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0035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09473.2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厂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涂层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制备高耐蚀高耐磨涂层的方法及粉末烘干装置,其制备高耐蚀高耐磨涂层的方法包括,通过超音速火焰喷涂向预处理的基体表面喷涂烘干处理的双陶瓷复合粉末和耐蚀金属,形成高耐磨高耐蚀涂层,通过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将双陶瓷复合粉末喷涂于基体材料表面,在基体材料表面形成高耐蚀高耐磨的涂层,延长了基材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67368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22030.5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厂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邓彪 , 娄正计 , 寿兵 , 林崴 , 李巍 , 秦建柱 , 曹志刚 , 李献才 , 黄俊谐 , 黄修喜 , 纪乙智 , 李聚涛 , 孙琦 , 陈盛广 , 李生文 , 魏伟 , 李攀 , 王华超 , 文邦豪 , 邓家德 , 黄垂洪 , 程晔锋 , 杨强斌
IPC: B23P6/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对异形部件损伤区域修复的方法,其包括:S1、对异形部件的损伤区域进行清理,并在所述损伤区域处设置支撑件;S2、准备修复模具,将所述修复模具设在所述损伤区域处;S3、在所述修复模具和所述损伤区域之间浇注修补剂,并等待所述修补剂硬化形成修补部;S4、剥离所述修复模具,并对所述修补部进行加工。本发明实施例的对异形部件损伤区域修复的方法修复效果好,修复效率高,且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659064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38563.2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厂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涂装置,所述喷涂装置包括连接座、喷涂组件、加热组件、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一警报组件,喷涂组件设在连接座上,喷涂组件用于喷涂工件,加热组件设在连接座上且与喷涂组件间隔并行设置,加热组件用于预热工件的待喷涂区或重熔工件的喷涂区,第一检测组件设在喷涂组件上,第一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喷涂组件的喷涂距离、喷涂角度和喷涂速度中的至少一者,第一警报组件设在喷涂组件上且与第一检测组件相连,以在第一检测组件检测的检测结果超出预设范围时,第一警报组件发生警报。本发明的喷涂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喷涂效率高、涂层制备质量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57439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0488490.3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厂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管道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涂料组合物及其在抗冲刷耐腐蚀涂层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涂料组合物,包括复合粉末和粘结剂,所述复合粉末包括质量比为(10~20):(3~5):(3~5)的复合碳化物、复合氧化物和复合金属粉。该涂料组合物通过复合碳化物、复合氧化物和复合金属粉的协同作用,能使其制备的涂层在具备优异的抗磨蚀、耐冲刷性能的同时,也具有优良的耐腐蚀和抗氧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69427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48052.9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厂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林崴 , 娄正计 , 秦建柱 , 曹志刚 , 李巍 , 寿兵 , 邓彪 , 李献才 , 黄俊谐 , 黄修喜 , 纪乙智 , 李聚涛 , 陈盛广 , 魏伟 , 李攀 , 王华超 , 孙琦 , 李生文 , 文邦豪 , 邓家德 , 程晔锋 , 黄垂洪
IPC: C09J163/00 , C09J11/04 , C09D163/00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修补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修补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修补剂,包括组分A和组分B,所述组分A包括100~150重量份的脂肪族环氧树脂、100~150重量份的金属陶瓷粉末、50~100重量份的抗硫增韧合金粉末和30~80重量份的低摩擦自润滑粉末,所述组分B包括40~60重量份的固化剂。该修补剂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自润滑性、加工性和良好的抗硫腐蚀能力,以及较强的粘结强度和内部结合强度,该修补剂固化以后在含硫腐蚀、氯离子腐蚀的浆液中,具有非常稳定的结合强度,即使在70℃的浆液环境中,固化组织依然保持较高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65973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39882.5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厂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秦建柱 , 李巍 , 曹志刚 , 寿兵 , 邓彪 , 林崴 , 李聚涛 , 娄正计 , 李献才 , 黄俊谐 , 黄修喜 , 纪乙智 , 孙琦 , 李生文 , 陈盛广 , 李攀 , 王华超 , 文邦豪 , 邓家德 , 黄垂洪 , 程晔锋 , 王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撬装罐体的小压差检测装置及方法,所述罐顶压阻式传感器安装于接转撬罐体内的顶部,所述第一R/F电路的输入端与罐顶压阻式传感器相连接,第一R/F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ESP8266板相连接;所述罐底压阻式传感器安装于接转撬罐体内的底部,所述第二R/F电路的输入端与罐底压阻式传感器相连接,第二R/F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ESP8266板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接转撬罐体内,温度传感器与第一ESP8266板及第二ESP8266板相连;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第一ESP8266板及第二ESP8266板相连,该装置及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获取撬装罐体顶部与底部之间的压差。
-
公开(公告)号:CN11655554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99400.0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厂
Inventor: 李太江 , 李巍 , 秦建柱 , 李聚涛 , 曹志刚 , 黄俊谐 , 黄修喜 , 纪乙智 , 程晔锋 , 娄正计 , 李生文 , 陈盛广 , 李攀 , 王华超 , 孙琦 , 杨强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处理装置,所述热处理装置包括:加热腔室和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在所述加热腔室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环形加热器和移动组件,所述环形加热器限定出用于放置工件的加热区,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连接臂和驱动器,所述连接臂包括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加热腔室的内壁面相连,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环形加热器相连,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连接臂转动,且所述连接臂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可改变,以便所述环形加热器能够相对工件移动。本发明的热处理装置对工件的加热更加均匀,具有较好的热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3139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09467.7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厂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3C24/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等离子熔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摆动等离子熔覆设备,包括,主体部件,包括支撑组件、设于所述支撑组件外的连接杆,以及设于所述连接杆内的熔覆组件,本发明通过将感应加热和摆动引入等离子熔覆的过程中,使得基体温度以及熔覆层宽度的提升,显著提高了熔覆效率,而在热源摆动下降低了熔覆过程热输入以及稀释率,有利于抑制WC等热敏感陶瓷增强颗粒的分解,此外摆动的引入还可以通过加速熔池流动,促进枝晶熔断或者通过增大熔池内液态金属成分,过冷促进晶体形核等多种方式实现熔覆层组织结构的细化,可以有效提升熔覆层的强韧性,进而保证熔覆层优异综合性能,帮助等离子熔覆技术在制备金属陶瓷强化延寿层过程中独具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62125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09465.8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厂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涂层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耐磨粒磨损涂层热处理方法及其制备装置,包括;主体部件,包括混合组件、设于混合组件内的定量组件,以及设于定量组件外的遮挡组件;释放部件包括设于混合组件内的隔断组件、设于遮挡组件外的控制组件,以及设于控制组件外的导向组件,首先将粉碎后的物料送入混合组件内,然后在通过定量组件去对物料进行配比,通过控制定量组件与遮挡组件转动,并在导向组件的抵触下,使得遮挡组件离开定量组件的出料口,进而使得物料进入隔断组件内,从而实现对陶瓷颗粒与金属粉之间的配比,当隔断组件内积累一定量的物料时,隔断组件将会释放物料进入搅拌腔A2内,从而达到了陶瓷颗粒与金属粉混合以及定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70235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28047.1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厂
Inventor: 李巍 , 李太江 , 黄修喜 , 李聚涛 , 纪乙智 , 曹志刚 , 黄俊谐 , 娄正计 , 陈盛广 , 李生文 , 魏伟 , 李攀 , 王华超 , 孙琦 , 杨强斌 , 程晔锋 , 刘思静 , 文邦豪 , 邓家德 , 黄垂洪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脱硫循环泵关键部件结构型线优化方法,包括对初始脱硫循环泵的叶轮及蜗壳进行建模并抽取三维内流道结构,获得全流道水体计算模型;基于水体计算模型进行计算域网格划分;确定数值计算过程中的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及其离散方法,选用湍流计算模式开展数值计算;基于特定叶轮转速及流量等工况条件计算获取脱硫循环泵关键部件不同结构及/或尺寸下的特征参量;通过对比初始的脱硫循环泵与不同结构及/或尺寸下脱硫循环泵关键部件的特征参量,获得脱硫循环泵的优化结构及/或尺寸;基于多场耦合计算平台,对优化后的脱硫循环泵应力变形、结构强度及振动特性进行校核。本申请在保证脱硫循环泵其他性能前提下,提升了脱硫泵扬程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