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92585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310201998.0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散分组导频结构的部分匹配滤波信号捕获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频域捕获精度低的问题。其实现方案是:1)将本地分组导频序列插入已编码的信息序列,对其调制后送入信道发射;2)接收端将接收信号存入延迟寄存器:3)对延迟寄存器中的信号分组并提取出接收分组导频序列,利用分段匹配滤波器对本地导频分组序列和接收导频分组序列进行相关操作,对相关输出值进行FFT变换并取模值,记录其中的最大值,并对接收信号延迟一个采样信号;4)循环3)将记录的最大值序列与设定的阈值比较判断捕获结果,捕获成功时计算定时偏差估计值和频偏估计值。本发明降低了取样率,提升了频域捕获精度,可用于高速传输突发数字通信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3824664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1285561.7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H04L2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TCM‑CPM信号在多径信道下的解调方法,实现步骤为:TCM‑CPM调制器对二进制序列进行调制,频偏估计器对调制信号进行频偏补偿,解调器对频偏补偿信号进行第一次维特比解调,之后解调器对频偏补偿信号进行第二次维特比解调。本发明在第二次维特比解调计算分支度量过程中,用已经解调出的码元、当前解调码元以及第一次解调结果对应的调制信号作为参考信号与信道增益值进行卷积,能够最大限度的抑制多径干扰对解调结果的影响,有效降低了误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2628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210437123.6
申请日:2022-04-16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展Turbo码和连续相位调制的迭代译码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迭代次数过多,误码率较高的问题。其实现方案是:将CPM信号通过连续相位调制检测器得到CPM码字先验信息,由该先验信息和初始CPM信息符号先验信息通过CPM译码器得到CPM信息符号外信息,该外信息进行解交织得到Turbo码先验信息,再将该先验信息通过扩展Turbo译码器得到Turbo码外信息,利用该外信息进行交织得到CPM信息符号先验信息,将该先验信息输入到CPM译码器中进行第二次级联译码,得到最终的译码输出序列。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减少了译码迭代次数而且提高了误码性能,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可用于接收机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192585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01998.0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散分组导频结构的部分匹配滤波信号捕获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频域捕获精度低的问题。其实现方案是:1)将本地分组导频序列插入已编码的信息序列,对其调制后送入信道发射;2)接收端将接收信号存入延迟寄存器:3)对延迟寄存器中的信号分组并提取出接收分组导频序列,利用分段匹配滤波器对本地导频分组序列和接收导频分组序列进行相关操作,对相关输出值进行FFT变换并取模值,记录其中的最大值,并对接收信号延迟一个采样信号;4)循环3)将记录的最大值序列与设定的阈值比较判断捕获结果,捕获成功时计算定时偏差估计值和频偏估计值。本发明降低了取样率,提升了频域捕获精度,可用于高速传输突发数字通信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3824664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285561.7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H04L2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TCM‑CPM信号在多径信道下的解调方法,实现步骤为:TCM‑CPM调制器对二进制序列进行调制,频偏估计器对调制信号进行频偏补偿,解调器对频偏补偿信号进行第一次维特比解调,之后解调器对频偏补偿信号进行第二次维特比解调。本发明在第二次维特比解调计算分支度量过程中,用已经解调出的码元、当前解调码元以及第一次解调结果对应的调制信号作为参考信号与信道增益值进行卷积,能够最大限度的抑制多径干扰对解调结果的影响,有效降低了误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887230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022932.6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坦衰落信道下空时块编码MSK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主要解决现有STBC‑MSK系统中平坦衰落信道响应估计不精确、接收机复杂度较高的问题。其实现方案是:1)将发送端产生的初始比特序列分为多个数据块;2)在数据块尾部添加相位连续符号得到预调制序列;3)将预调制序列分解为调幅脉冲信号得到调制信号;4)对调制信号进行STBC编码,并添加训练序列得到发射信号;5)将发射信号通过平坦衰落信道到达接收端;6)在接收端计算训练序列可信度变量,并分段估计信道响应。本发明在提高信道估计精度的同时降低了复杂度,可用于空时块编码下最小频移键控STBC‑MSK系统中信号的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482628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37123.6
申请日:2022-04-16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展Turbo码和连续相位调制的迭代译码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迭代次数过多,误码率较高的问题。其实现方案是:将CPM信号通过连续相位调制检测器得到CPM码字先验信息,由该先验信息和初始CPM信息符号先验信息通过CPM译码器得到CPM信息符号外信息,该外信息进行解交织得到Turbo码先验信息,再将该先验信息通过扩展Turbo译码器得到Turbo码外信息,利用该外信息进行交织得到CPM信息符号先验信息,将该先验信息输入到CPM译码器中进行第二次级联译码,得到最终的译码输出序列。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减少了译码迭代次数而且提高了误码性能,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可用于接收机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88723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22932.6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坦衰落信道下空时块编码MSK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主要解决现有STBC‑MSK系统中平坦衰落信道响应估计不精确、接收机复杂度较高的问题。其实现方案是:1)将发送端产生的初始比特序列分为多个数据块;2)在数据块尾部添加相位连续符号得到预调制序列;3)将预调制序列分解为调幅脉冲信号得到调制信号;4)对调制信号进行STBC编码,并添加训练序列得到发射信号;5)将发射信号通过平坦衰落信道到达接收端;6)在接收端计算训练序列可信度变量,并分段估计信道响应。本发明在提高信道估计精度的同时降低了复杂度,可用于空时块编码下最小频移键控STBC‑MSK系统中信号的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486638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00587.X
申请日:2022-04-16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尾符号循环数据块的SOQPSK‑TG信号生成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插入尾符号导致数据块结构复杂及增加了系统开销的问题。其实现方案是:将发送端随机生成的信源序列分割为两个子块,并将第二个子块复制到信源序列的前端作为循环前缀,构造出不包含尾符号的循环数据块;利用SOQPSK‑TG调制器将该循环数据块调制为SOQPSK‑TG信号;本发明能保证生成的SOQPSK‑TG信号满足相位连续和循环周期的特性,与现有使用插入尾符号数据块生成的SOQPSK‑TG信号相比,简化了循环数据块的结构,降低了系统开销及复杂度,减少了频谱资源浪费,可用于循环前缀的插入以及频域均衡来消除码间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0278173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910560099.3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L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FDM系统中低信噪比环境下的定时同步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低信噪比环境下定时准确率低的问题。其方案是:将发送端产生的数据帧序列进行预处理,得到发送端信号;接收端在接收到的信号中取出设定长度的采样点,作为滑动窗口;将本地信号与滑动窗口的前后两部分进行互相关,并计算该时刻位置的定时测度函数值;将前后两个时刻的定时测度函数值之比与设定门限进行比较,若该比值大于门限值,则记录下该定时时刻与定时测度函数值,否则,窗口继续后移一位,重复上述操作;最后,在记录下的定时测度函数值中找到最大定时测度函数值,将其对应的定时时刻作为最终的定时时刻位置。本发明定时准确率较好,可用于OFDM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