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7732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03267.8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C02F1/00 , C02F1/56 , B01D17/05 , C02F10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化工废水中油泥的去除方法,方法包括:在待处理煤化工废水中加入破乳材料LY‑01,搅拌,得到中间混合体系;在中间混合体系中,加入聚结材料LY‑02,搅拌,静置,分离,得到油泥处理后的废水;所述破乳材料LY‑01采用季铵盐类阳离子单体、亲油疏水单体及聚合醇胺制备得到;所述聚结材料LY‑02采用明胶、磁粉材料、柠檬酸及破乳材料LY‑01制备得到;本发明通过在待处理的煤化工废水中加入破乳材料LY‑01及聚结材料LY‑02,两者表面均带有丰富的正电荷和支链结构,使废水中带负电荷的胶体物质微粒发生脱稳,利用聚结材料LY‑02的聚结性能,将较小体积的聚集体进行聚结,最终实现油泥的分离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192498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802462.0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C02F9/00 , C02F1/00 , C02F1/44 , C02F1/40 , C02F10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回收石油、煤化工废水中油类物质的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储水箱体内沿废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整流过滤板组、“人”字形聚结板组、斜管沉淀板组和溢油隔板;其中,斜管沉淀板组和溢油隔板之间的区域形成集水区,溢油隔板与另一侧的箱体侧壁形成集油区;集水区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口;第二储水箱体设置有集水槽、配水槽;配水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三角溢流堰;三角溢流堰与集水槽之间,自上而下倾斜铺设有复合纳米泡沫部件。本发明通过聚结、静沉技术实现浮油、分散油的回收,通过纳米膜组件系统实现了乳化油与水体的分离;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处理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92493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803547.0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C02F1/40 , B01D17/022 , B01D17/032 , C02F10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石油、煤化工废水的乳化油回收装置、回收方法及除油系统,所述回收装置包括:原水布水系统,包括:配水槽;所述配水槽设置有进水管,用于向配水槽通入废水;所述配水槽设置有溢流堰,用于在废水布满配水槽时溢出废水;油水分离系统,包括:复合纳米泡沫铜部件;所述复合纳米泡沫铜部件倾斜设置于所述配水槽的外壁上,用于作为溢流堰溢出废水的流道并进行油水分离;所述复合纳米泡沫铜部件中,按照油渗透的方向依次设置超疏水、超亲油泡沫铜材料层和超疏油泡沫铜材料层。本发明可同时解决乳化油的破乳与分离问题,避免化学破乳剂的使用,实现乳化油的高效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447732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103267.8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B01D17/05 , C02F1/00 , C02F1/56 , C02F10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化工废水中油泥的去除方法,方法包括:在待处理煤化工废水中加入破乳材料LY‑01,搅拌,得到中间混合体系;在中间混合体系中,加入聚结材料LY‑02,搅拌,静置,分离,得到油泥处理后的废水;所述破乳材料LY‑01采用季铵盐类阳离子单体、亲油疏水单体及聚合醇胺制备得到;所述聚结材料LY‑02采用明胶、磁粉材料、柠檬酸及破乳材料LY‑01制备得到;本发明通过在待处理的煤化工废水中加入破乳材料LY‑01及聚结材料LY‑02,两者表面均带有丰富的正电荷和支链结构,使废水中带负电荷的胶体物质微粒发生脱稳,利用聚结材料LY‑02的聚结性能,将较小体积的聚集体进行聚结,最终实现油泥的分离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192498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802462.0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C02F9/02 , C02F10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回收石油、煤化工废水中油类物质的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储水箱体内沿废水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整流过滤板组、“人”字形聚结板组、斜管沉淀板组和溢油隔板;其中,斜管沉淀板组和溢油隔板之间的区域形成集水区,溢油隔板与另一侧的箱体侧壁形成集油区;集水区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口;第二储水箱体设置有集水槽、配水槽;配水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三角溢流堰;三角溢流堰与集水槽之间,自上而下倾斜铺设有复合纳米泡沫部件。本发明通过聚结、静沉技术实现浮油、分散油的回收,通过纳米膜组件系统实现了乳化油与水体的分离;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处理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739100A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711251887.1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2 , C02F7/00 , C02F2103/007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混合充氧‐人工浮岛集成水质修复装置,包括水泵系统、水流上升系统、文丘里进气系统和人工浮岛等;其中,人工浮岛连接在钢架上,锚固墩置于水体底部,并与表面粗糙的浮体连接;水泵系统包括置于钢架上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以及置于水中的水泵,太阳能发电装置用于为水泵供电;文丘里进气系统包括两端开口且纵向设置的文丘里管和连通在文丘里管喉部的若干进气管,进气管的进气口位于水面之上;水流上升系统置于人工浮岛下部,其底部与文丘里管的上部直筒连接,文丘里管的下部直筒底部与水泵进水口连通;人工浮岛上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本发明能够绿色低碳运行,可经济、高效、无电耗地原位改善河流湖库水体水质、控制水体富营养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92493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010803547.0
申请日:2020-08-11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C02F1/40 , B01D17/022 , B01D17/032 , C02F10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石油、煤化工废水的乳化油回收装置、回收方法及除油系统,所述回收装置包括:原水布水系统,包括:配水槽;所述配水槽设置有进水管,用于向配水槽通入废水;所述配水槽设置有溢流堰,用于在废水布满配水槽时溢出废水;油水分离系统,包括:复合纳米泡沫铜部件;所述复合纳米泡沫铜部件倾斜设置于所述配水槽的外壁上,用于作为溢流堰溢出废水的流道并进行油水分离;所述复合纳米泡沫铜部件中,按照油渗透的方向依次设置超疏水、超亲油泡沫铜材料层和超疏油泡沫铜材料层。本发明可同时解决乳化油的破乳与分离问题,避免化学破乳剂的使用,实现乳化油的高效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107216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911410646.6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混合负压充氧机安装间距的确定方法,包括步骤:先根据扩散管进水口流速与电机转速的关系,计算不同转速条件下的扩散管进水口水流速度Ur;然后根据扩散管进水口始端断面与距水面下高度为h的扩散管出水口的能量守恒方程,求出垂向水流到达水体表面的速度Us,其中扩散管内水流水头损失系数与扩散管出水口水流雷诺数及扩散管倾角有关;根据淹没射流理论,应用公式计算机械混合负压充氧机外围水平流速Uh分布,分别建立确定公式中的速度衰减系数f、水流夹带系数β、径向距离的初始值bp;当Uh=0即为设备最大影响半径Rmax,定义两台设备最大影响半径之和为设备安装间距L,即安装间距L=2Rmax。
-
公开(公告)号:CN107739100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1711251887.1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混合充氧‐人工浮岛集成水质修复装置,包括水泵系统、水流上升系统、文丘里进气系统和人工浮岛等;其中,人工浮岛连接在钢架上,锚固墩置于水体底部,并与表面粗糙的浮体连接;水泵系统包括置于钢架上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以及置于水中的水泵,太阳能发电装置用于为水泵供电;文丘里进气系统包括两端开口且纵向设置的文丘里管和连通在文丘里管喉部的若干进气管,进气管的进气口位于水面之上;水流上升系统置于人工浮岛下部,其底部与文丘里管的上部直筒连接,文丘里管的下部直筒底部与水泵进水口连通;人工浮岛上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本发明能够绿色低碳运行,可经济、高效、无电耗地原位改善河流湖库水体水质、控制水体富营养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072167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410646.6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混合负压充氧机安装间距的确定方法,包括步骤:先根据扩散管进水口流速与电机转速的关系,计算不同转速条件下的扩散管进水口水流速度Ur;然后根据扩散管进水口始端断面与距水面下高度为h的扩散管出水口的能量守恒方程,求出垂向水流到达水体表面的速度Us,其中扩散管内水流水头损失系数与扩散管出水口水流雷诺数及扩散管倾角有关;根据淹没射流理论,应用公式计算机械混合负压充氧机外围水平流速Uh分布,分别建立确定公式中的速度衰减系数f、水流夹带系数β、径向距离的初始值bp;当Uh=0即为设备最大影响半径Rmax,定义两台设备最大影响半径之和为设备安装间距L,即安装间距L=2Rmax。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