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0351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211630051.3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TFGCN的时空热误差预测模型,包括N层STFGCN层,其中,N≥1;且:当N≥2时,第i层所述STFGCN层的输出Hi为第i+1层所述STFGCN层的输入,1≤i≤N‑1;所述STFGCN单元包括:门控图卷积网络,用于提取热误差数据中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空间门控递归单元,用于融合热误差数据中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时空注意力单元,用于捕捉热误差的长期时空行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STFGCN的时空热误差控制系统。本发明基于STFGCN的时空热误差预测模型与时空热误差控制系统,将图分为动态距离图和语义超图两个部分,并将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进行融合,以提高预测精度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2984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111677673.7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7/18 , G06F111/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沟道与圆锥滚子接触界面热接触传导建模方法,表征表面形貌:使用分形理论和蒙特卡罗方法生成粗糙表面,得到分形维数;构建接触模型:针对圆锥滚子/沟道界面的几何形状和接触形式引入重合因子,利用重合因子修正接触面积和接触载荷;构建热接触传导模型:结合基体热接触传导和收缩热基础传导,基于表面形貌表征和接触模型构建热接触传导模型。本发明的沟道与圆锥滚子接触界面热接触传导建模方法,能够满足圆锥滚子/沟道界面的热接触传导的分析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569356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110850022.7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17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度残差LSTM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输入层;卷积层;池化层;重塑层;LSTM层;Dense层;输出层;所述LSTM层与密集层之间设有n个预激活残差块,且n≥1;所述预激活残差块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BN层、第一权重层、第一卷积层、第二BN层、第二权重层和第二卷积层;所述第一BN层和第二BN层用于解决网络无法收敛的问题;所述第一权重层和第二权重层用于提取特征;所述第一BN层与第一权重层之间以及第二BN层与第二权重层之间分别具有用于减少参数之间的相互依赖的激活函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热误差预测模型的建模方法及迁移学习方法。本发明能够避免网络深度增加导致的预测精度饱和问题,能够有效提高预测精度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57600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62282.0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5B19/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NN‑BLRNET热误差预测模型,包括依次设置第一输入层、CNN层、BLRNET模型、dropout层、flatten层、dense层和第一输出层;BLRNET模型包括第二输入层、ReLU层和第二输出层,ReLU层和输出层之间设有串联的至少两个RESNET单元,RESNET单元包括直接映射部分和跳转连接部分,直接映射部分包括依次设置的卷积层Ⅰ、最大池化层Ⅰ和BILSTM层,跳转连接部分包括依次设置的卷积层Ⅱ和最大池化层Ⅱ;能够提取热误差数据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能够提高预测精度和鲁棒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CNN‑BLRNET热误差预测模型的迁移学习方法,能够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以适应不同的工作条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智能集成框架,能够提供包括热误差控制、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数据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500821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46498.8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电主轴的温度自适应控制冷却系统,包括主轴和套装在主轴外的主轴外壳,所述主轴外壳与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轴承,且所述主轴上设有与其同步转动的转子,所述主轴外壳内与所述转子对应设有定子;所述主轴内设有中心通孔,所述中心通孔内安装有旋转热管,所述旋转热管的蒸发段位于所述中心通孔内,所述旋转热管的冷凝段从所述中心通孔延伸伸出所述主轴外;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冷凝段的换热速率的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使所述主轴的温度梯度保持在设定阈值范围内。本发明面向电主轴的温度自适应控制冷却系统,能够解决机床主轴封闭空间难以散热和冷却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2984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77673.7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7/18 , G06F111/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沟道与圆锥滚子接触界面热接触传导建模方法,表征表面形貌:使用分形理论和蒙特卡罗方法生成粗糙表面,得到分形维数;构建接触模型:针对圆锥滚子/沟道界面的几何形状和接触形式引入重合因子,利用重合因子修正接触面积和接触载荷;构建热接触传导模型:结合基体热接触传导和收缩热基础传导,基于表面形貌表征和接触模型构建热接触传导模型。本发明的沟道与圆锥滚子接触界面热接触传导建模方法,能够满足圆锥滚子/沟道界面的热接触传导的分析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002998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91778.9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5B19/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形磨床几何误差和热误差同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齿形磨床的拓扑结构,得到理想状态下的砂轮与工件之间的齐次坐标变换矩阵步骤二:结合齿形磨床每个运动轴的几何误差分量,得到实际状态下的砂轮与工件之间的齐次坐标变换矩阵步骤三:结合齐次坐标变换矩阵和齐次坐标变换矩阵得到误差矩阵步骤四:根据齿形磨床的Y轴、A轴、Z轴、X轴和C轴相对于砂轮的微分变换矩阵,分别得到Y轴、A轴、Z轴、X轴和C轴相对于砂轮的微分运动误差矩阵;步骤五:根据Y轴、A轴、Z轴、X轴和C轴相对于砂轮的微分运动误差矩阵,得到综合微分运动误差矩阵;结合误差矩阵求解得到砂轮几何误差补偿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59139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20489.4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0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误差预测模型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原始热误差数据进行预处理;2)确定SSA的基本参数;3)建立SRWNN神经网络;4)初始化麻雀种群,生成d维混沌向量;5)判断迭代次数t是否达到最大迭代次数tmax;6)形成的新的麻雀种群;7)计算每只麻雀个体的适应度,并标记出最优适应度的个体;8)判断计算是否停滞不前;9)执行边界控制,获得新的个体;将伯努利映射产生的混沌变量值映射到麻雀个体后,再将混沌干扰添加到每个个体;10)循环步骤3)至步骤7),直至t≥tmax;11)以经过预处理的热误差数据训练SRWNN神经网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霾‑边缘‑雾‑云计算的智能热误差控制系统框架。
-
公开(公告)号:CN11309354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55438.1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量平衡的直线伺服系统热误差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直线伺服系统能量平衡方程,构建LSTM神经网络模型;2)采集直线伺服系统的原始运行数据,对原始运行数据中的电枢电流进行小波阈值去噪;3)将经小波阈值去噪处理后的原始运行数据生成输入数据向量,并将输入数据向量生成为npy格式的数据文件用于模型训练;4)训练LSTM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直线伺服系统热误差模型;5)利用直线伺服系统热误差模型预测直线伺服系统的热误差ΔLτ+1。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平衡的直线伺服系统热误差补偿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热误差预测系统、CNC控制系统和伺服控制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305183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57140.4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轴系统热误差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改进的BA算法构建IBA‑GRU模型的结构;2)以GRU神经网络的时间窗口大小,批处理大小和单元数量作为优化变量,初始化蝙蝠种群;3)采用改进的BA算法优化IBA‑GRU模型;4)将优化得到的最优超参数用于IBA‑GRU模型,得到主轴系统热误差模型并用于预测主轴系统的热误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主轴系统动态热误差预测系统、热误差控制方法和云雾计算系统。本发明的主轴系统热误差建模方法、误差预测系统、误差控制系统、误差控制方法及云雾计算系统,具有出色预测性能和鲁棒性,能够反映热误差机制并具有自学习能力。
-
-
-
-
-
-
-
-
-