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胶囊相变蓄能的寒区路基冻害防治控制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1147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0230966.9

    申请日:2022-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胶囊相变蓄能的寒区路基冻害防治控制系统与方法,该控制系统包括供电系统、数据监测系统、微处理控制系统、蓄冷蓄热系统,供电系统分别与数据监测系统、微处理控制系统、蓄冷蓄热系统连接;数据监测系统通过微处理控制系统与蓄冷蓄热系统连接;蓄冷蓄热系统包括蓄冷系统和蓄热系统;微处理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蓄冷蓄热系统。除温度传感器外,本发明还设置了车流传感器和含水量传感器,能够更加准确地控制路基温度,并及时调整制冷制热量,提高了整体效率;通过在保温层与砂垫层之间设置相变蓄能板,能使道路路基始终保持常温,减小冻融循环作用对道路路基造成的损伤。

    冻土电阻率和温度与冻土未冻水含量的关系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46711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031576.8

    申请日:2017-0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冻土电阻率和温度与冻土未冻水含量的关系模型构建方法,包括步骤:一、准备实验设备;二、进行烘干条件实验,测得正温段土样电阻率与瞬时含水率的关系;三、进行冷冻条件实验,测得负温段土样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四、进行负温段不同初始含水率下冻土未冻水含量与温度的关系推导;五、建立冻土电阻率和温度与冻土未冻水含量的关系模型。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实现方便,能够将冻土未冻水含量检测的复杂问题简单化,且测量结果精确,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一种黄土地区湿软地带斜坡填挖结合部地基处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06432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410040414.7

    申请日:2014-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土地区湿软地带斜坡填挖结合部地基处理的方法,具体包括:(1)挖方部位台阶施工;(2)挖方部位地基处理:挖方部位地基处理:采用干拌水泥碎石桩对挖方段III级及以上湿陷性黄土地基以及挖方段土壤的含水量为W≥20%的地基处理;(3)灰土挤密桩+灰土垫层处理填挖衔接处湿软地基,具体步骤为:(3a)清理施工场地;(3b)沉管成孔;(3c)灰土拌和;(3d)夯填灰土;(4)黄土场地的填筑;(5)填挖结合处土工格栅施工。该发明方法能够实现黄土地区湿软地带斜坡填挖结合部地基的处理,是一种较好的针对当湿软黄土地基厚度5~10m时进行填挖结合带处治的方法。

    一种用于锁固型岩质边坡模型试验的加载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954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78619.2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坡模型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锁固型岩质边坡模型试验的加载装置及方法,包括底座、移动座、锁固型岩质边坡模型、杠杆单元、砝码装载单元、压板和调节组件,工作人员根据锁固型岩质边坡模型高度,启动第一升降部件,调节合适高度;依靠砝码装载单元增加重量,带动杠杆单元转动;使得压板下移,同时启动旋转部件,调节压板角度,进行加载试验,由此可以调整试验的施压角度和高度,使用灵活性高,适配不同尺寸的锁固型边坡模型在各种试验工况下的加载需求,更加便于开展锁固型岩质边坡模型试验。

    基于相变蓄冷的寒区隧道防融多点智能化控制系统及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2748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397119.7

    申请日:2021-04-13

    Abstract: 一种基于相变蓄冷的寒区隧道防融多点智能化控制系统及安装方法,包括支护系统,所述支护系统内设置有蓄冷降温系统,蓄冷降温系统连接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并通过连接供电系统供电;使用时,在智能监测控制系统预设触发运转条件,控制蓄冷降温系统,当各项指标大于设定值时,蓄冷降温系统开始工作,当各项指标均小于设定值时,蓄冷降温系统停止工作;控制蓄冷降温系统能够使隧道围岩始终保持负温,减小围岩冻融循环作用对隧道衬砌造成的损伤,智能监测控制系统能实时准确地控制隧道内温度,及时调整蓄冷量,提高整体效率,具有结构合理,安装操作方便,成本低,实用性强的优点。

    一种新型复合式锁脚锚杆节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678791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763770.X

    申请日:2018-0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21/0033 E21D11/18 E21D20/02 E21D21/0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土质围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复合式锁脚锚杆节点装置。本发明包括拱架、锁脚锚管和锚杆,还包括节点连接装置,拱架与节点连接装置表面垂直可拆卸连接;锁脚锚管贯穿节点连接装置与锚杆套接,锁脚锚管与拱架垂直。本发明通过增加锁脚锚管直径,能有效提高锁脚锚管抗剪抗弯刚度,承担洞周拱架切线压力,限制初期支护洞周方向位移;通过放置深部围岩预应力锚杆,能有效在仰拱闭合前提供断面径向围岩深部约束力,限制初期支护径向方向位移;通过通过整合式节点设计,有效链接拱架‑锁脚锚管‑预应力锚杆,施工简便,受力状态明确,能发挥预期作用。

    一种煤矿立井冻结凿井过程模拟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60703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010162598.X

    申请日:2020-03-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冻结法立井凿井模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立井冻结凿井过程模拟计算方法,其包括以下两个步骤:一、岩石蠕变试验,对所要模拟的立井冻结壁取芯,加工成直径50mm高100mm的圆柱型岩样,开展不同温度下岩石单轴蠕变试验,获得不同温度状态下岩样蠕变应变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根据变化规律计算出不同温度下岩石蠕变本构方程;二、建立立井井筒凿井模型,将步骤一得到的不同温度状态下蠕变本构方程嵌入有限元模拟软件中,设置温度的变化,控制时间,通过建立的模型模拟立井井筒凿井全过程。本方法根据冻结壁蠕变变形的实际影响,模拟计算冻结法凿井各个施工阶段地层围压的受力变形情况,计算结果可以指导实际指导施工。

    基于微胶囊相变蓄能的寒区路基冻害防治控制系统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1147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230966.9

    申请日:2022-0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胶囊相变蓄能的寒区路基冻害防治控制系统与方法,该控制系统包括供电系统、数据监测系统、微处理控制系统、蓄冷蓄热系统,供电系统分别与数据监测系统、微处理控制系统、蓄冷蓄热系统连接;数据监测系统通过微处理控制系统与蓄冷蓄热系统连接;蓄冷蓄热系统包括蓄冷系统和蓄热系统;微处理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蓄冷蓄热系统。除温度传感器外,本发明还设置了车流传感器和含水量传感器,能够更加准确地控制路基温度,并及时调整制冷制热量,提高了整体效率;通过在保温层与砂垫层之间设置相变蓄能板,能使道路路基始终保持常温,减小冻融循环作用对道路路基造成的损伤。

    一种煤矿立井冻结凿井过程模拟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60703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162598.X

    申请日:2020-03-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冻结法立井凿井模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立井冻结凿井过程模拟计算方法,其包括以下两个步骤:一、岩石蠕变试验,对所要模拟的立井冻结壁取芯,加工成直径50mm高100mm的圆柱型岩样,开展不同温度下岩石单轴蠕变试验,获得不同温度状态下岩样蠕变应变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根据变化规律计算出不同温度下岩石蠕变本构方程;二、建立立井井筒凿井模型,将步骤一得到的不同温度状态下蠕变本构方程嵌入有限元模拟软件中,设置温度的变化,控制时间,通过建立的模型模拟立井井筒凿井全过程。本方法根据冻结壁蠕变变形的实际影响,模拟计算冻结法凿井各个施工阶段地层围压的受力变形情况,计算结果可以指导实际指导施工。

    一种湿陷性黄土斜坡填挖结合部的地基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64680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522468.7

    申请日:2014-1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陷性黄土斜坡填挖结合部的地基处理方法,由上至下分M个填挖层对所施工斜坡的填挖结合部进行地基处理,M个填挖层中位于底部的填挖层为填挖底层;所施工斜坡填挖结合部的地基处理过程如下:一、填挖底层地基处理,包括步骤:挖方台阶开挖、挖方软基处理、填方地基处理、填方区域土体填筑和填挖结合处施工,填挖结合处施工过程如下:土工格栅安装和刚性连接骨架施工;二、上一个填挖层地基处理;三、一次或多次重复步骤二,直至完成M个所述填挖层的地基处理过程。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实现方便且地基处理效果好,能解决现有湿陷性黄土斜坡填挖结合部存在的挖方与填方之间的结合效果较差、填挖结合部易出现不均匀沉降等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