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24356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410581407.8
申请日:2014-10-24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2E60/725 , Y04S10/16 , Y04S10/2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比率制动式母线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母线中各元件的保护装置采集本间隔的电流电压信号和开入开出信号,通过与光缆相关的网络接口输出给过程层网络;2).变压器保护装置接收过程层网络的电流电压信号和开入开出信号,计算母线上所有元件的差流,计算结果满足动作条件后,母线保护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05024356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10581407.8
申请日:2014-10-24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2E60/725 , Y04S10/16 , Y04S10/2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比率制动式母线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母线中各元件的保护装置采集本间隔的电流电压信号和开入开出信号,通过与光缆相关的网络接口输出给过程层网络;2).变压器保护装置接收过程层网络的电流电压信号和开入开出信号,计算母线上所有元件的差流,计算结果满足动作条件后,母线保护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04993590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386428.9
申请日:2015-06-30
Applicant: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ID模型的继电保护装置二次回路自我监测方法,以继电保护装置为监测中心,在继电保护装置嵌入式系统中对CID模型进行直接解析,有效对继电保护装置二次直连回路进行监测,实现继电保护装置二次回路全面监测,在继电保护装置液晶面板生成可视化的、动态的二次回路连接关系图,便于运维人员监视,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虚回路的可视化运维水平,提高智能变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93590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510386428.9
申请日:2015-06-30
Applicant: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ID模型的继电保护装置二次回路自我监测方法,以继电保护装置为监测中心,在继电保护装置嵌入式系统中对CID模型进行直接解析,有效对继电保护装置二次直连回路进行监测,实现继电保护装置二次回路全面监测,在继电保护装置液晶面板生成可视化的、动态的二次回路连接关系图,便于运维人员监视,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虚回路的可视化运维水平,提高智能变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092947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11230.3
申请日:2013-01-11
Applicant: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版本控制方法,该方法构建一种有色Petri网(CPN)模拟数据版本控制过程,有色Petri网库所包括数据版本库和操作员库,并用不同颜色的托肯表示数据的不同版本,当有操作员更新数据时,触发源变迁,使操作员库获得操作员的信息,并通过触发不同的变迁,模拟数据版本的形成过程,将形成的最新数据版本存放在最新数据版本库中,将历史数据版本都存放在历史数据版本库中,方便以后的查询,且通过触发冗余合并变迁,将冗余数据进行合并,有效地解决了数据版本更新过程中的并发、合并的问题,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有效提高了历史数据的管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3905177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410108179.2
申请日:2014-03-21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广域保护的采样值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由合并单元、站域保护控制装置、广域保护控制装置等设备配合实现,以站域保护作为站端服务单元进行采样值传输,站域保护对内实现变电站数据的接收、筛选和抽点处理,站域保护同时接收广域保护的同步命令,以广域保护的时间标志采样序号,通过站间通信网络发送至广域保护装置;广域保护根据采样值报文的时间序号进行对齐处理,实现不同变电站和不同间隔的数据同步功能,解决了广域保护采样值流量大,不易同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357604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308972.0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集成保护的多模块运行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首先根据不同间隔以及间隔的保护测控功能,设计不同的应用模块,并为各应用模块分配对应的引导地址;然后对不同的应用模块进行独立的编译,根据所分配的引导地址将编译后的各应用模块加载至集成保护装置。本发明使得在系统进行调试升级或系统功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无需编辑测试编译全部程序,只要对相关的应用模块进行升级、编译和下载即可,从而将设计、调试、测试等缩小到一个有限的范围。本发明能够降低各模块之间的交互影响,实现间隔不同模块程序的独立开发和测试。这样一来,既缩短了开发周期,又降低了软件开发的难度和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048631B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510370184.5
申请日:2015-06-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间隔的多功能纵向集成装置,根据单间隔设备的功能需求,将原来过程层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功能,间隔层保护、测控功能集成为一台装置内,将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及保护测控分别采用独立的CPU实现,包括合并单元CPU、智能终端CPU和保护测控计量CPU,采用多CPU板卡,任何一个CPU的损坏不影响其他CPU功能的实现,保证了多功能的相对独立性,提供了设备的可靠性;同时各CPU之间通过总线通讯,压缩了从过程层设备至间隔层设备的传输环节,将外部数据传输转为装置内部信息共享,提升了保护的速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07994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89436.5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2E60/725 , Y04S10/16 , Y04S10/20 , H02H7/26 , H02H7/22 , H02J13/0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时间盲区的线路保护方法与装置,方法包括步骤如下:从过程层网络获取的母线差动保护信息、母线上其他元件、线路的电流数据的步骤;当判断CT断线时,根据参与母线差流计算的各元件与线路电流矢量和为0,计算出本间隔三相电流的相位、幅值的步骤;所述计算出的本间隔三相电流的相位、幅值参与保护逻辑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输出保护动作信息的步骤。通过利用智能变电站数据传输数字化、网络化及信息共享的优势,在运检人员事故处理的时间盲区中,实现数据自愈,消除保护功能缺失带来的越级跳闸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5140894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81919.1
申请日:2015-08-07
Applicant: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相位差原理的配电网差动保护方法,采集各个负荷开关处的电流和电压信号;计算相邻两个负荷开关对应的电流的相位差;其中,相邻两个负荷开关中,至少有一个为满足ΔIφmax>n·ΔIT+ΔIdz的负荷开关;如果某相邻两个负荷开关对应的电流的相位差大于一设定阈值,那么,该相邻的两个负荷开关之间的区段为故障区段,跳开该相邻的两个负荷开关。该方法只需计算相邻的负载开关处的电流的相位差,根据相位差满足的条件实现故障的判定,该方法对于数据的同步要求低,根据采集到的信息即可进行故障判定,整个判定过程所需的时间很短,保护动作速度快,解决了配电网现有继电保护方法中出现的速动性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