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光电三元耦合发电系统、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38222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40690.7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光电三元耦合发电系统、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设置的多种发电装置、数据分析系统、功率监测系统以及耦合控制系统,其中,耦合控制系统根据实时数据动态调整发电装置的运行状态,优化发电效率。功率监测系统确保电网输出的稳定和连续,并与耦合控制系统协同工作调控各发电装置的启用和输出模式,以适应用户的用电需求。当光伏和风能发电不足时,耦合控制系统控制锂电储能装置和铝空电池装置作为备用电源启动,确保系统供电稳定。通过这些模块的协同工作,该系统实现了多能源协同发电,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证了供电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适应各种复杂的用电环境。

    一种多组元纳米结构金属氧化物电催化剂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7654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052694.2

    申请日:2023-02-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催化剂材料结构改进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组元纳米结构金属氧化物电催化剂材料及制备方法,以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作为模板,在聚合物纳米纤维上均匀包覆聚多巴胺作为碳源,通过热处理碳化及模板去除法得到金属氧化物负载的空心碳管材料。该材料内壁嵌有空心金属纳米颗粒,其空心碳管结构、丰富的氧空位和高比表面积的协同作用使其在电催化过程中具有更低的起始电位和更快的反应动力学。本发明碳材料成本低、密度小,具有独特的内嵌多组元金属活性位点的空心碳管结构,增强了循环稳定性,在10 mA cm‑2电流密度下的H2O分解电位为1.73 V,具有更低的起始电位,推动了电解水产氢应用进程。

    一种主客可调节原子级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1239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16859.5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客可调节原子级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合成ZIF‑8:将六水合硝酸锌、六水合硝酸钴与二甲基咪唑按比例均匀混合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在100‑140℃水热反应3‑5h,反应结束后,经离心、干燥,得到产物ZIF‑8;S2、合成掺杂非贵金属Fe的碳基催化剂:将所得产物ZIF‑8与Fe粉、Cu粉混合后,在惰性气氛下,于900‑1000℃煅烧1.5‑2.5h,即得。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ORR催化性能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催化性能可以和商业化Pt/C催化剂相媲美,其ORR过程符合4电子催化机理,使用该催化剂组装液体电解质锌‑空气电池,电池的开路电压、最大功率密度和恒流放电时间均优于商业化的Pt/C催化剂。

    用于大电流析氧的硫原子取代的NiCo LDH纳米阵列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6678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11674.5

    申请日:2024-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电流析氧的硫原子取代的NiCo LDH纳米阵列材料的制备方法:将乙酸钴的无水甲醇溶液与苯并咪唑的无水甲醇溶液混合,倒入放置有洁净碳布的培养皿中室温陈化,经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产物Co‑ZIF@CC;将产物Co‑ZIF@CC与硝酸镍的无水乙醇溶液混合,然后进行水热反应,经洗涤、真空干燥,得到产物NiCo LDH@CC;将产物NiCo LDH@CC与硫化钠的无水乙醇溶液混合,然后进行水热反应,经洗涤、真空干燥,即得。所制备的S‑NiCo LDH展现出优异的析氧性能,在大电流密度(j=1000 mA cm‑2)下展现出极低的过电位,在电解水制氢、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新型清洁能源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一种镁电池循环稳定性增强材料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6951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35218.6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电池循环稳定性增强材料,其将适量钒源和表面活性剂溶于异丙醇和二甘醇混合溶液中,通过溶剂热反应随后煅烧得到。该方法生产效率高,生产量大,制备时间快,成本低,具有很好的重复性,能够避免传统片状V2O5堆叠团聚的问题。采用珊瑚状V2O5纳米材料作为镁电池正极材料,其开放的三维多孔结构不仅增加了离子的附着位点,而且为电子的转移提供了多通道路径。此外,暴露的(110)晶面减少了电极与电解液表面的界面副反应,减少了电极表面钝化膜的产生,从而加快了电池的氧化还原反应,具有非常高的容量存储和良好的倍率性能,是一种优异的镁电池正极材料。

    一种多组元纳米结构金属氧化物电催化剂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7654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52694.2

    申请日:2023-02-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催化剂材料结构改进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组元纳米结构金属氧化物电催化剂材料及制备方法,以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作为模板,在聚合物纳米纤维上均匀包覆聚多巴胺作为碳源,通过热处理碳化及模板去除法得到金属氧化物负载的空心碳管材料。该材料内壁嵌有空心金属纳米颗粒,其空心碳管结构、丰富的氧空位和高比表面积的协同作用使其在电催化过程中具有更低的起始电位和更快的反应动力学。本发明碳材料成本低、密度小,具有独特的内嵌多组元金属活性位点的空心碳管结构,增强了循环稳定性,在10 mA cm‑2电流密度下的H2O分解电位为1.73 V,具有更低的起始电位,推动了电解水产氢应用进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