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局优化算法划分子阵的宽带低副瓣天线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9489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164351.X

    申请日:2024-0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局优化算法划分子阵的宽带低副瓣天线及设计方法,主要解决现有高增益低副瓣天线馈电以及天线带宽受馈电网络限制的设计难题。本发明基于全局优化算法划分子阵的宽带低副瓣天线由在合成低副瓣方向的N/2个天线子阵组成,每个天线子阵由N/2个并联功分器及其两侧的两个串馈子阵组成,每个串馈子阵所包含的辐射单元数由全局优化算法确定。本发明通过抑制边频副瓣电平,进而有效展宽天线的方向图带宽,提升雷达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扩大其频率覆盖范围。仿真结果表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宽带低副瓣天线的副瓣电平在‑25dB以下的方向图带宽达到1.78%。

    双极化波导缝隙相控阵的极化隔离架

    公开(公告)号:CN11595466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715637.X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化波导缝隙相控阵的极化隔离架,主要解决现有双极化波导缝隙相控阵扫描波束的交叉极化隔离度随扫描角变大,且不断恶化的问题。其包括极化隔离挡板(2)和连接板(3),该连接板固定在极化隔离挡板的下表面,该极化隔离挡板采用设有齿形突起结构的平板结构,其上部两侧以1/2水平极化天线辐射缝隙间距固定有n+1个水平极化天线卡槽(1),这些卡槽与连接板形成包括n个极化隔离单元的一体结构,无需组装。本发明提高了双极化波导缝隙相控阵扫描波束交叉极化隔离度和扫描波束辐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使用本发明后可使双极化波导缝隙相控阵天线在进行波束扫描时大扫描角度下交叉极化隔离度性能平均提升10.3dB。

    一种双偏振波导缝隙阵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317870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509100.7

    申请日:2021-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偏振波导缝隙阵天线,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双极化波导缝隙阵天线的体积大,组阵间距大及馈电线走线占用空间大,波束扫描范围小的问题。其包括多个水平极化天线(1)、垂直极化天线(2)和多根馈电线(3),每个水平极化天线与垂直极化天线等间距交替排列。该两种极化天线均包括辐射腔体、底座腔体、波导‑同轴转换器和匹配负载,且分别在同一根扁波导管和同一根单脊波导管实现,其总截面面积仅为标准波导管的45%。每个馈电线的一端经过其第一个转弯段连接到波导‑同轴转换器,另一端经过其第二个转弯段连接到馈源。本发明体积和组阵间距小,馈电线布线占用空间少,水平和垂直极化波束的扫描范围更大,可用于气象雷达。

    一种宽带低剖面介质谐振天线、无线通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149084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810848077.2

    申请日:2018-07-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宽带低剖面介质谐振天线、无线通信系统,在辐射介质器采用圆柱介质器顶部加载圆盘介质器,圆盘介质器下加载一圆环介质器并与金属接地板接触闭合,形成圆环形空气腔,从而在原有的俩个谐振模式间产生一个新的谐振模式,进而达到宽带特性。采用在介质板底面印制金属辐射片,对金属贴片馈电后,再由探针馈电至辐射介质器。调节金属贴片长度,使得天线阻抗匹配达到宽带特性。本发明的介质谐振天线实现了宽频带特性,并且实现了低剖面的天线,有效的缩小了天线的体积。

    一种用于ETC系统的低副瓣透镜阵列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0635233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776345.9

    申请日:2019-08-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ETC系统的低副瓣透镜阵列天线,第一介质基板上印刷有8*18微带加载贴片;第二介质基板上表面选择性电镀微带线耦合馈电的8*18缝隙天线阵列;微带线耦合馈电的8*18缝隙天线阵列包括8*18个微带缝隙天线和18组一分八不等分T型功分网络,缝隙微带天线通过在槽缝上空加载微带贴片,产生新的谐振点,实现工作带宽的拓宽。其中Rotman透镜网络有七个波束端口、十八个阵列端口,结合波束轮廓、接受轮廓、移相微带线和π型衰减器,实现等幅度线性相位差和Taylor幅度分布的信号输出,得到了阵列天线俯仰面的低副瓣特性。本发明解决了传统ETC天线馈电结构复杂、方向图副瓣干扰大的难题。

    一种机载超短波宽带刀型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7221745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10303265.2

    申请日:2017-05-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短波天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机载超短波宽带刀型天线,其包括介质板、金属法兰和同轴射频连接器,其中介质板上印刷有辐射贴片、长枝节、短枝节、加载电阻;长枝节印刷在介质板边缘紧贴三边处,并弯折成三段,其两端均不接地;短枝节下端接地,上端与辐射贴片连接;辐射贴片上设有四个切角,其中间还设有一倒U形缝隙;所述辐射贴片顶端设有加载电阻,加载电阻上端连接所述长枝节的中间一段;所述介质板垂直固定在金属法兰上;所述同轴射频连接器固定在金属法兰下端,其内导体焊接在辐射贴片底端进行馈电。本发明实现了机载超短波天线的宽带匹配,提高了天线低频段的增益,提升了机载超短波系统的通信距离。

    一种可折叠角反射器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5576367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136434.3

    申请日:2016-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38 H01Q15/18 H01Q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折叠角反射器天线,设置有二元对称振子阵,一分二等功率分配器和可折叠角反射器。所述二元对称振子阵由第一有源振子和第二有源振子共线排列组成;在二元对称振子阵的后向加可折叠角反射器;二元对称振子阵的轴线与角反射器轴线平行;所述一分二等功率分配器位于角反射器轴线的中心给对称振子阵馈电。本发明采用反射栅和反射网相结合的反射器结构,实现了天线辐射定向性,在保证天线具有较高增益、较大前后比的同时,减小了风阻,也减小了天线的重量。本发明可折叠式角反射器结构在角反射器轴线处可折叠,便于运输以及重复架设;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发明天线在电视接收、通讯和雷达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种稀疏非参数身体域信道概率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77690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521438.X

    申请日:2013-10-29

    Abstract: 一种稀疏非参数身体域信道概率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体域网内的电磁波收发器采集数据;S2构建经验分布函数,并通过阶跃函数求解经验分布函数;S3使用经验分布函数近视密度函数,并构建回归函数;S4通过线性规划求解回归系数;S5通过对回归函数求导得到相应的概率函数;S6对得到的稀疏非参数概率模型进行评估和分析。本发明提出的表征模型不受具体传播情形的制约,由于其非参数特性,更适用于体域网内的无线通信。克服了以往模型对样本量有苛刻要求的问题,通过在回归过程中控制支持矢量的数量,使大量线性组合的系数为零,实现了回归系数的“稀疏化”。

    超短波宽带全向天线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65977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310125944.7

    申请日:2013-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短波宽带全向天线,包括第一上辐射振子(1)、金属过渡段(2)、第二上辐射振子(3)、金属连接段(4)、下辐射振子(5)、寄生辐射振子(6)、并联开路枝节(7)、平行双线传输线(8)、套在第二上辐射振子外的金属套管(9)和套在下辐射振子外的金属套管(10);第一上辐射振子(1)通过金属过渡段(2)与第二上辐射振子(3)连接,上下辐射振子通过金属连接段(4)相连;本发明中通过对天线的上辐射体进行电磁耦合馈电,有效地展宽了天线的阻抗带宽,增加了天线的工作频带。

    基于多谐振结构的宽带1比特可重构圆极化反射阵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927554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68414.X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谐振结构的宽带1比特可重构圆极化反射阵天线,包括可重构圆极化反射功能层、圆极化喇叭天线和亚克力支架。可重构圆极化反射功能层由M×N个结构相同的圆极化反射阵天线单元按照0.4125λ0的间隔周期性排列组成。圆极化反射阵天线单元由辐射层和直流偏置层两部分构成,辐射层包括基于多谐振结构设计的电路图形、PIN二极管、辐射介质层和反射底板,直流偏置结构包括直流偏置介质层和直流偏置电路。通过控制四个PIN二极管的开断状态可实现单元反射相位的1比特调控,调整每个圆极化反射阵天线单元的状态可实现±60°的波束扫描功能,能够应用在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系统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