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92253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710437201.1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K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行驶区域的视觉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超像素作为中层特征感知一致性单元,在中层超像素分割基础上构建能量函数,能量函数的数据依赖项由超像素的颜色、纹理、位置特征定义,数据交互项引入时空邻域超像素的交互作用,根据其标签和颜色特征差异性予以定义,此外,根据“初始化类别标签—初始全局能量计算—局部能量比较—全局能量比较”循环判别实施能量最小化,本发明可有效检测图像及视频中的道路行驶区域,方法简单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29371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50016.6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K形折流板换热器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壳体内的呈正三角形排布的换热管束;换热管束套设了若干个K形折流板;K形折流板由竖直圆形板和倾斜板组成,且竖直圆形板的中间开设了用于流体通过的缺口,两个倾斜板对称连接在竖直圆形板的缺口处,对缺口形成部分遮挡,倾斜板与竖直圆形板倾斜设置,三者组成侧视投影为K形的阻挡结构;换热时,冷流体通入换热管束,热流体通入壳体,进入壳体中的部分热流体被K形折流板的倾斜板阻挡后绕开流动,其余热流体直接通过K形折流板的竖直圆形板中间的缺口;所有流体直至通过最后一个K形折流板后流出换热器,完成热流体与冷流体之间的换热;在传热速率,总传热系数,以及压降三方面均有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70590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37793.3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泄露流体的非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及方法,属于非连续螺旋折流板换热器领域,本换热器的壳体内沿壳程方向排布有若干组依次相连的折流板组件,折流板组件由多个结构相同的折流板单元组成,折流板单元由垂直相连的扇形挡板和三角挡板组成,每相邻两个折流板单元之间,前一个折流板单元的扇形挡板与后一个折流板单元的三角挡板垂直相连;本换热器通过非连续螺旋折流板的设计,形成连续的螺旋流道,能有效减少泄露流体的可能性,同时提高流体的换热效率;规避了非连续螺旋折流板片之间形成的三角泄露区域,减少了壳程流体泄露流量,使流体进行完全地螺旋流动,与换热管进行充分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292253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437201.1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K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行驶区域的视觉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超像素作为中层特征感知一致性单元,在中层超像素分割基础上构建能量函数,能量函数的数据依赖项由超像素的颜色、纹理、位置特征定义,数据交互项引入时空邻域超像素的交互作用,根据其标签和颜色特征差异性予以定义,此外,根据“初始化类别标签—初始全局能量计算—局部能量比较—全局能量比较”循环判别实施能量最小化,本发明可有效检测图像及视频中的道路行驶区域,方法简单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09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03793.3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管壳式换热器模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涉及换热器模拟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原始管壳式换热器模型的原始尺寸参数和原始性能参数;基于原始尺寸参数和原始性能参数确定目标管壳式换热器模型的目标尺寸参数和目标性能参数;根据目标性能参数和目标尺寸参数进行建模,得到目标管壳式换热器模型。本公开简化了管壳式换热器的建模过程,进而降低了对管壳式换热器进行数值模拟的难度,提高了数值模拟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09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410103793.3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管壳式换热器模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涉及换热器模拟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原始管壳式换热器模型的原始尺寸参数和原始性能参数;基于原始尺寸参数和原始性能参数确定目标管壳式换热器模型的目标尺寸参数和目标性能参数;根据目标性能参数和目标尺寸参数进行建模,得到目标管壳式换热器模型。本公开简化了管壳式换热器的建模过程,进而降低了对管壳式换热器进行数值模拟的难度,提高了数值模拟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21685262U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23195998.9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管板、换热管和折流板,壳体设有供介质流入的壳程介质入口和流出的壳程介质出口。管板设有管板进液端和管板出液端,与壳体连接并围设成腔体。换热管包括供介质流入的管程介质入口和流出的管程介质出口,管程介质入口连接于管板进液端,管程介质出口连接于管板出液端。折流板设于腔体内,连接于壳体,设置有通孔和渐变孔,换热管穿设于通孔,渐变孔的第一端朝向壳程介质入口,第二端朝向壳程介质出口,渐变孔第一端直径大于第二端直径,使渐变孔第一端内的壳程介质流动速度小于第二端内的壳程介质流动速度。本公开可以减小管壳式换热器内的热量交换死区,可以增强换热效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