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连接端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15178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99244.5

    申请日:2016-07-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19/28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井下输送设备连接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连接端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式连接端头包括基座(1)、盖板(2)和盖板(3),其中盖板(2)和盖板(3)固定连接于基座(1)上,基座(1)的上表面由左部凸起平面(1.1)及右部低凹平面(1.5)连接形成阶梯型面;基座凸起平面(1.1)中部设有第一U形槽(1.2)及一字形槽(1.3);低凹平面(1.5)中部设有Σ形槽(1.6);第一U形槽(1.2)、一字形槽(1.3)及Σ形槽(1.6)相连通;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组合式连接端头的制造方法,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端头结构复杂,铸造形成容易磨损,锻造又很难完成这种结构的技术问题。

    一种组合式连接端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15178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610599244.5

    申请日:2016-07-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井下输送设备连接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连接端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式连接端头包括基座(1)、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其中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固定连接于基座(1)上,基座(1)的上表面由基座凸起平面(1.1)及低凹平面(1.5)连接形成阶梯型面;基座凸起平面(1.1)中部设有第一U形槽(1.2)及一字形槽(1.3);低凹平面(1.5)中部设有Σ形槽(1.6);第一U形槽(1.2)、一字形槽(1.3)及Σ形槽(1.6)相连通;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组合式连接端头的制造方法,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端头结构复杂,铸造形成容易磨损,锻造又很难完成这种结构的技术问题。

    一种刮板输送机通用型交叉侧卸机头架

    公开(公告)号:CN204896535U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20647452.9

    申请日:2015-08-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刮板输送机通用型交叉侧卸机头架,包括基础机架以及用于引导刮板输送机链条的上中板、下中板和中间板,上中板、下中板中间板均沿基础机架纵向布设,基础机架上设置转载机上链道和转载机下链道,转载机上链道和转载机下链道均沿基础机架横向布设,上中板上开设落煤孔,转载机上链道内设置第一上定距架和第二上定距架,第一上定距架设置在转载机上链道左侧壁,第二上定距架设置在转载机上链道右侧壁,转载机下链道内设置第一下定距架和第二下定距架,第一下定距架设置在转载机下链道左侧壁,第二下定距架设置在转载机下链道右侧壁。该交叉侧卸机头架能够与不同型号的转载机相配套,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后部刮板输送机拉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896533U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20539241.3

    申请日:2015-07-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部刮板输送机拉移装置,包括拉移座,所述拉移座上开设有供圆环链伸入拉移座内腔的十字型长圆孔,所述十字型长圆孔由第一竖向长圆孔和横向长圆孔交叉构成,该拉移装置包括用于定位圆环链平环的条形挡销和用于调节所述条形挡销位置的两个可调通孔,两个所述可调通孔一一对应设置在拉移座上与所述十字型长圆孔相邻的两个侧壁上,两个所述可调通孔相对设置。该拉移装置能够使拉移座的拉移点位置提高或降低,这样在拉移后部刮板输送机中部槽体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飘槽现象和啃底现象,进而能够有效清理底面浮煤、引导煤流和自动铲煤。

    一种中部槽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050740U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20800822.2

    申请日:2016-07-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中部槽,包括中板、封底板、U形铲板槽帮、挡板槽帮和座体,中板平行设置在封底板的上层,U形铲板槽帮和挡板槽帮对称设置于中板和封底板的两侧,座体设置在挡板槽帮的上端。U形铲板槽帮抗弯性好提高了中部槽的使用寿命,座体上L型筋板增加了弯板的抗弯性,提高了座体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中部槽的使用寿命,另外,中部槽的中板、封底板、U形铲板槽帮、挡板槽帮和座体之间的连接均采用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焊接焊缝达到100%,无焊接死角、缺陷少、可一次性通过超声波探伤检测,提高了中部槽的使用寿命。

    一种一体式转载机机尾链轮轴组

    公开(公告)号:CN206032444U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20799972.6

    申请日:2016-07-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转载机机尾链轮轴组,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半部结构包括链轮轴(1)、边滚套(2)、密封环(3)、轴承座(5)和轴承(6),所述右半部分与左半部分对称设置;所述链轮轴(1)包括旋转轴(1.1,1.1′)、链轮(1.2,1.2′),旋转轴(1.1,1.1′)、链轮(1.2,1.2′)一体锻造而成,所述轴承座(5)上边缘内侧端紧挨链轮(1.2,1.2′)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转载机机尾链轮轴组组成部件更少,结构更加简单,并且整体锻造的结构更加坚固,使整个转载机机尾链轮轴组使用寿命得到显著提升。

    一种新型落地段运煤槽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032421U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20801436.5

    申请日:2016-07-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落地段运煤槽,包括至少一个中部槽结构1,中部槽结构1由挡板11、上沿12、刮板13、中板14、底板15、下沿151、链条16构成;挡板11之间沿垂直水平面方向,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上沿12、中板14、下沿151、底板15;链条16安装新型运煤两端的链条轮上,在链条轮带动下绕中板14转动;所述链条16上还设置有刮板13;所述挡板11两侧上设有至少一个挡煤板111。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煤落在运煤槽内,不会因为太多而掉落,增大了运煤效率;相邻落地段中部槽结构由哑铃销活动连接,能够很好的适应不同地形;挡板侧面倒Y型筋板使得挡板11的抗弯性更强,挡板不会因为煤料的冲击而变形,挡板前端设置的挡煤板可以确保煤料不会掉落。

    一种刮板输送机开天窗槽

    公开(公告)号:CN204896544U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20540825.2

    申请日:2015-07-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刮板输送机开天窗槽,包括铲板槽帮、挡板槽帮、第一中板和第二中板,第一中板和第二中板均设置在铲板槽帮和挡板槽帮之间,第一中板一侧边与铲板槽帮固定连接,第一中板另一侧边与挡板槽帮固定连接,第二中板一侧边与铲板槽帮固定连接,第二中板另一侧边与挡板槽帮固定连接,第一中板和第二中板之间具有间隙,第一中板靠近第二中板的一端开设与间隙相通的缺口,间隙内设置第一插板,第一插板一端与挡板槽帮插接配合,第一插板另一端与铲板槽帮插接配合,缺口内设置有与第一中板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板。该开天窗槽打开时使下链道的链条完全暴露,还能使下链道断链的操作空间增大,同时也不会影响到开天窗槽的整体刚度。

    一种整体铸造槽帮偏转槽

    公开(公告)号:CN206050739U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20799885.0

    申请日:2016-07-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体铸造槽帮偏转槽,包括挡板槽帮(1)、铲板槽帮(2)、中板(3)、底板(4)和座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3)和底板(4)焊接在挡板槽帮(1)和铲板槽帮(2)之间;所述挡板槽帮(1)上方固定设有座体(5);所述铲板槽帮(2)由凸端头(21)、侧板(22)、上翼板造成型。本实用新型整体铸造偏转槽槽帮,由于槽帮整体铸造而成,克服了现有偏转槽焊接复杂、工艺性差,强度低等缺陷,在使用中完全可以承受哑铃销传递来自于井下输送机设备的负荷,保证井下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该整体铸造偏转槽有着广阔的使用前景。(23)、铲板(24)、凹端头(25)、过渡板(26)一体铸

    一种新型运煤槽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050699U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20799740.0

    申请日:2016-07-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运煤槽,包括至少一个中部槽结构(1),中部槽结构(1)由挡板(151)、底板(15)构成;所述挡板(11)之间沿垂直水平面方向,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上沿(12)、中板(14)、下沿(151)、底板(15);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煤落在运煤槽内,不会因为太多而掉落,增大了运煤效率;设计了筋板加强槽体刚性防止槽体在抬高推移过程中的扭曲变形;采用“虚拟双底板技术”技术,底板(15)上增加下沿(151)延缓刮板链对底板的磨损。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在挡板上方安装一安装平面,防止煤料溅出,前后端面螺栓孔(115)与销(114)分布位置更合理,使槽体抗弯性更强。(11)、上沿(12)、刮板(13)、中板(14)、下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