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7783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1174544.1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轮室呈锯齿型结构的双向贯流式水轮机,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管、转轮室、尾水管,进水管内中心轴线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活动导叶,活动导叶上连接有转轮,转轮位于转轮室内,转轮室内壁设置有多个依次相连的锯齿形结构的导板。通过在转轮室壁面设置锯齿形结构的导板,可以减少转轮与转轮室间隙处流动的轴向速度,从而减少向后的间隙泄漏流,同时削弱从叶片后缘脱落的叶顶泄漏涡以及轮毂分离出来的叶顶分离涡的强度,一定程度上不仅改善了间隙处的流态,减少了水力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939795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15883.7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气泡变形和尺寸变化的气液混输泵数值预测方法,步骤是:步骤1:建立阻力系数模型,计算得到修正阻力系数;步骤2:设置数值模拟计算方案,先对气液混输泵内部流场进行数值计算,设置相关条件,确定气泡尺寸模型,得到气液混输泵的数值预测结果。本发明属于气液混输流体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在气泡多尺寸组模型MUSIG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由于气泡破碎和聚并行为导致的气泡变形和尺寸变化,对阻力系数模型Schiller Naumann模型进行修正,对气液混输泵运行特性进行数值研究,提高了气液混输泵在低含气率和高含气率下的性能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177831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174544.1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轮室呈锯齿型结构的双向贯流式水轮机,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管、转轮室、尾水管,进水管内中心轴线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活动导叶,活动导叶上连接有转轮,转轮位于转轮室内,转轮室内壁设置有多个依次相连的锯齿形结构的导板。通过在转轮室壁面设置锯齿形结构的导板,可以减少转轮与转轮室间隙处流动的轴向速度,从而减少向后的间隙泄漏流,同时削弱从叶片后缘脱落的叶顶泄漏涡以及轮毂分离出来的叶顶分离涡的强度,一定程度上不仅改善了间隙处的流态,减少了水力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2065629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010784118.3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F03B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贯流式水轮机间隙空化初生的检测方法,具体为:启动模型贯流式水轮机试验系统,调整模型贯流式水轮机运行工况,使转轮的叶片处于未间隙空化状态,采用激光测振仪对转轮室的振动的加速度信号进行采集,得到转轮室振动的加速度信号采样后的时间序列,截取时间序列然后转变为频率信号;确定模型贯流式水轮机转轮的叶片通过频率fp下的幅值Ap;采集不同空化系数下转轮室振动的加速度信号;确定模型贯流式水轮机转轮叶片间隙空化初生对应的空化系数;关闭模型贯流式水轮机试验系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观察者和观察位置的不同,极大地影响了贯流式水轮机转轮叶片的间隙空化初生准确判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06562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784118.3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F03B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贯流式水轮机间隙空化初生的检测方法,具体为:启动模型贯流式水轮机试验系统,调整模型贯流式水轮机运行工况,使转轮的叶片处于未间隙空化状态,采用激光测振仪对转轮室的振动的加速度信号进行采集,得到转轮室振动的加速度信号采样后的时间序列,截取时间序列然后转变为频率信号;确定模型贯流式水轮机转轮的叶片通过频率fp下的幅值Ap;采集不同空化系数下转轮室振动的加速度信号;确定模型贯流式水轮机转轮叶片间隙空化初生对应的空化系数;关闭模型贯流式水轮机试验系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观察者和观察位置的不同,极大地影响了贯流式水轮机转轮叶片的间隙空化初生准确判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296566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141941.1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F04D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离心泵内部气液相流动观测装置,包括出水部分、进水部分、箱体和动力传输部分,出水部分、进水部分、箱体和动力传输部分的内部中央设置有泵轴。本发明公开的可视化观测装置解决了现有试验装置对于离心泵的内部流动观测区域受限、装置结构复杂以及操作性低的问题。利用有机玻璃表面光滑、透光性好的特点,通过一定的手段将离心泵实验装置设计成中间侧向进水,使进水端与动力传动部分同侧,叶轮后盖板向外,因此可从叶轮后盖板方向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到整个叶轮内部完整的流动图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广、操作便捷,为离心泵内部流场观测实验的进行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14063369U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23050092.4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抑制空化的低比转速离心泵叶轮,包括前盖板、后盖板,前盖板、后盖板之间设置有多个叶片,每个叶片内侧设置有鳍棘结构,鳍棘结构固定在后盖板上,鳍棘结构起点至叶片进口端的距离为叶片型线长度的1/2。在叶轮后盖板设置鳍棘结构,提高了叶轮内流体压强,产生较大的近场压力,迫使空泡外侧形态发生改变,从而对空化产生抑制作用;在不同空化数下,此结构降低了周期叶轮内的平均空泡体积数量;当空泡的径向外缘尺寸发展至鳍棘结构时位置,该结构使得空泡覆盖区域内的压力脉动主频幅值有较大程度降低,改善了流场的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220769767U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22518644.7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旋涡泵叶轮,包括轮盘,轮盘的两侧面沿其圆周均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叶片,位于两侧的叶片间隔设置,每个叶片的一侧且靠近叶片头部一端设置有若干凹槽,相邻所述凹槽之间形成凸棱,轮盘上且位于同侧两个相邻的叶片之间处设为凹弧面。本实用新型旋涡泵叶轮解决现有旋涡泵叶轮存在流体的湍流损失较大,导致泵的吸入能力和排出能力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4173032U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23035013.2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F28D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壁面带半圆柱肋条的螺旋油冷却器管包括盘旋成筒状结构的螺旋管,在螺旋管的内壁面设置有多个半圆柱肋条,肋条从螺旋管的进口一直布置到出口;肋条沿螺旋管内壁面均匀布置,相邻两个肋条的相差角度α应为360/N,N为半圆柱肋条个数。通过在螺旋式油冷却器管内加半圆柱肋条使得原有的换热效果差,且在管内容易形成因污垢而产生的的局部换热死区的现象明显减少;由于内部半圆柱肋条的加入,使管内的水不会出现回流、涡流现象,而且增大了水的流速,进一步强化了换热,换热面积是原有换热面积110%‑130%。
-
公开(公告)号:CN208902378U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21591968.6
申请日:2018-09-28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离心泵内部气液相流动可视化观测实验台,包括出水部分、进水部分、箱体和动力传输部分,出水部分、进水部分、箱体和动力传输部分的内部中央设置有泵轴。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可视化观测实验台解决了现有试验装置对于离心泵的内部流动观测区域受限、装置结构复杂以及操作性低的问题。利用有机玻璃表面光滑、透光性好的特点,通过一定的手段将离心泵实验装置设计成中间侧向进水,使进水端与动力传动部分同侧,叶轮后盖板向外,因此可从叶轮后盖板方向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到整个叶轮内部完整的流动图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广、操作便捷,为离心泵内部流场观测实验的进行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