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皮给药促渗装置及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5951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656694.5

    申请日:2022-12-22

    Abstract: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经皮给药促渗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内设置有控制模块、等离子体及电穿孔模块、离子导入模块和电源模块;其中,控制模块用于将由所述电源模块提供的第一低压直流信号转换为第二低压直流信号以供给所述等离子体及电穿孔模块;等离子体及电穿孔模块用于将由所述控制模块提供的第二低压直流信号转换为对称振荡高压脉冲信号并通过高压电极导入皮肤表面;离子导入模块用于将由所述电源模块提供的第一低压直流信号转换为矩形脉冲信号并通过低压电极导入皮肤表面,以和由高压电极导入的对称振荡高压脉冲信号耦合以促进药物透皮吸收;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等离子体及电穿孔模块和离子导入模块分时或同时执行上述动作。

    一种基于双极性电极介质阻挡放电的美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48791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174408.5

    申请日:2022-02-24

    Abstract: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基于双极性电极介质阻挡放电的美容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和放电电路,其中,所述控制电路用于为所述放电电路提供高压脉冲输出;所述放电电路通过介质阻挡放电输出极性相反的高压脉冲以在皮肤表层生成细丝放电等离子体使得皮肤表层形成气孔。本公开通过采用双极性电极,使得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的电流在皮肤表层形成微循环,从而增强皮肤表层对护肤品的吸收。

    等离子体活性气体湿化器

    公开(公告)号:CN111494774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293518.4

    申请日:2020-04-14

    Abstract: 公开了等离子体活性气体湿化器,包括活化腔和湿化腔,湿化腔底部与活化腔底部相连使得两个腔室的液体能够流通而气体相互隔离,等离子体发生器气体连通所述活化腔,产生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通入活化腔的液体中以生成等离子体活性水,氧化还原电位传感器设在所述活化腔以测量等离子体活性水的活化参数,气体提供单元气体连通所述湿化腔,所述气体提供单元输入气体到所述湿化腔的液面下方,湿度传感器设在所述湿化腔以测量湿化腔液面上方的气体湿度,出气口设在所述湿化腔上端以输出所述气体。该湿化器用于处理从呼吸机等气源输出的呼吸用气,一方面使气体湿度达到呼吸要求,另一方面通过气体携带的等离子体活性成分,有望预防、治疗肺部感染疾病。

    一种不产生臭氧的冷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49755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563979.6

    申请日:2019-06-26

    Abstract: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不产生臭氧的冷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陶瓷薄片、气室、气泵、单向气流导通喷嘴和高压电源;所述陶瓷薄片位于所述气室内;所述气室的一侧通过玻璃通气管道连接有所述气泵,另一侧通过玻璃通气管道连接有所述单向气流导通喷嘴;所述高压电源分别通过高压电极和地电极与所述陶瓷薄片相连。本公开能够稳定产生几乎不含臭氧的等离子体,避免了人体因长时间暴露在超标浓度的臭氧下造成的损害。

    等离子体活性水雾化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94760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293519.9

    申请日:2020-04-14

    Abstract: 公开了等离子体活性水雾化器,其中,活化腔容纳待活化的水溶液,气体经由活化气泵输往等离子体发生器中生成等离子体活性粒子,所述等离子体活性粒子在活化气泵作用下通入活化腔中与所述水溶液生成等离子体活性水;混合泵连通容纳药液的药液池以及经由出水口连通所述活化腔,所述混合泵将所述等离子体活性水和所述药液按预定比例形成混合溶液以泵入雾化杯;控制单元控制活化气泵生成预定体积的等离子体活性水,控制混合泵生成预定浓度的混合溶液以及控制雾化气泵按预定速率泵出混合溶液雾粒。

    一种不产生臭氧的冷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92231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362647.3

    申请日:2018-11-15

    Abstract: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不产生臭氧的冷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包括:陶瓷薄片、气室、气泵、单向气流导通喷嘴和高压电源;所述陶瓷薄片位于所述气室内;所述气室的一侧通过玻璃通气管道连接有所述气泵,另一侧通过玻璃通气管道连接有所述单向气流导通喷嘴;所述高压电源分别通过高压电极和地电极与所述陶瓷薄片相连。本公开能够稳定产生几乎不含臭氧的等离子体,避免了人体因长时间暴露在超标浓度的臭氧下造成的损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