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00560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110170692.4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柔直换流阀的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将换流阀阀塔结构各个部件的力学参数,以及换流阀阀塔结构承受的波浪载荷,输入预先建立的换流阀阀塔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输出换流阀阀塔结构各个部件的应力包络图,确定换流阀阀塔结构各个部件的最大应力点,提取最大应力点对应的应力时程数据;根据应力时程数据,确定换流阀阀塔结构各个部件最大应力点的应力幅和应力幅对应的循环次数;根据换流阀阀塔结构各个部件最大应力点的应力幅和应力幅对应的循环次数,以及S‑N曲线参数,确定换流阀阀塔结构各个部件的等效损伤值和荷载效应比,确定换流阀阀塔结构各个部件的疲劳寿命评估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18958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90420.9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功率器件并联型功率模块及电容充放电方法,功率模块包括两个以上压接型功率器件,所述两个以上压接型功率器件采用半桥组串的物理形式上下并联;所述压接型功率器件的半桥组串通过硅堆复合母排进行并联;每个功率模块配置有气动短接开关,在多个功率模块串联情况下,所述气动短接开关将所有直流电容串联起来,通过柔直换流阀交流、直流阀侧接地回路进行充放电;所述气动短接开关连接气体驱动管路,气体驱动管路连接阀基气体加压装置。本发明功率模块能够有效提升柔直换流阀容量,使其具备短时调频容量输出,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方案支撑,保障系统安全稳定;提供的电容充放电方法,能提高维护效率,增强产品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39107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89668.1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直流输电调试系统及柔性直流输电调试带电方法,所述柔性直流输电调试系统包括:依次串联并形成回路的第一端交流电网、第一端变压器、第一端换流阀、连接开关、第二端换流阀、第二端变压器及第二端交流电网;所述第一端换流阀的每个桥臂的阀塔分为多组,且每个桥臂上各组阀塔相互并联;所述第二端换流阀的每个桥臂的阀塔分为多组,且每个桥臂上各组阀塔相互并联。本申请提供的柔性直流输电调试系统,能够实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全链路的带电调试,完成全链路的功能检验,极大地保障了调试的全面性和真实性,节约了调试时间,降低了设备调试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099498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79714.X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向直流耗能装置,该装置包括:两个直流极线,多个双向耗能部件,所述多个双向耗能部件通过级联方式连接在所述两个直流极线之间,所述双向耗能部件包括:全控型功率器、分散式耗能电阻、直流电容、多个保护晶闸管以及均压电阻其中:所述分散式耗能电阻与一二极管并联之后与所述全控型功率器串联,以构成全控型组件;所述全控型组件与至少一个均压电阻以及至少一个直流电容并联,以构成双向耗能第一组件;至少两个二极管串联之后并联在所述双向耗能第一组件的一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双向耗能且成本较低的分散式直流耗能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881660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74754.9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23/367 , H02M1/00 , H01L23/48 , H01L2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中式耗能IGCT阀子模块,包括:进线母排和出线母排设置在硅堆结构的一侧;第一电阻固定机架上,第一电容水平布置于第一电阻下方,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连接;第二电阻设置在机架上,第二电阻与电源连接,IGCT、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两侧均设置有散热器进行散热;电源设置在进线母排和出线母排的下方;电源连接IGCT;IGCT一侧设置有IGCT驱动板,电源向IGCT驱动板供电。本发明结构紧凑,内部器件采用自然冷却,无需水路设计,无漏水风险,可靠性高,检修方便,对于海上风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439344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317256.0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海上运输的换流阀固定方法及换流阀运输系统,该方法包括:将所需运输的换流阀依次放置在运输船的阀厅内部;利用固定绳连接相邻的两个换流阀;利用固定绳连接距离阀厅墙体最近的换流阀和阀厅墙体;其中,阀厅墙体为换流阀正面面对的阀厅墙体。本申请采用一种牢固的固定方式将换流阀固定在阀厅中,减小换流阀横向摆幅和吸收振动冲击能量,有效解决了换流阀海上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倾斜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80056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170692.4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柔直换流阀的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将换流阀阀塔结构各个部件的力学参数,以及换流阀阀塔结构承受的波浪载荷,输入预先建立的换流阀阀塔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输出换流阀阀塔结构各个部件的应力包络图,确定换流阀阀塔结构各个部件的最大应力点,提取最大应力点对应的应力时程数据;根据应力时程数据,确定换流阀阀塔结构各个部件最大应力点的应力幅和应力幅对应的循环次数;根据换流阀阀塔结构各个部件最大应力点的应力幅和应力幅对应的循环次数,以及S‑N曲线参数,确定换流阀阀塔结构各个部件的等效损伤值和荷载效应比,确定换流阀阀塔结构各个部件的疲劳寿命评估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210201726U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21169455.0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直换流阀塔,该柔直换流阀塔包括:多个金属框架、多个支柱绝缘子、多个减震器及海上平台,其中:所述柔直换流阀塔为多层结构,所述多个金属框架与所述多个支柱绝缘子在竖直方向上间隔的设置在一起;所述支柱绝缘子通过所述减震器设置于所述海上平台上。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减少柔直换流阀在船运过程中及运行过程中所受到的震动,从而有效地保证柔直换流阀在各种状态下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293715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10621405.X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并网逆变器不同工况下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单相LCL并网逆变器系统的数学模型,计算基波频率fo处环路增益的幅值Tfo和相位裕度PM对电容电流采样系数Hi1的约束条件Hi1_Tfo_PM、环路增益的幅值裕度GM对电容电流采样系数Hi1的约束条件Hi1_GM以及PWM对Hi1的约束条件Hi1_PWM;2)计算PR调节器的比例系数Kp及谐振系数Kr,然后利用PR调节器的比例系数Kp及谐振系数Kr构建PR调节器;3)生成不均衡电网电压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计算三相并网输出电流的正序分量及负序分量 的给定量;4)根据步骤2)构建的PR调节器调节三相并网,完成三相并网逆变器不同工况下的控制,该方法能够实现非均衡电网电压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61019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17098.0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30/398 , G06T17/20 , G06F111/10 , G06F11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电磁干扰分析的时域电磁仿真方法,包括:构建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的几何模型,对所述MMC的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剖分;根据基于间断伽辽金方法进行MMC的控制方程的空间离散,得到常微分方程组的系数矩阵;根据所述常微分方程组的系数矩阵构建一组仅剩余时间微分算子的常微分方程,确定所述常微分方程的时域推进格式;根据所述常微分方程的时域推进格式进行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电磁干扰分析的时域电磁仿真,该方法能够实现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电磁干扰分析的时域电磁仿真,同时具有时间稳定性高以及计算复杂性较低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