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补偿装置并联层间绝缘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94474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0603117.3

    申请日:2022-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容补偿装置并联层间绝缘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在电容器组的若干电容器并联层间设置若干脉冲电流信号采集装置;利用脉冲电流信号采集装置对脉冲电流信号进行采集,若采集到脉冲电流信号,则发生故障;否则未发生故障;当发生故障时,比较脉冲电流信号采集装置采集的脉冲电流信号大小,将脉冲电流信号最大的若干脉冲电流信号采集装置之间的电容器单元定位为故障点。本发明可以检测电容器组内部是否发生局部放电并定位到发生放电的电容器单元所在的层或具体的电容器单元,可以极大地帮助运行维护人员对故障进行定位以及在发生故障前检测到电容器组内部的绝缘薄弱区域。(56)对比文件Xiaojun Liu.A Series Arc FaultLocation Method for DC DistributionSystem Using Time Lag of ParallelCapacitor Current Pulses《.State KeyLaboratory of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Power Equipment》.2018,218-222.刘文泽等.并联电容器组中电容器击穿的特征分析与仿真研究《.高压电器》.2009,73-79.

    一种电容补偿装置并联层间绝缘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9447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03117.3

    申请日:2022-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容补偿装置并联层间绝缘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在电容器组的若干电容器并联层间设置若干脉冲电流信号采集装置;利用脉冲电流信号采集装置对脉冲电流信号进行采集,若采集到脉冲电流信号,则发生故障;否则未发生故障;当发生故障时,比较脉冲电流信号采集装置采集的脉冲电流信号大小,将脉冲电流信号最大的若干脉冲电流信号采集装置之间的电容器单元定位为故障点。本发明可以检测电容器组内部是否发生局部放电并定位到发生放电的电容器单元所在的层或具体的电容器单元,可以极大地帮助运行维护人员对故障进行定位以及在发生故障前检测到电容器组内部的绝缘薄弱区域。

    应用在矿热炉中防止外壳击穿的电容器

    公开(公告)号:CN110379625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910593746.0

    申请日:2019-07-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在矿热炉中防止外壳击穿的电容器,所述电容器包括:接线端子、接地端子及安全电容;所述安全电容连接于所述接线端子与接地端子之间,所述安全电容用于抵消高频分量和/或三相不平衡所产生的电位差。本发明针对矿热炉等不稳定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高频电压,接入带有对地保护装置的电容器或结构,避免并补内部固体绝缘受到放电影响而损坏。针对高频电压幅值高、能量低的特性,采用容量较小的电容器作为安全电容,利用电容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将高频电压分量吸收,从而达到保护电容器内部绝缘的目的。

    应用在矿热炉中防止外壳击穿的电容器

    公开(公告)号:CN110379625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593746.0

    申请日:2019-07-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在矿热炉中防止外壳击穿的电容器,所述电容器包括:接线端子、接地端子及安全电容;所述安全电容连接于所述接线端子与接地端子之间,所述安全电容用于抵消高频分量和/或三相不平衡所产生的电位差。本发明针对矿热炉等不稳定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高频电压,接入带有对地保护装置的电容器或结构,避免并补内部固体绝缘受到放电影响而损坏。针对高频电压幅值高、能量低的特性,采用容量较小的电容器作为安全电容,利用电容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将高频电压分量吸收,从而达到保护电容器内部绝缘的目的。

    一种智能电容器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088379U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20021915.9

    申请日:2019-01-0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电容器,包括控制部分和器身部分,所述器身部分包括:能够与外界环境进行换热的箱壳;设置在所述箱壳内的芯子元件;用于将所述芯子元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箱壳上的传热结构,传热结构设置在所述箱壳内。上述的智能电容器,在箱壳内不再加注石蜡或油等液态的传热介质,而是通过机械的传热结构实现芯子元件与箱壳之间的传热,从而杜绝了石蜡或油泄漏情况的发生,消除了火灾隐患,并且也不会再对控制部分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同时由于传热结构为机械结构,所以无需再将箱壳设置为密封结构,令箱壳和出线结构能够得到简化,降低了智能电容器的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