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9670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690685.8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F18/22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壤土地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成效的评估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若干评估指标,构建多级评估指标体系;对评估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对评估指标进行调整优化;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估指标赋予对应的权重值;在待评估项目中获取与评估指标对应的待评估数据,并进行处理,形成标准数据;根据各标准数据及其对应电的权重值,进行TEI计算,获取TEI;根据TEI,进行修复效果等级划分,并根据TEI和待评估项目未开始治理前的生态的TEI2,进行生态系统状况变化分析;根据修复效果等级划分结果和生态系统状况变化分析结果,进行项目优化分析,生成项目优化建议。本方案能提高评估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5424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13515.2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污染监测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丘陵山地农田面源污染的监测方法,包括,选择目标监测区,判断目标监测区的坡度地形条件;探测目标监测区的土壤特征,根据土壤特征在目标监测区布设监测点位;在水土流失监测点位的低处通过径流收集装置对下雨后产生的径流水样进行收集,且于下雨并产生径流后的预设时长内对搅拌后的径流水样进行采样,得到水土样本;在土壤监测点位处于降雨之前和降雨之后通过取样器对预设深度处设定量的土壤进行采样,得到土壤样本;通过监测仪器对水土样本和土壤样本中的多个监测指标进行检测,得到污染监测结果。本发明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剖析和掌握坡面养分的流失特征和运移规律,提高监测结果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6666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308566.4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IPC: E02B1/00 , E02B3/00 , E02B3/06 , E02B3/02 , E03F1/00 , E03F5/14 , A01G22/00 , C02F9/00 , C02F3/32 , C02F1/00 , C02F1/28 , B01D36/02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缓冲带强化结构及处理方法,包括陆域缓冲区和水位变幅区,陆域缓冲区通过地形改造形成有若干个燕尾形的隔离带,每相邻两个隔离带之间归拢形成有若干个田垄状的引流道,陆域缓冲区与水位变幅区的交界地带设有水质净化部件;强化处理方法包括三种强化方式及其组合,草本植物筛选和配置、地形改造和生态友好材料吸附强化,地下壤中流水会经过水质净化部件后流出,对壤中流进行过滤净化。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壤中流而导致的面源污染问题,即使在雨量/降雨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顺利、有效阻隔壤中流中的面源污染物,根据水位变动分区构建能够净化地面径流与壤中流,有效地减少了用地、提高了气候适应性和阻控效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