人字形沟槽表面的可倾瓦动压径向轴承

    公开(公告)号:CN103591128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497751.4

    申请日:2013-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人字形沟槽表面的可倾瓦动压径向轴承,包括:主轴以及设置于主轴外侧的若干个径向可倾瓦块,其中,每个径向可倾瓦块靠近主轴侧均开设有若干条人字形沟槽,形成开槽区域。由于在径向可倾瓦块上均开设有若干条人字形沟槽,在旋转机械启动阶段,由于瓦块与轴颈之间相对速度较小,尚未形成有效的动压,现有技术中,采用光滑内表面瓦块,该瓦块前端容易与轴颈接触并产生磨损,而新型结构中瓦块前端的沟槽能够在瓦块与轴颈接近时形成动压楔和旋转力矩,有利于动压气膜的形成。

    一种具有人字形沟槽表面的可倾瓦动压径向轴承

    公开(公告)号:CN103591128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497751.4

    申请日:2013-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人字形沟槽表面的可倾瓦动压径向轴承,包括:主轴以及设置于主轴外侧的若干个径向可倾瓦块,其中,每个径向可倾瓦块靠近主轴侧均开设有若干条人字形沟槽,形成开槽区域。由于在径向可倾瓦块上均开设有若干条人字形沟槽,在旋转机械启动阶段,由于瓦块与轴颈之间相对速度较小,尚未形成有效的动压,现有技术中,采用光滑内表面瓦块,该瓦块前端容易与轴颈接触并产生磨损,而新型结构中瓦块前端的沟槽能够在瓦块与轴颈接近时形成动压楔和旋转力矩,有利于动压气膜的形成。

    一种测量气-液两相流系统带液量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21444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186777.2

    申请日:2012-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气-液两相流系统带液量的装置及方法,在气-液两相流工质系统出口安置加热功率可调的加热模块对系统出口气-液两相流工质进行加热,调节加热模块加热功率使得加热模块出口工质达到气相饱和状态,利用温度和压力传感器对加热后的工质进行状态判断。当加热模块出口工质状态为气相饱和态或过热态时,结合所消耗的加热功率、系统工质质量流量及工质汽化潜热,利用热力学关系式判断出工质中液相部分份额。此种气-液两相流带液量测量的方法克服了现有光学法无法应用于低温领域、测试时间长、数据量大、装置复杂昂贵的缺点,具有适应极端条件、装置简单、便于实现、测量范围广和稳定性好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