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39815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711354163.X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M1/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干扰抑制电路及其操作方法,包括直流母线,直流母线经过分别用于抑制共模干扰和抑制差模干扰的磁环后与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相连,逆变器的交流桥口输出分别经过电感和断路器QF1与桥口的三相出线连接,桥口的三相出线经过共模电感L11、差模电感L12和磁环后分别连接三相出线端A、B和C,通过磁环和电感来抑制各个频段的高频干扰。通过共模电感和差模电感的相互配合,在高频干扰源的源头处增加高频抑制装置,即在逆变器的滤波电感上增加共模抑制磁环的方式,大大降低了逆变器的电磁干扰,并有效的提高了逆变器的抗干扰能力,降低了对外部电网的干扰,有利于设备的并网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039815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354163.X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M1/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干扰抑制电路及其操作方法,包括直流母线,直流母线经过分别用于抑制共模干扰和抑制差模干扰的磁环后与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相连,逆变器的交流桥口输出分别经过电感和断路器QF1与桥口的三相出线连接,桥口的三相出线经过共模电感L11、差模电感L12和磁环后分别连接三相出线端A、B和C,通过磁环和电感来抑制各个频段的高频干扰。通过共模电感和差模电感的相互配合,在高频干扰源的源头处增加高频抑制装置,即在逆变器的滤波电感上增加共模抑制磁环的方式,大大降低了逆变器的电磁干扰,并有效的提高了逆变器的抗干扰能力,降低了对外部电网的干扰,有利于设备的并网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994759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354162.5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M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1/00 , H02M2001/0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环路补偿的开关电源控制电路,包括集成有放大器的控制芯片,控制芯片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之间连接有阻容网络双极点补偿电路,阻容网络双极点补偿电路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连接用于采样信号;控制芯片的第一引脚和第八引脚之间连接有软起电路;控制芯片的第八引脚和第四引脚之间连接有振荡电路;控制芯片的第六引脚连接开关管;第三引脚连接有电阻和电容组成的RC滤波电路;控制芯片的第七引脚连接VCC;控制芯片的第五引脚接地连接,通过双极点补偿电路对开关电源的控制环路进行补偿。本发明电路设计简单精巧,保证了开关电源控制电路工作的可靠性,结构简单、成本低,并能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681873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1147167.0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M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侧带电感的稳压滤波电路,包括与直流源输入相连的直流侧稳压支路,直流侧稳压支路并联纹波吸收支路,且在并联支路上连接有用于增大直流侧稳压支路阻抗的电感组件,使得直流侧稳压支路的电流减小,纹波吸收支路的电流增大。所述的电感组件采用空心电感、带磁芯电感以及能够达到要求电感量的导线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在相同的直流源工况下,使得直流侧稳压支路的电流减小,纹波吸收支路的电流增大,这样就能够使得直流侧稳压支路的电容热损减小,而纹波吸收支路的电容热损增大,增大直流侧稳压支路电容工作的稳定性,提高电容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8448920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273466.7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M7/483 , H02M7/5387 , H02M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483 , H02M1/38 , H02M7/5387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五电平逆变器,包括三电平直流变换器和具有逆变功能的H桥电路,H桥电路包括第一桥臂支路和第二桥臂支路,第一桥臂支路的第一上桥臂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一下桥臂包括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二桥臂支路的第二上桥臂包括第五开关管,第二下桥臂包括第六开关管,第一桥臂支路中设有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第一下桥臂通过二极管、第一上桥臂通过另一二极管分别连接三电平直流变换器的电源。本发明在第一桥臂支路上采用开关管与二极管串联及电感接入主回路的方式,当原边驱动信号错误导致该桥臂直通时,设置的二极管能够防止桥臂直通,有效保护桥臂上的开关管不会损坏,提高开关管的工作可靠性,且开关管不必设置死区。
-
公开(公告)号:CN210881738U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21424140.6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功率双向充电机,包括多绕组变压器,所述多绕组变压器的每个绕组上均电连接有一个充电机模块,所述充电机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交流滤波电路,AC/DC变换器,直流母线电容,DC/DC变换器和直流滤波电路。通过多绕组工频变压器实现电气隔离,通过多个绕组连接多个充电机模块的方式实现大功率输出。采用非隔离的AC/DC拓扑+DC/DC拓扑来解决传统的充电机使用高频隔离电路不能实现能量双向流动和单模块输出功率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7069910U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20902363.3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M3/33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三电平拓扑的双向DC/DC变换系统,包括至少两个DC/DC变换装置,DC/DC变换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侧变换单元、变压器和低压侧变换单元,高压侧变换单元为三电平拓扑结构,各DC/DC变换装置的高压侧变换单元级联设置,各低压侧变换单元并联设置。变换装置的个数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设置,并且结合各变换装置的连接方式能够保证系统的电压等级,满足越来越高的电压等级的需求。并且,将三电平拓扑结构放在高压侧可将系统的电压等级提高一倍。系统各开关管需要承受的电压较低,无需使用电压等级较高的开关管,降低系统成本,减小系统体积,进而提高系统的功率密度,同时,减少系统设计和制造工艺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207588718U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21783628.9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M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功率模块单元叠排结构及逆变器功率模块,叠排结构为三层层叠结构,包括负极铜排和正极铜排,在负极铜排和正极铜排之间设置有N极铜排,负极铜排和正极铜排表面涂覆有绝缘漆用于相互绝缘,负极铜排、正极铜排和N极铜排均纵向弯折为直角结构,正极铜排和N极铜排的直角结构与负极铜排的直角结构方向相反设置。本实用新型叠排结构不仅能够增大回路面积,减小线路杂散电感,而且减小了转接排引入的连接杂散电感。
-
公开(公告)号:CN207069912U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20909533.0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向DC/DC变换系统和变换装置,系统包括至少两个DC/DC变换装置,各DC/DC变换装置中的低压侧变换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变换模块,变压器的各低压端一一对应连接各变换模块;各DC/DC变换装置的高压侧变换单元级联设置,各DC/DC变换装置的低压侧变换单元中的各变换模块并联连接。首先,根据实际需要设定装置个数,能够满足各电压等级的要求,而且,各装置的低压侧包括多个变换模块,各变换模块并联设置,实现利用多个变换模块分担电流,使每个变换模块中流过的电流较小,各装置就无需电压等级较大的功率管,降低了功率管的成本,进而降低系统的成本,提升系统的功率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206461514U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20081671.4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M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离反馈控制电路及基于该电路的开关电源,包括控制芯片,控制芯片与采样隔离芯片连接,控制芯片的第二引脚接地,采样隔离芯片的第三引脚接地;所述采样隔离芯片与采样模块之间连接有一阶补偿回路和限流电阻;所述控制芯片为UC3844芯片。该控制电路的采样电压的地信号和控制芯片的地信号隔离,保证了副边输出与原边不共地,增强了隔离特性,提高了隔离反馈控制电路的可靠性。该开关电源的可靠性提高了,并且降低了其测试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